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小班教育隨筆——內向的孩子怎麼辦?

有些孩子性格特別外向、活潑好動、總是招人喜歡。 但有些孩子則很內向, 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還好, 一旦到了一個新的環境, 周邊沒有熟人之後就顯得特別“安靜”, 就像整個世界與他們無關似的。

一直以來, 大家都認為一個人的性格是天生的。 但事實證明, 性格的好與壞, 都是從小養成的。 和正確的教育有關、和周邊的生活環境也有關。

性格內向的孩子一般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 不太引人注意, 這就更需要我們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 用心揣摩孩子的真實心理, 然後對症下藥, 加以引導:首先要發現孩子的優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

Advertisiment
常在集體面前表揚他們, 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其次, 在生活中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照顧, 讓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 喜歡這個集體。

內向的孩子怎麼辦?

我班的文豪小朋友是個性格內向的小男孩, 平時不與人爭吵, 也不會犯錯, 屬於不用老師操心的那種。 但也正是因為這性格, 往往就會被我們忽略在視線之外, 對他就少了一份關心。 在一次活動課上, 需要家長配合攜帶礦泉水瓶子, 到最後也有一小部分人沒帶。

課前, 我讓他們把自己攜帶的礦泉水瓶子放在桌子上, 其中一茜小朋友沒帶來, 可是我發現她面前也有一個礦泉水瓶, 我就問她有沒有帶來, 她說沒。

那這瓶子到底是誰的呢?我問了好幾個人,

Advertisiment
可是都說不是他的, 我對他們說, 自己的瓶子帶來了都不認識呀, 是自己的就領回去啊。 問了半天也沒人應答。 結果只有挨個問, 當問到文豪時, 他才點點頭說他帶來的。

看到他膽怯的神情, 我把他摟在懷裡, 親切地對他說:“這是你帶來的東西, 就是你用的, 別人拿了你的東西你應該對她說, 或者來告訴老師, 讓老師幫你解決, 知道嗎?

”他幾乎是含著眼淚答應了, 看到自己的東西在老師的幫助下, 失而復得, 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好像是和老師產生了共鳴。 在以後的幼稚園生活中, 他漸漸變得活潑起來, 有時能夠到老師面前告訴他和小朋友之間的小矛盾。

家長來接送孩子時, 順便送上幾句表揚的話,

Advertisiment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進步, 也增強了他的自信心, 孩子改變了好多。 早上來園能夠主動向老師和同伴問早, 各項活動中都能夠看到他積極活動的身影。 看到他的轉變, 教師和家長也由衷地感到欣慰期待著有更多的孩子, 在老師和家長的關愛下, 潛能得到開發, 個性和諧地發展, 為他們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