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小班社會教案《自我介紹 我是誰》

活動目標

1.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樹立一定的自信心。

2.初步瞭解自我, 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等。

3.加深對同伴的瞭解, 增進和朋友間的友誼。

活動準備

1.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

2.請一名教師扮演"快樂天使"參與情境表演;設置遊戲區"男孩事件"(有坦克、槍、機器人等)、"女孩小屋"(有娃娃、炊具、飾品等);小禮物若干。

3.教學音帶《我自己》。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 激發幼兒自我介紹的願望。

--教師設置情境:聽, 有人敲門, 誰來了?噢, 是"快樂天使"來了。

--"快樂天使"自我介紹:我是快樂天使, 今年5歲, 我是個女孩子。

--提示語:誰來了?她幾歲?是男孩還是女孩?"快樂天使"想和你們做朋友,

Advertisiment
她很想知道你們叫什麼名字, 幾歲了, 是男孩還是女孩, 誰願意來告訴她?

2.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名字、性別、年齡。

--先請幾名幼兒做示範, "快樂天使"表揚他們的勇敢、大方, 並贈送小禮物, 和他們握手交朋友。

--請其他幼兒將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告訴自己身邊的小朋友。

--教師和"快樂天使"巡視, 對那些膽小、不願與朋友交流的幼兒進行個別鼓勵指導。

3.遊戲:男孩世界、女孩小屋。

--"快樂天使"提出遊戲要求:我還給大家帶來了"男孩世界"、"女孩小屋"兩個遊戲樂園, 如果小朋友能正確地介紹自己, 就能到兩個樂園裡去玩。

--教師和"快樂天使"分別把關兩個遊戲樂園"大門", 鼓勵幼兒正確大膽地介紹自己,

Advertisiment
並歡迎大家進去玩。

--幼兒在遊戲樂園自由遊戲, 教師請注意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大膽地交朋友, 自由找朋友交流。

活動建議與提示

作為活動延伸, 此活動後可讓教學音帶《我自己》,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特徵。

此活動還可採取"打電話"、"猜猜誰不見了"、"照鏡子"、"比較男孩女孩"、"新郎新娘"等多種遊戲形式讓幼兒加深對自己的和朋友的瞭解, 鼓勵幼兒大膽、自信地介紹自己, 並認識更多的朋友。

針對一些靦腆害羞的幼兒, 教師應在活動中及平時的教育中鼓勵他們積極大膽地自我表現。

請家長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等。 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初淺的性別教育, 如孩子正確使用男女廁所等。

Advertisiment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向木偶娃娃大膽地介紹自己並請能力強的幼兒介紹同伴;帶幼兒到別的班級去玩, 鼓勵幼兒大膽地主動交往:“我是××, 是×班小朋友, 你叫什麼?”“我是×××, 你能幫我個忙嗎?”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日常生活滲透: 

在角色遊戲中繼續培養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讓幼兒到隔壁班老師處請求幫助;參觀幼稚園各部門, 增加鍛煉機會。  

家園同步: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與人交往, 鼓勵孩子大膽、主動地向別人介紹自己。  

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改變了傳統單純的自我介紹方式, 在遊戲中層層深入地讓幼兒愉快地掌握了自我介紹的方法, 並讓幼兒運用這一方法去進行主動交往, 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Advertisiment
初步培養了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