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小班科學教案《水中的蔬果》

把孩子關在家裡, 買再多的玩具也比不上大自然中的現象豐富、生動。 從幼兒時期開始, 就應該讓孩子在觀察中學習, 在學習中觀察。

達爾文說:“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沒有過人的機智。 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 我可能在別人之上。 ”巴甫洛夫指出:“應當先學會觀察、觀察、再觀察。 不學會觀察, 你就永遠當不了科學家。 ”可見觀察力是創造力的重要因素。 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就不可忽視對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幼稚園小班科學教案《水中的蔬果》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蔬果,

Advertisiment
並感知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發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四張桌上放有蘋果、香蕉、桃、荔枝、番茄、土豆等蔬果;

2、四個水槽, 託盤, 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 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逛“蔬果超市”導入。

今天呀, 老師帶小朋友們一起逛一逛“蔬果超市”, 一起看看超市里有些什麼?

“呀!小朋友們快來看, 這裡有好多水果、蔬菜。 你們認識嗎?”

(讓幼兒自由討論)這時小朋友們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有的在說它們的形狀, 有的在回味它們的味道, 有的掂量著它們的重量……

Advertisiment

二、想一想, 猜一猜。

“假如我們把蘋果放到水裡會怎麼樣呢?”

“香蕉、番茄、土豆呢?”

這時小朋友們爭論起來, 有的說會沉到水底, 有的說會浮在水面上, 也有的說會在水的中間。

“大家呀, 各有各的想法, 請把你們的猜想記錄下來。 可以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 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在開展活動之前, 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水準, 所以我們教師為他們準備了直觀形象的記錄卡和蔬果圖片。 讓他們在不作任何提示下, 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 並作記錄, 為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

三、玩一玩, 比一比。

“這些蔬菜、水果放在水裡到底會怎麼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裡試一試。

Advertisiment

帶領幼兒到操作臺, 讓他們自主探究, 把各種蔬果一一放進水裡, 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 然後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證記錄。 教師則巡迴觀察, 適時指導, 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猜想的結果進行比較, 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 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於物體, 真實地感受、記錄實驗的結果, 驗證自己的解釋和猜想是否正確, 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 並初步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而且, 這一環節也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

四、講一講, 議一議。

“現在我們小朋友都做過實驗了, 並知道了結果, 誰願意把自己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分享一下你的發現。

Advertisiment

(讓幼兒分別回答, 這一環節很好地培養了幼兒樂於表達的行為習慣)

“這些蔬果, 有的沉下去, 有的浮起來, 真有趣。 那麼你們有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問題?現在可以提出來, 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比如說, 有的水果不沉下去也不浮在水上面而是在水中間呢?”

(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 然後集體來解決。 )

【活動延伸】

“這些問題我們小朋友都幫忙解決了, 但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想想辦法來解決, 那就是怎麼樣才能讓番茄沉到水底去, 讓蘋果浮到水面來?”

(幼兒在玩耍中獲得了蔬果沉浮的經驗, 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更引發了進一步探索沉浮現象的興趣。 我們覺得,

Advertisiment
這樣的活動要不斷的開展、延伸下去。 )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過程中, 我們為幼兒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 使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 同時通過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蔬果沉浮的秘密, 並學會將結果記錄下來, 這充分培養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

也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在講一講, 議一議這一環節, 通過集體探討、交流, 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又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互動, 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使他們真正體驗到發現秘密後的樂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