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小班語言活動:小雨點

下雨是幼兒生活中經常碰到的自然現象, 每當下雨時, 幼兒都喜歡撐著雨傘, 在雨中踩水花玩。 兒歌《小雨點》篇幅短小, 朗朗上口, 內容貼近幼兒生活。 兒歌中小雨點玩遊戲、敲大鼓、滑滑梯, 仿佛就是幼兒在幼稚園中玩耍的場景, 引起了幼兒的共鳴。 語言活動《小雨點》旨在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作品內容, 發展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 能發音準確地朗讀。

2.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 理解兒歌擬人化的表現手法, 體會小雨點玩耍的快樂。

3.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下雨已有認知。

Advertisiment

物質準備:下雨聲音訊、輕快的音樂、《小雨點》PPT、小雨點貼紙、KT板製作的場景(池塘、小樹、小花、屋頂、草地等)。

活動過程

一、想想說說, 活動引入。

師:(教師播放下雨聲音訊)小朋友, 你們聽, 這是什麼聲音?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 你們猜, 它會落在哪裡呢?

二、聽聽賞賞, 理解兒歌。

1.幼兒欣賞兒歌, 熟悉兒歌的主要內容。

教師演示《小雨點》PPT, 並有節奏地念兒歌。

2.幼兒觀察PPT, 討論並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師:小雨點落在了哪裡?在做什麼遊戲?

師:小雨點把什麼當作了滑滑梯?

3.幼兒用動作遊戲深入理解兒歌內容。

師:你最喜歡兒歌裡的哪一句?你能不能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這一句呢?

幼兒自主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兒歌內容,

Advertisiment
教師不規定具體的動作, 鼓勵幼兒自由創編。

師:現在我們一邊念兒歌, 一邊用身體動作來表演。

幼兒集體用身體動作表演兒歌。

三、說說玩玩, 拓展表達。

師:小雨點還會落在哪裡?會把什麼當作滑滑梯呢?

幼兒每人一張小雨點貼紙, 自由地將貼紙貼在教師準備好的KT板場景上。 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兒歌裡的句子來創編。 如:小雨點, 真調皮, 綠綠草上玩遊戲。 “叮叮咚咚”敲大鼓, 敲完大鼓滑滑梯。

師:我們跟著音樂, 也像小雨點那樣快樂地跳舞吧!

活動延伸

下雨天, 組織幼兒打著傘, 在雨中走一走、玩一玩、念一念, 感受小雨點的快樂和調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