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插班好嗎

1 做插班生的有利因素

1、有利於孩子適應環境

春天氣候溫暖宜人, 孩子身體狀況良好, 插班入園後有利於其適應環境。 而且, 秋季入園的小朋友已適應了集體生活, 老師可以分出精力來照顧“插班新生”。

2、有利於緩解入園焦慮

每年秋季新入園的孩子哭鬧, 也是家長心頭的一種痛。 就算事先做好心理準備了, 但是看到孩子哭得那麼淒慘, 那麼傷心, 家長也總是放心不下。 其他一些不怕生的孩子, 處在這種環境下, 也抵禦不了不良情緒的傳染, 而春季插班, 孩子們多已適應, 哭鬧的孩子少了, 對新來的孩子也是一種榜樣,

Advertisiment
使他們能較容易地忘掉“悲傷”, 積極地融入新環境。

3、減少了孩子的生病幾率

秋季入園, 隨後就是冬天, 對孩子的身體素質也是一種考驗, 感冒、咳嗽……致使孩子生病的機率增加。 而春季插班入園, 天氣逐漸暖和起來, 可以進行多一些的戶外活動, 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孩子的生病幾率, 有利於孩子身體上對幼稚園的適應。

2 插班的不利因素

1、“新來的”加深孩子的陌生感

今年我班來了一位插班幼兒叫“洛洛”, 插班後, 每天回家後與父母說:“小朋友說我是新來的, 不想去……”幼稚園與家裡的環境完全不同, 孩子一時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 父母要幫孩子慢慢適應;如果孩子內向, 插班後不容易合群, 適應期會比正常入園要長些。

Advertisiment
而小朋友們“新來的”這個說法, 強化了她和其他孩子的不一樣, 容易使她產生被排斥、被孤立的感覺, 進一步加深了其陌生感, 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孩子的自卑, 造成心理隱患。

2、跟不上小朋友的節奏

從未過過集體生活的“毛豆”, 插入我班時, 那時他只有2歲9個月。 那時他不熟悉幼稚園生活, 又比別的孩子小幾個月, 在上課、遊戲和一些集體活動中, 感到無所適從, 別的小朋友做得很嫺熟的事情, 他卻總也做不好, 凡事還比別人慢半拍, 那種誰都比不了的挫敗感讓毛豆很鬱悶, 最初一個月, 他幾乎天天回家後發脾氣。 原因是他和其他小朋友沒有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3、從優越感到失落感

春季入園後的最初那段時間, 樂樂得到了老師比較多的關注和照顧,

Advertisiment
她總是很自豪地說:“我是老師最喜歡的寶寶”, 不知不覺產生了優越感, 並有事事爭寵的苗頭。 過了一陣子, 樂樂完全適應了幼稚園的生活, 老師對她的特殊照顧減少了, 對她和對其他小夥伴沒什麼差別了, 沒想到, 老師態度的“降溫”竟引發了樂樂的失落感, 一旦沒被誇獎就不高興, 甚至對其他被表揚、被關注的小朋友產生嫉妒和敵對情緒。 這樣心理較為敏感的孩子就會產生心理“落差”。

3 選擇插班的理由

1、避免不良情緒的傳染

有的家長為孩子選擇插班, 一是因為正常入園時孩子還不滿3周歲,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每年秋季, 新生入園第一周, 班裡的哭聲此起彼伏, 甚至是二十幾個寶寶哭成一片。

Advertisiment
在這種“悲傷”的氛圍中, 即便是那些不怕生的孩子, 也很難抵禦不良情緒的傳染, 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大放悲聲。 而春季插班, 絕大多數“老生” 情緒穩定, 為新來的寶寶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在歡樂的氣氛中, 插班寶寶比較容易忘掉“悲傷”, 積極融入新環境。

2、得到更多的關注

如果選擇秋季入園,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剛好3周歲, 但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強。 心想, 二十幾個新生在一起, 肯定有被老師疏忽的時候。 相比之下, 春季插班的新生少得多, 而原有的老生已基本適應, 不太需要老師分心, 這時, 老師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關心、照顧插班的孩子。 而且, 沒有了集體痛哭的困擾, 老師的心情也好, 能充分地給插班的孩子傾訴的機會、更耐心地聆聽他們的心理感受,

Advertisiment
幫助孩子排解分離焦慮、縮短“家園過渡”的過程。

3、減少生病機會

有的孩子體質弱, 經常生病。 如果選擇9月入園, 趕上秋冬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 加之最初去幼稚園, 少不了哭鬧和生活上的不適應、喝水少, 導致上火, 還有班裡孩子之間的交叉感染, 擔心孩子患感冒的機率會增加。 而開春以後天氣一天天轉暖、戶外活動也多起來, 抵抗力相對增強, 能減少生病的幾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