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的熱門話題, 美化環境、保護環境、創設環境成為人們共同的責任。 基於對教育課程理念的解讀和領悟, 我園與幼兒一起直面真實的生活問題——環保問題, 深入挖掘其教育價值, 並將其與課程有機整合, 構建實施了有成效、高品質、彰顯辦園特色的生活經歷園本課程《我是小小綠V客》。 現就課程建設中的一些改革來談談課程建設中的改變。
一、從班級到年級到全園到社會——“生活經歷課程”建設模式在改變“生活經歷課程”即在幼稚園教育活動中, 把教育活動和幼兒生活結合起來,
Advertisiment
以往我們的生活經歷課程總是局限于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力範圍, 幼兒所經歷的活動在自己班級或年級組開展, 在《我是小小綠V客》的課程實施中, 我們改變了課程建設的模式, 全園師幼共同參與到這一活動中, 範圍甚至擴展到家庭、社會, 大家共同來為地球的環保事業貢獻力量。
首先, 我們通過全園的課程審議來確定活動的主題、模式、宣言及目標。
其次, 課程實施中, 把“整個的生活, 整個的教育, 都統一到整個社會中去”, 最大化發揮家庭、社會的優勢。 一方面, 家庭教育具有幼稚園教育所無法比擬的隨機性和個別性;另一方面,
Advertisiment
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兒童的雙眼, 解放兒童的大腦, 解放兒童的雙手, 解放兒童的嘴, 解放兒童的空間, 解放兒童的時間。 也就是說要尊重兒童權益, 以幼兒為主體, 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老師應堅持以“幼兒為主體, 幼兒為本”的兒童觀, 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讓幼兒在大量的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中,
Advertisiment
為了讓孩子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有進一步的發展, 在實施過程中, 老師時刻把探尋“綠V客”秘密的任務交給孩子, 一方面讓孩子尋找“綠V客”的秘密, 對“綠V客”有更深刻的瞭解;另一方面, 通過孩子的手, 讓家長也來瞭解“綠V客”的內涵, 從而更便於家長協助我們開展課程。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 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 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 發表不同意見, 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實踐證明, 寬鬆自由的氛圍是幼兒進行探索活動的基礎。 因此, 在所有的經歷活動中我們不為孩子事先設計、規劃好所有的活動細節, 更不嘲笑孩子在某些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稚嫩, 不為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暫時停頓或停止而焦慮, 也不在孩子玩得興高采烈時生硬地打斷他們。 而是讓孩子們通過充分的活動一起尋找答案, 當孩子在活動中表現退縮時,我們也不為了追求高效率和活動的完整性而強迫孩子勉強完成,而是尊重孩子的意願調整活動進程。
對幼兒來說,生活就是他們每天所要做的事。因此,我們把經歷活動更多地在一日生活中隨機生成。這就要求教師要敏銳地覺察到幼兒隨時出現的探究興趣和關注的事物,生成不斷深入的探究活動。在每一次活動中,老師們首先記錄下他們的探究和發現,同時還用親子作業單、記錄表等形式鼓勵孩子們自己記錄每次活動的發現和感受,這是他們得出結論、分享和交流的基礎。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所限,他們只能用繪畫、表格、符號、口語等方式來表現和交流。在活動中,老師經常讓孩子在小組中探究和討論,幼兒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並讓別人理解,便主動地組織和使用語言,這是一個語言學習和建構的機會。
“生活即教育,經歷即課程。”《我是小小綠V客》來源於孩子的生活,是他們眾多經歷中的一個,我們通過發現孩子在生活中出現的教育契機,以“三者”(即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幼兒一起“生活”,一起“經歷”,從而使孩子將學習過程變為內化能力的過程。實踐是獲取知識的途徑,這也是孩子發展的方向和生活的能力。相信,生活的改變、實踐的秉承,定能實現教育的意義。
當孩子在活動中表現退縮時,我們也不為了追求高效率和活動的完整性而強迫孩子勉強完成,而是尊重孩子的意願調整活動進程。對幼兒來說,生活就是他們每天所要做的事。因此,我們把經歷活動更多地在一日生活中隨機生成。這就要求教師要敏銳地覺察到幼兒隨時出現的探究興趣和關注的事物,生成不斷深入的探究活動。在每一次活動中,老師們首先記錄下他們的探究和發現,同時還用親子作業單、記錄表等形式鼓勵孩子們自己記錄每次活動的發現和感受,這是他們得出結論、分享和交流的基礎。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所限,他們只能用繪畫、表格、符號、口語等方式來表現和交流。在活動中,老師經常讓孩子在小組中探究和討論,幼兒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並讓別人理解,便主動地組織和使用語言,這是一個語言學習和建構的機會。
“生活即教育,經歷即課程。”《我是小小綠V客》來源於孩子的生活,是他們眾多經歷中的一個,我們通過發現孩子在生活中出現的教育契機,以“三者”(即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幼兒一起“生活”,一起“經歷”,從而使孩子將學習過程變為內化能力的過程。實踐是獲取知識的途徑,這也是孩子發展的方向和生活的能力。相信,生活的改變、實踐的秉承,定能實現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