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新生入園準備

1 講解幼稚園

小寶寶並不知道幼稚園是什麼, 這就需要家長和寶寶講一講。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上幼稚園。 這需要平時你對孩子多鼓勵, 並注意作出正面的引導。

2 提前熟悉新環境

在孩子上幼稚園之前, 家長要經常領孩子到幼稚園玩, 提前接觸一下老師和小朋友, 消除他的陌生感和孤獨感, 玩玩幼稚園裡的玩具, 講講幼稚園裡有趣的故事, 引起孩子的興趣, 讓他對幼稚園產生好感。

3 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媽媽要培養寶寶獨立進餐, 用杯子喝水, 自己洗手, 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的能力。 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規則,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比如, 飯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處等, 不要讓寶寶在家中隨心所欲、毫無規則意識, 否則孩子入園後, 面對幼稚園的各項要求會無所適從。

4 入園前應適當地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寶寶在家的時候, 媽媽也可以有意地按幼稚園作息時間安排寶寶的活動。 如幫助寶寶建立適宜的午睡習慣, 一般幼稚園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半。 早上入園時間為8時左右, 晚間睡眠時間最好不要晚于9時。

5 入園物品的準備

1、書包

帶寶寶一起去商店挑一個可愛的小書包, 在書包表面繡上或寫上寶寶的名字, 利於老師辨認。 其實對於剛入園的寶寶來說, 書包裡裝些什麼是無所謂的, 只要每天能背著心愛的書包上幼稚園,

Advertisiment
他就有一種成就感

2、衣服

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在幼稚園穿的衣服, 把那些不易穿脫的裙子和背帶褲收起來, 也不要給男孩穿前門襟裝拉鍊的褲子, 以免夾傷生☆禁☆殖☆禁☆器;衣服或褲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 因為手帕用別針別在衣服上不安全, 也容易扯壞衣服。 當然也可以使用一種特製的安全別針。

另外準備一兩套內衣褲, 因為寶寶年齡小, 換了環境容易緊張而尿褲子。

3、鞋子

為寶寶挑選一雙舒適合腳的鞋子, 因為幼稚園戶外活動較多。 可在鞋子上貼上卡通圖片, 説明他分清左右。 如左鞋貼上猴子的左半臉, 右鞋貼上猴子的右半臉, 穿對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猴子臉。 這樣特徵明顯的鞋子還能避免寶寶之間穿錯鞋。

Advertisiment

4、手帕

由寶寶親手挑選小手帕, 買四五塊輪換用, 最好是同一花樣的, 以便識別。

5、玩具

一般幼稚園都允許初入園的寶寶帶一兩件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 手裡拿著自己熟悉的東西, 寶寶會有一定的安全感。 讓寶寶挑選自己喜歡的、體積適中(小於幼兒腦袋, 大於幼兒拳頭)、無尖銳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軟的玩具2~3個, 輪流帶去玩。

6 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1、面對誘拐的壞人

孩子年紀小, 分辨能力低, 他們很難分清陌生人和壞人之間有什麼不同。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都喜歡告誡孩子“不喝陌生人給的飲料, 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孩子在外面玩的時候, 家長千叮萬囑孩子“不與陌生人說話”, 但是我們往往忽視了孩子是否能夠瞭解誰才是是“陌生人”。

Advertisiment

有時候媽媽帶著寶寶出街, 常常會鼓勵他們叫叔叔阿姨好。 這些叔叔阿姨對孩子來說明明也是個陌生人, 但是家長卻讓自己像他們示好, 這樣的行為就讓孩子感到很困惑了。 而且當孩子走失或者迷路的時候, 我們也經常鼓勵孩子去尋求身邊大人的幫助, 這樣也是鼓勵孩子“和陌生人交談”。

因此, 家長不應只是單純地告誡孩子避免和陌生人接觸, 而是盡可能讓孩子學會分辨陌生人和壞人。 常見的5類拐騙壞人分別是:向你求助的大人、給你看寵物照片的大人、叫你名字的陌生人、告訴你家裡有緊急情況的大人、想給你拍照的大人, 家長讓孩子意識到, 當有這5類“居心叵測”的大人向你接近,

Advertisiment
就立刻跑開, 不要聽他們說話, 更不要跟著他們走。

叮囑孩子不要輕信陌生人, 讓孩子學會拒絕陌生人的誘惑, 而且即使是孩子曾經見過的人, 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輕信。 媽媽可以教孩子一個方法, 就是如果有陌生的叔叔過來搭訕並主動提出要送你回家, 可以讓孩子騙他說自己做員警的爸爸正趕過來接自己, 用員警的名義嚇跑壞人。 用撒謊的方式來學會聰明地保護自己。

2、如果走丟了怎麼辦

剛才還牽著孩子的手走得好好的, 孩子鬆手去看櫥窗的娃娃一轉眼就跟媽媽失散在商場中了。 家長 首先要提高警覺意識, 儘量避免這些情況發生。 在人多的地方, 儘量要牽好孩子的手, 讓孩子時刻都在自己的視線範圍。

家長可以在每次出街之前,就先跟孩子“約法三章”,預先說一下萬一走丟了怎麼辦,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心理準備。家長盡可能地讓孩子背熟爸爸或者媽媽的姓名和手機號碼,告訴孩子萬一走丟了,就可以求助員警叔叔或者商場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給爸爸媽媽來接自己。

如果是在商場中走丟的,就向附近的保安或者工作人員求助,請他們用廣播尋找父母。另外,和父母走散後,告誡孩子不要隨便碰到一個人就說自己父母不見了,更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不然很容易會遇到誘拐寶寶的壞人哦!

3、交通規則要遵守

好動的孩子滿街跑,馬路入虎口,一不小心孩子很容易就會有安全的事故,因此家長不能對馬路安全疏於防範。

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可以在日常和寶寶做一些簡單的小遊戲,如“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走斑馬線”等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能夠初步建立交通規則意識。年齡稍大,社會認知意識提高,家長在和孩子出街時可以在馬路上引導孩子學會簡單的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判斷這些行為的對與錯。這樣,幼兒不僅有了交通規則意識,同時也能在實踐中鍛煉加深對規則的認識。

另外,一些卡通片,如《藍貓之平安出行》等,也可以作為教育孩子交通安全的學習資源,讓孩子寓教於樂,增強孩子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建立孩子安全出行的意識和習慣。

4、增強火災、地震的自我保護意識

雖然說火災、地震這些危害不常發生,但是還是要有憂患意識,為了寶寶的健康和安全,家長和老師應該及早教給他們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注意培養寶寶的自我保護能力及良好的應急心態。

建議家長可以以藍貓安全教育系列卡通片,如《藍貓消防大本營》、《藍貓淘氣三千問》等,作為孩子學習安全知識的入門。家長可以依據藍貓裡面提到的知識,作進一步的解釋和深化,必要時還能夠做一些小遊戲來進行演習實踐,遇到危害要大聲呼叫、遇到火災、地震等要採取簡單的自護措施,不要亂跑、等到救援,讓孩子在演習中學懂怎麼冷靜面對災害。

家長還應該告誡孩子,某件突發危險事件發生,任何時候都必須告訴孩子,遇到危險他應該先跑。因為孩子畢竟只是是孩子,他本來弱小,完全不需要保護任何人,他需要做的只是保護自己。孩子遇到危險自己先跑,還能有機會去找到專業的人來求助其他人,能夠幫助其他人的機會更多,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勇敢。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教給寶寶簡單的應對意外傷害的方法,如手指被割傷、流鼻血、被開水燙了時應怎樣減輕傷害等等。

家長可以在每次出街之前,就先跟孩子“約法三章”,預先說一下萬一走丟了怎麼辦,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心理準備。家長盡可能地讓孩子背熟爸爸或者媽媽的姓名和手機號碼,告訴孩子萬一走丟了,就可以求助員警叔叔或者商場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給爸爸媽媽來接自己。

如果是在商場中走丟的,就向附近的保安或者工作人員求助,請他們用廣播尋找父母。另外,和父母走散後,告誡孩子不要隨便碰到一個人就說自己父母不見了,更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不然很容易會遇到誘拐寶寶的壞人哦!

3、交通規則要遵守

好動的孩子滿街跑,馬路入虎口,一不小心孩子很容易就會有安全的事故,因此家長不能對馬路安全疏於防範。

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可以在日常和寶寶做一些簡單的小遊戲,如“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走斑馬線”等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能夠初步建立交通規則意識。年齡稍大,社會認知意識提高,家長在和孩子出街時可以在馬路上引導孩子學會簡單的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判斷這些行為的對與錯。這樣,幼兒不僅有了交通規則意識,同時也能在實踐中鍛煉加深對規則的認識。

另外,一些卡通片,如《藍貓之平安出行》等,也可以作為教育孩子交通安全的學習資源,讓孩子寓教於樂,增強孩子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建立孩子安全出行的意識和習慣。

4、增強火災、地震的自我保護意識

雖然說火災、地震這些危害不常發生,但是還是要有憂患意識,為了寶寶的健康和安全,家長和老師應該及早教給他們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注意培養寶寶的自我保護能力及良好的應急心態。

建議家長可以以藍貓安全教育系列卡通片,如《藍貓消防大本營》、《藍貓淘氣三千問》等,作為孩子學習安全知識的入門。家長可以依據藍貓裡面提到的知識,作進一步的解釋和深化,必要時還能夠做一些小遊戲來進行演習實踐,遇到危害要大聲呼叫、遇到火災、地震等要採取簡單的自護措施,不要亂跑、等到救援,讓孩子在演習中學懂怎麼冷靜面對災害。

家長還應該告誡孩子,某件突發危險事件發生,任何時候都必須告訴孩子,遇到危險他應該先跑。因為孩子畢竟只是是孩子,他本來弱小,完全不需要保護任何人,他需要做的只是保護自己。孩子遇到危險自己先跑,還能有機會去找到專業的人來求助其他人,能夠幫助其他人的機會更多,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勇敢。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教給寶寶簡單的應對意外傷害的方法,如手指被割傷、流鼻血、被開水燙了時應怎樣減輕傷害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