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會造成孩子自主思維缺失

孩子上幼稚園, 可以讓孩子融入群體之中, 增強孩子的交往能力, 但是, 送幼稚園也有它的弊端, 家長應對此有所瞭解並妥善處理。

在很多家長看來, 孩子“全托”後, 會變得有合作性, 會改變他不良的習慣。 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是, 在“全托”幼稚園裡, 老師作為成年人, 始終控制著孩子的活動過程和結果評價, 是絕對的權威, 而且, 老師很快會指定某個自己喜歡的孩子, 由他來帶領大家進行活動及生活、內務自理, 其他的孩子就由主動變成了配合, 漸漸喪失了思維的自主性, 遇事喜歡往後縮,

Advertisiment
而幼稚園由於管理方面的需要, 更是對這種退縮給以鼓勵, 久而久之, 孩子自然視自主思維的缺失為正常。 這種隱性的傷害, 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漸漸呈現出來。

解決對策:在家庭環境中, 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多與孩子商量, 把意見耐心地傳遞給孩子, 讓孩子信服和自主判斷。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對於孩子合理的要求儘量滿足, 不合理的要求加以強制。 多讓孩子自己計畫自己的事情, 家長在旁邊充當鼓勵監督的角色。

幼稚園實際上存在著很多隱性的傷害, 這種傷害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然而, 這種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解決的唯一途徑就是家長們懂得如何利用孩子在家的時間去調整。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