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活動教案:呼啦圈活動

幼稚園規程》和《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都將體育活動放在了幼稚園教育活動的首要位置。 我認為一個幼稚園的發展首先要考慮幼兒的健康, 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運動的本能, 是豐富和活躍幼兒的生活內容幼稚園, 不僅要運用各種教育形式和靈活多變的手段, 有目的地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體育活動能力, 並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產生愉快興奮的情緒體驗和感受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我園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了呼啦圈活動, 經過一階段的實踐與研究有一些做法。

一、選擇合適場地, 確保活動進行

陳鶴琴先生指出:“兒童的世界,

Advertisiment
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 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 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 才是他的真世界。 ”我們要努力創設優良的教育環境, 特別是創設優良的體育活動環境, 讓孩子有機會在良好的體育活動環境裡所開展的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去接觸和戰勝錯誤, 讓孩子通過體驗和感受, 達到學習和教育的目的。

對於轉呼啦圈這一運動, 轉動起來需要一定的空間, 特別是全園小朋友一起活動的時候對場地的要求更加高, 於是我們把操場合理分配, 平均一個小朋友占地1.5平方, 這樣就不阻礙幼兒的活動。 雨天的時候, 我們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間和走廊空間, 一半幼兒在教室內,

Advertisiment
一半幼兒在走廊裡。 秋冬季節還可選擇有陽光的地方, 讓幼兒在活動的同時充分地沐浴在陽光下。 孩子們在寬敞的場地上盡情地玩耍, 享受呼啦圈帶給自己的自信與快樂。

二、優化活動材料, 發揮多種功能

轉呼啦圈活動, 呼啦圈的大小、材質有著決定性作用, 我們發現, 太小的呼啦圈幼兒在學的時候比較困難, 太輕的呼啦圈在轉的時候因缺少慣性也容易掉下來, 太細的呼啦圈在轉的時候因為摩擦力小也容易落下來。 經過研究, 我們發現直徑為75公分, 粗細直徑為2公分的呼啦圈最適合幼兒學習。 有些小朋友學習了一個月還是不會轉呼啦圈, 有一次, 我讓他拿別的小朋友的呼啦圈練習, 沒想到他一下子掌握了方法,

Advertisiment
能轉五六個, 第二天拿自己的呼啦圈學習的時候, 又不會轉了, 可見呼啦圈的質地、大小、粗細、輕重都能影響轉的水準。

在幼兒熟悉某一活動的基本玩法後, 教師應當逐步放手, 引導幼兒在自由活動的過程中發現這一材料的多種玩法, 充分挖掘呼啦圈材料的特殊性。 小朋友們想出了許多不同的玩法, 有的小朋友拋圈, 向陀螺一樣轉圈、套圈等。 再引導幼兒進行合作, 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呼啦圈, 小朋友奇思妙想, 想出了鑽山洞、開火車、跳圈、數人占圈等集體遊戲。 通過遊戲不僅鍛煉了幼兒走、跑、跳、鑽、爬等能力, 還發展了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

三、關注個體, 激發幼兒潛能

《綱要》中指出“關注個別差異, 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Advertisiment
“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由於每個幼兒的身心發展各不相同, 他們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個體差異, 有些差異是特殊的先天因素導致的, 有些差異是不同的後天環境造成的, 這要求我們在組織體育活動時, 必須充分瞭解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 根據幼兒的情況區別對待, 避免用劃一的標準對待不同的幼兒。

例如:有些小朋友動作協調能力差, 針對孩子的這一特點, 每次要求別的小朋友要轉20個, 對他只要求轉5個就行了。 這些小朋友每挑戰一次, 就獲得了一次成功的體驗, 並從成功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 從而對自己樹立自信。 通過不斷的積累, 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也會隨著自信心的建立而隨之增強。

Advertisiment

教師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 透過孩子的行動去把握孩子內心的想法, 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 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引導者, 還是富有童心的遊戲夥伴。 對於膽小、不愛動的孩子, 或動作笨拙的孩子, 應該鼓勵或帶動他們一起活動;對於需要幫助的孩子, 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 例如中班的于文, 在動作協調能力方面比較薄弱。 以前在小班的時候, 很多小朋友都能拍球, 甚至雙手交替拍球了, 他還追著皮球滿地跑, 找不到拍球的規律和訣竅, 通過老師的個別教育、鼓勵示範, 效果還是甚微。 到了中班, 晨間轉呼啦圈活動時, 小朋友都興趣盎然, 個個轉得十分起勁, 于文卻茫然地拿著呼啦圈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此教師要善於捕捉日常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並採取孩子樂於接受的方法和手段,積極引導。我們老師利用于文喜歡繪畫的這一興趣特點,在繪畫的時侯,請他把自己在轉呼啦圈時神氣的樣子和心情畫出來,這樣便於我們及時發現于文對待呼啦圈的心理活動,做到心中有數,對症下藥。在於文練習的過程中,只要他有微小的進步,也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可以是語言的,“于文,你現在已經有點會轉了,太厲害了。”“你的方法是對的。”“加油,再多練習幾次,你一定會更棒的。”也可以是動作的,當于文轉得有點疲倦時,我會給予他信任的目光,摸摸他的頭,向他傳遞著老師無聲的愛與鼓勵。通過多種表揚的方法,孩子會從中汲取力量,增加自信和興趣,充分發揮他身上潛在的能力。

四、搭建家園平臺,形成教育合力

陳鶴琴先生非常強調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他認為:幼稚教育不是家庭或幼稚園哪一單方面可以勝任的。幼稚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幼稚園、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在學習呼啦圈的過程中,有的幼兒一學就學會了,也有的幼兒掌握不了方法。例如中(2)班的王思,每次轉了2個呼啦圈就從腰間滑落下來,我們就把孩子的表現回饋給家長,她的媽媽表示非常願意配合,於是在家裡也備了個呼啦圈,利用空余時間和孩子一起練習,很快王思就會轉呼啦圈了。

幼兒呼啦圈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強了幼兒機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和身體靈活性,還促進了幼兒動作的發展,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了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因此教師要善於捕捉日常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並採取孩子樂於接受的方法和手段,積極引導。我們老師利用于文喜歡繪畫的這一興趣特點,在繪畫的時侯,請他把自己在轉呼啦圈時神氣的樣子和心情畫出來,這樣便於我們及時發現于文對待呼啦圈的心理活動,做到心中有數,對症下藥。在於文練習的過程中,只要他有微小的進步,也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可以是語言的,“于文,你現在已經有點會轉了,太厲害了。”“你的方法是對的。”“加油,再多練習幾次,你一定會更棒的。”也可以是動作的,當于文轉得有點疲倦時,我會給予他信任的目光,摸摸他的頭,向他傳遞著老師無聲的愛與鼓勵。通過多種表揚的方法,孩子會從中汲取力量,增加自信和興趣,充分發揮他身上潛在的能力。

四、搭建家園平臺,形成教育合力

陳鶴琴先生非常強調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他認為:幼稚教育不是家庭或幼稚園哪一單方面可以勝任的。幼稚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幼稚園、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在學習呼啦圈的過程中,有的幼兒一學就學會了,也有的幼兒掌握不了方法。例如中(2)班的王思,每次轉了2個呼啦圈就從腰間滑落下來,我們就把孩子的表現回饋給家長,她的媽媽表示非常願意配合,於是在家裡也備了個呼啦圈,利用空余時間和孩子一起練習,很快王思就會轉呼啦圈了。

幼兒呼啦圈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強了幼兒機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和身體靈活性,還促進了幼兒動作的發展,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了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