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的飲食和營養

幼稚園是2~6歲兒童集中生活的地方, 膳食的營養關係到祖國下一代的健康。 所以托幼保健工作者必須瞭解兒童營養的常識及需要量, 以便合理調配飲食, 滿足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

幼兒發育的特點是:年齡越小, 生長發育越快, 所需要的營養素越多。

膳食配製的原則是:滿足不同年齡期幼兒的營養需要, 能促進食欲。 食物的烹調應美味可口、色澤和諧, 冬天注意保溫、夏季宜清淡涼爽, 符合幼兒的消化機能, 少用油炸及刺激性食物;食物應多樣化, 充分利用食物的互補作用, 儘量選用營養豐富的食物,

Advertisiment
重視食物的品質;注意兒童接受食物的程度, 如發現孩子不願吃或剩的多, 應尋找原因, 設法改善;提高食品的利用率, 供給足夠的熱量, 以保證蛋白質的充分利用;烹調儘量選用植物油, 以利於兒童神經細胞的發育和預防幼年時期出現脂肪沉積。

1~4歲的幼兒身高增長較慢, 但肌肉發育較快, 又易感染備種傳染病, 所以蛋白質的供給要充足。 4歲以上的幼兒肌肉增長更快, 活動量也增加, 需要蛋白質來修補身體組織和供給生長發育, 更需保證蛋白質的供給。

目前, 兒童營養問題, 主要是蛋白質的質和量不能滿足兒童的需要, 而蛋白質又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長發育的關鍵。 兒童蛋白質如缺乏嚴重, 可表現為發育遲緩、消瘦、體重下降甚至引起智力發育障礙。

Advertisiment
因此, 托幼機關改善幼兒膳食中的蛋白質的品質, 必須使幼兒的飲食多樣化, 做到動植物蛋白質混合食用, 以達到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是保證食欲及消化吸收率的重要方面。 養成細嚼慢嚥, 正確使用碗筷等習慣。 用膳時要定時定量, 佈置好用膳環境, 糾正偏食和挑食的不良習慣。

幼兒用膳時應保證湯羹鮮美, 以刺激食欲。 但應避免給孩子吃湯泡飯, 因為飯裡的水分一多, 就會影響牙齒的咀嚼, 使食物不能和唾液澱粉酶充分混合, 影響咀嚼和消化作用, 加重胃的負擔。 如果飯太幹, 可讓孩子嚼完一口飯, 再喝一點湯。

總之, 幼兒的營養, 是整個托幼工作中急需引起重視的問題,

Advertisiment
也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支援, 目的是保證幼兒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