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美術教案:“誰能參加鬍子舞會”

作品《鬍子》由“誰能參加鬍子舞會”的問題引發, 通過多種角度介紹了鬍子的相關特點, 如爸爸長鬍子的原因、鬍子各有不同、鬍子能生長以及鬍子在藝術活動中的運用等。 這是一種較為常見和典型的以知識介紹為主的文學展現形式, 沒有扣人心弦的劇情發展, 不少繪本都在做這方面的嘗試。 作為教師, 如何開展此類閱讀活動, 才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和書中的內容對話, 建構對內容的真正理解, 創造性地完成閱讀活動呢?

帶著這樣的思考, 當我們細緻分析作品《鬍子》的時候, 先進行了“預操作”, 即把作品介紹給孩子,

Advertisiment
看孩子是否感興趣、興趣點在哪裡。 孩子們對鬍子的興趣出乎意料地大, 除了提出“我們為什麼沒有鬍子”“其實媽媽也有點鬍子”的疑問, 還圍繞爸爸的鬍子展開暢談, 如:“媽媽說, 爸爸的臉皮很薄的, 所以鬍子一下子就長出來了。 ”“爸爸的鬍子很好玩的, 癢癢的, 爸爸經常蹭我的臉。 ”“如果爸爸的鬍子留得很長的話, 那就變成唱京劇的了。 ”……

看來, 孩子們對鬍子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們對“爸爸的鬍子”的關注, 透射出對爸爸的愛。 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作品的價值所在。 我們結合幼兒的興趣點, 從幼兒喜歡的人物——爸爸入手, 我們開展了五個活動, 兼顧幼兒集體需要和個別幼兒興趣, 有遊戲活動也有集體教學活動, 還有家園共育活動,

Advertisiment
旨在充分引導幼兒與生活對話, 與自己的經驗對話。

活動一:我爸爸的鬍子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語言、繪畫的形式表現爸爸的鬍子, 感受鬍子的不同特點。

2. 願意觀察, 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 師生以談話方式閱讀過《鬍子》;“各種各樣的鬍子”圖片6張。

2. 繪畫用的筆、紙等。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爸爸的鬍子”。

教師出示“各種各樣的鬍子”圖片,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結合自己的日常觀察來說說自己爸爸的鬍子。

師:你瞧, 鬍子有各種各樣的, 有的嘴唇上長得多一點, 有的下巴上多……那麼你知道爸爸的鬍子是什麼樣的嗎?

二、畫畫“我爸爸的鬍子”。

師:是呀, 爸爸的鬍子可能都長得不一樣。 那麼你印象中爸爸的鬍子是多的還是少的?是長長的還是短短的呢?請你仔細想一想,

Advertisiment
並把爸爸的鬍子畫下來。

1. 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爸爸的鬍子, 教師觀察和傾聽。

2. 幼兒互相說說畫面表達的意思, 教師用表格説明幼兒梳理記錄。

三、觀察“我爸爸的鬍子”。

幼兒回家後觀察爸爸的鬍子, 蹭蹭、摸摸爸爸的鬍子, 向爸爸提出有關鬍子的疑問。

教師工作重點:

1. 和幼兒做好溝通, 讓幼兒瞭解要求。

2.利用“家園聯繫單”告知家長要求和注意事項, 利用網路聊天工具等家園互動平臺, 做好家園溝通和指導。

家園聯繫單

各位爸爸:

這段時間, 孩子們對“鬍子”產生了興趣, 今天回家我們會讓孩子好好觀察爸爸的鬍子, 蹭一蹭、摸一摸, 通過眼睛、手等多種感官來感受鬍子。 要知道, 這是孩子細緻觀察身邊親人、關心親人的機會,

Advertisiment
也是您和孩子互相瞭解、親密接觸的好機會哦!本次讓孩子探索的主要內容有:爸爸的鬍子長在哪裡, 鬍子長得密密的還是疏疏的, 鬍子一天能夠長多長, 鬍子摸起來是什麼感覺等。

所以我們向您提出幾點建議:1.請您不要拒絕孩子對您鬍子的觀察, 給孩子機會是您對孩子成長最大的支持。 2.請您積極地回應孩子的問題, 因為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謝謝!

大(一)班

四、回園交流“我爸爸的鬍子”。

幼兒探索之後展開集體交流, 教師補充《爸爸的鬍子》記錄表, 最後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我爸爸的鬍子”的特點, 並分享觀察爸爸的鬍子過程中的快樂。

活動二:鬍子有多長?

活動目標

1.用多種方法感受“像自己的身高一樣”的鬍子的長度。

Advertisiment

2.願意參與測量活動, 積極表達自己的測量結果。

活動準備

用硬紙板做成的1.75米高的假人“爸爸”一個, 繩子, 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爸爸的鬍子長得真快, 所以要時不時地刮鬍子。 如果不管它, 讓它一直長下去, 長好幾年, 想一想, 那該有多長呢?

二、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的身高, 並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具體化的感知。

1. 回顧故事內容, 引入鬍子長度“像小朋友的身高一樣”的表達, 並引導幼兒展開想像。

師:書裡說, 如果幾年不剪鬍子, 它會長得很長, 有多長呢, 跟小朋友的個子差不多。 那得有多長啊?

幼兒自由想像, 並做討論。

2. 教師出示操作材料, 鼓勵幼兒具體感知“像小朋友的身高一樣”長的鬍子。

教師出示假人“爸爸”。

師:我這裡做了一個爸爸,就像我們的爸爸那麼高。想一想,如果爸爸長著長長的、像小朋友的個子那麼高的鬍子,會是什麼樣子?

幼兒自主探索。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提供適宜的材料。如有的幼兒搬著椅子過去,讓頭頂碰到假人“爸爸”的下巴,把自己當作鬍子(教師需要注意幼兒的安全);有的幼兒用繩子或紙條比對同伴的身高之後做好記號,然後把繩子或紙條粘貼到爸爸的嘴巴周圍(教師可提供材料和幫助);還有的幼兒根據自己體檢時的資料,直接從尺子上找長度(教師可提供尺子,幫幼兒尋找刻度,感知自己身高的長度)。

3. 交流:“和我長得一樣長”有多長?

請幼兒說說“像自己的身高一樣長”的鬍子有多長,分享自己是怎麼去“量”的。

三、體驗“長著長長的鬍子”的感覺。

1. 引導幼兒將“和自己身高一樣長”的繩子或紙條比畫在自己的下巴上,走走跑跑,躺躺坐坐,體驗“長著長長的鬍子”的感覺,並說說感受。

2. 將“和身高一樣長”的鬍子粘貼在假人“爸爸”的下巴上,集體感受“和身高一樣長”的鬍子在爸爸身上的長度。

活動三:如果爸爸的鬍子長得和我的個子一樣長……

活動目標

1. 用繪畫和語言的方式創意表達“如果爸爸的鬍子長得和我的個子一樣長”。

2. 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想像力。

活動準備

畫紙、水筆人手一份,《鬍子》插圖2張(詳見圖2、圖3),黑板。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發興趣

師:爸爸的鬍子5年不剪,有可能長得和你一樣長,之前我們一起量過一次,很長很長。有人說“鬍子要是長得太多太長,不經常打理,麻煩就大啦”,就像這幾幅圖裡的人。

教師出示圖2和圖3,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覺得,長著長長的鬍子,會有哪些麻煩?

二、畫畫:假如爸爸的鬍子長得和我的個子一樣長。

師:看來,鬍子太長真是一件麻煩事呀!如果爸爸的鬍子長得和你的個子一樣長,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是一些有趣的事呢,還是一些麻煩的事?你都可以把它畫出來。

1.幼兒繪畫,教師觀察,瞭解幼兒的想法。

2.請幼兒將完成的畫分類粘貼在“有趣的事”和“麻煩的事”欄目下。

三、交流繪畫內容。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的想法。

教師引導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並說說自己對“長著長長的鬍子”的觀點。

活動四:個人小講堂 我知道的有關鬍子的故事

活動目標

1. 能用完整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鬍子的故事。

2. 樂意傾聽,積極參與活動,有欣賞同伴之心。

活動概述

此活動是一個生成活動。在圍繞鬍子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時,我們發現,個別幼兒對鬍子有著特別的經驗,比如本班一名幼兒去過埃及,所以對作品中的“埃及法老留鬍子”格外感興趣,且有著更為具體的經驗,想要分享給同伴;另一名幼兒受家庭影響,知道很多戲曲中的“長鬍子”的知識。其他幼兒也在活動的帶動下,對鬍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動探索,搜集了很多有趣的資料和故事。於是,我們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餐前)請一名幼兒跟大家分享他關於鬍子的見聞、看法等等。

活動關照了個別幼兒對鬍子的興趣和經驗,起到了經驗共用、拓寬視野的效果。同時,幼兒的講述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注意事項

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並做好支持。如和家長聯繫,請家長説明收集資料,還可以邀請對此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家長和幼兒一起來講述。對幼兒講述的知識點,教師也要做好準備,以便及時補充,增加趣味。

活動五:鬍子舞會

活動目標

1.能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各種鬍子。

2.感受戴著鬍子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製作鬍子用的材料:頭箍、各式繩、各種紙、絨線棒、膠水、雙面膠等。

2.表演用的戲劇音樂,各式“假鬍子”成品。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鬍子,感受鬍子的多樣性。

1. 引出活動,激發興趣。

師:鬍子舞會上有各種各樣的鬍子,大家一起來看看。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假鬍子”。

師:你喜歡哪一種鬍子呢?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2. 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鬍子。

3. 幼兒相互交流感受。

二、出示材料,思考如何製作鬍子。

師:鬍子舞會這麼有趣,我們也來開展一個有趣的鬍子舞會吧,那麼你想做一個怎樣的鬍子呢?長的還是短的?卷的還是直的?黑色的還是彩色的……請你先想一想,然後再想想準備用什麼材料來做。

重點引導幼兒說一說想做什麼樣的鬍子,準備用什麼材料,引導幼兒先行思考,再作嘗試。

三、自主選擇材料,製作鬍子。

教師觀察重點:幼兒用了哪些材料製作鬍子,如何製作的,是否遇到了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等等。

四、鬍子舞會。

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鬍子,然後戴上鬍子進行表演,也可以邀請其他班的小朋友參加。

教師出示假人“爸爸”。

師:我這裡做了一個爸爸,就像我們的爸爸那麼高。想一想,如果爸爸長著長長的、像小朋友的個子那麼高的鬍子,會是什麼樣子?

幼兒自主探索。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提供適宜的材料。如有的幼兒搬著椅子過去,讓頭頂碰到假人“爸爸”的下巴,把自己當作鬍子(教師需要注意幼兒的安全);有的幼兒用繩子或紙條比對同伴的身高之後做好記號,然後把繩子或紙條粘貼到爸爸的嘴巴周圍(教師可提供材料和幫助);還有的幼兒根據自己體檢時的資料,直接從尺子上找長度(教師可提供尺子,幫幼兒尋找刻度,感知自己身高的長度)。

3. 交流:“和我長得一樣長”有多長?

請幼兒說說“像自己的身高一樣長”的鬍子有多長,分享自己是怎麼去“量”的。

三、體驗“長著長長的鬍子”的感覺。

1. 引導幼兒將“和自己身高一樣長”的繩子或紙條比畫在自己的下巴上,走走跑跑,躺躺坐坐,體驗“長著長長的鬍子”的感覺,並說說感受。

2. 將“和身高一樣長”的鬍子粘貼在假人“爸爸”的下巴上,集體感受“和身高一樣長”的鬍子在爸爸身上的長度。

活動三:如果爸爸的鬍子長得和我的個子一樣長……

活動目標

1. 用繪畫和語言的方式創意表達“如果爸爸的鬍子長得和我的個子一樣長”。

2. 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想像力。

活動準備

畫紙、水筆人手一份,《鬍子》插圖2張(詳見圖2、圖3),黑板。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發興趣

師:爸爸的鬍子5年不剪,有可能長得和你一樣長,之前我們一起量過一次,很長很長。有人說“鬍子要是長得太多太長,不經常打理,麻煩就大啦”,就像這幾幅圖裡的人。

教師出示圖2和圖3,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覺得,長著長長的鬍子,會有哪些麻煩?

二、畫畫:假如爸爸的鬍子長得和我的個子一樣長。

師:看來,鬍子太長真是一件麻煩事呀!如果爸爸的鬍子長得和你的個子一樣長,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是一些有趣的事呢,還是一些麻煩的事?你都可以把它畫出來。

1.幼兒繪畫,教師觀察,瞭解幼兒的想法。

2.請幼兒將完成的畫分類粘貼在“有趣的事”和“麻煩的事”欄目下。

三、交流繪畫內容。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的想法。

教師引導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並說說自己對“長著長長的鬍子”的觀點。

活動四:個人小講堂 我知道的有關鬍子的故事

活動目標

1. 能用完整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鬍子的故事。

2. 樂意傾聽,積極參與活動,有欣賞同伴之心。

活動概述

此活動是一個生成活動。在圍繞鬍子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時,我們發現,個別幼兒對鬍子有著特別的經驗,比如本班一名幼兒去過埃及,所以對作品中的“埃及法老留鬍子”格外感興趣,且有著更為具體的經驗,想要分享給同伴;另一名幼兒受家庭影響,知道很多戲曲中的“長鬍子”的知識。其他幼兒也在活動的帶動下,對鬍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動探索,搜集了很多有趣的資料和故事。於是,我們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餐前)請一名幼兒跟大家分享他關於鬍子的見聞、看法等等。

活動關照了個別幼兒對鬍子的興趣和經驗,起到了經驗共用、拓寬視野的效果。同時,幼兒的講述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注意事項

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並做好支持。如和家長聯繫,請家長説明收集資料,還可以邀請對此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家長和幼兒一起來講述。對幼兒講述的知識點,教師也要做好準備,以便及時補充,增加趣味。

活動五:鬍子舞會

活動目標

1.能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各種鬍子。

2.感受戴著鬍子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製作鬍子用的材料:頭箍、各式繩、各種紙、絨線棒、膠水、雙面膠等。

2.表演用的戲劇音樂,各式“假鬍子”成品。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鬍子,感受鬍子的多樣性。

1. 引出活動,激發興趣。

師:鬍子舞會上有各種各樣的鬍子,大家一起來看看。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假鬍子”。

師:你喜歡哪一種鬍子呢?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2. 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鬍子。

3. 幼兒相互交流感受。

二、出示材料,思考如何製作鬍子。

師:鬍子舞會這麼有趣,我們也來開展一個有趣的鬍子舞會吧,那麼你想做一個怎樣的鬍子呢?長的還是短的?卷的還是直的?黑色的還是彩色的……請你先想一想,然後再想想準備用什麼材料來做。

重點引導幼兒說一說想做什麼樣的鬍子,準備用什麼材料,引導幼兒先行思考,再作嘗試。

三、自主選擇材料,製作鬍子。

教師觀察重點:幼兒用了哪些材料製作鬍子,如何製作的,是否遇到了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等等。

四、鬍子舞會。

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鬍子,然後戴上鬍子進行表演,也可以邀請其他班的小朋友參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