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進步主義教育和行為主義教學法

(1)進步主義教育

約翰, 杜威提出的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對美國公立教育的影響在20世紀是任何一種理論思想都無可比擬的。 他把教育環境看成是培養“民主”的場所。 課堂教育應以小組活動、合作以及共同的責任和目標為中心。 幼兒對群體活動和生活的責任使他們能表達自己的意願, 使自己成為群體的一分子, 從而促進智力和社會性的“自我實現”。 杜威認為, 教育要培養“有創造性的個體”。 幼兒是通過積極地“做”身體和智力方面的事情來學習的。 教師所提供的這些活動是以幼兒的興趣、需要、目的和能力為基礎的。

Advertisiment
他說;“學習是積極的。 它包括智慧以外的許多內容。 它還包括內部有組織的吸收同化。 嚴格的說, 我們必須堅持同幼兒在一起以及最後必須從他們身邊離開的立場和態度。 ”(杜威, 19020)

(2)行為主義教學法

它是由貝雷特一恩格爾曼(Bereiter-Engelmann)提出的課程模式, 20世紀60年代盛行於美國, 用於促進幼兒語言技能的發展和説明經濟處境不利的幼兒, 運用直接教學法來教授數學、閱讀和言語等內容。 課程和活動是由教師發起和指導的, 要求教師進行結構化的、不斷重複的教學。 獎勵, 包括失誤和表揚, 用於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 幼兒的學習經驗主要是封閉的、有固定答案的內容, 學習是為了尋求預期的正確答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