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教育小學化扭曲天性

為了能進所好的小學, 一位媽媽給仍在幼稚園的孩子連續報了中文拼音班、數學啟蒙班、英語會話班等5個課外學習班, 沒想到, 一學期下來, 孩子覺得很委屈, 用哇哇大哭拒絕參加一切輔導班, 並宣稱:“我不要上小學!”

6齡童學語數外已生厭學心

6歲的雯雯(化名)在本市一所幼稚園上大班, 下半年就要讀小學了。 為讓雯雯順利通過心儀小學的入學面試, 上學期開始, 媽媽便給雯雯在中文拼音班、數學啟蒙班、英語會話班等5個課外班報了名, 課外班每門功課都有作業, 一個月還要測驗一次。 沒想到, 這學期剛開學,

Advertisiment
雯雯用哇哇大哭拒絕參加一切輔導班。 媽媽勸導女兒:“你學了這些東西, 才有機會上一所好的小學”。 雯雯一口回絕:“那我不要上小學了”。

雯雯媽媽表示, 給孩子報這麼多課外班也是出於無奈:“我家經濟條件還可以, 但我和她爸的學歷不高, 所以我們想給女兒更好的學習機會。 ”雯雯爸爸說:“孩子想進好的小學, 首先要通過面試, 要考察孩子的語數外知識, 我和愛人都沒有能力輔導, 幼稚園又被規定不准提前教小學的內容, 我們只好送她去上課外班。 ”自從女兒上幼稚園大班之後, 雯雯爸媽就輪流接送孩子上課外班, 到家還要陪孩子溫習功課, 感覺很疲憊, 但是又不想放棄, 怕孩子將來責怪自己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Advertisiment

雯雯也有一肚子委屈, 上課外班後自己的玩耍時間都被剝奪了。 雯雯說:“自從上了課外班, 我再也沒有時間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上好課回到家已經很晚了, 那麼多東西都要學, 我很累, 也不喜歡。 聽媽媽說, 小學裡這些課都要學, 我很害怕, 不想去上小學了。 ”記者問雯雯:“那你想學什麼?”雯雯爽快地答:“我想像隔壁的小哥哥那樣學畫畫, 學跆拳道。 ”

市巾幗園婦女兒童心理諮詢中心專家魏迎娣指出:本該唱歌、跳舞、遊戲的幼兒, 卻在埋頭苦學英語、語文、數學, 家長把幼稚教育“小學化”, 這不僅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還因過早的學業負擔而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雯雯厭學的原因正是在此。

幼兒厭學絕非個別

記者在網上發現,

Advertisiment
因學習負擔過重而厭學的幼兒不在少數。 “敬軒媽媽”透露:“我的小外甥被老師罵過之後, 兩個星期都不肯去上學。 老師批評他成語接龍時接不下去, 記性不好, 又說他做趣味數學題反應太遲鈍, 他難過得大哭……”外企職員趙女士說:“現在兒子5歲, 我教他一些簡單的數學題, 然後佈置每天的作業, 可他總是聽不到5分鐘就跑出去, 被我拎回來一頓罵, 然後無論我怎麼哄, 他都不肯再學了。 ”

孩子雖小, 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苦衷。 6歲的元元說:“我最恨發明數學題的人, 最喜歡發明足球的人, 我現在每天要做數學題, 沒時間出去踢足球。 ”5歲的葉子稚氣地說:“大家表揚我英語好的時候, 我喜歡英語;但媽媽每天叫我背很多英語單詞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就開始不喜歡英語了。 ”

幼稚教育小學化扭曲天性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毛世楨認為, 幼稚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 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遊戲玩耍的權利, 扭曲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天性。 因為, 對知識的強化灌輸和強制學習會淡化幼兒的學習興趣, 使部分幼兒對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懼, 並由此產生厭學情緒。 “家長要把孩子當作認知的主體, 因勢利導, 教孩子一些能夠學會的東西。 絕不能把孩子當作電腦, 按照某一個標準, 一味地灌輸知識和技能。 ”毛世楨建議。

魏迎娣表示:當出現孩子喜歡學和家長認為“有用的”之間的矛盾時, 家長需要做合理的取捨, 建議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意願並發揮其特長,

Advertisiment
再逐步培養孩子對其他課程的興趣, 這樣效果會更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