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教育模式 儲備能力比儲備知識更重要

寶寶第一次離開家進入幼稚園、第一次來到小學開始正規作息時間和課程的學習, 是成長中經歷的重要階段。 此時的寶寶對進入幼稚園和小學的生活充滿了期待、激動、焦慮、不安……家長們在這個時期需要注意什麼?需要關注孩子哪些方面的培養?

一、儲備知識不如儲備能力

家長們常會詢問我們:“孩子還有一年就上學了, 是上學前班還是上幼稚園大班?學前班上一年好還是半年好?幼稚園親子班上多長時間?”

親子班和學前班都是為了更好的銜接幼稚園和小學, 重要的是習慣的養成和能力的儲備。

Advertisiment
以學前班為例, 在學前班能提前學習到多少知識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提前學習的孩子在小學早期會表現得更輕鬆, 但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好, 不是判斷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力的標準, 越到高年級學習成績越會拉開距離, 也越能顯示出孩子個體的學習習慣、方法、效率、能力等的不同。

幼稚園和小學階段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 在此階段要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 例如:吃飯、入廁、穿脫衣服鞋子、按時睡覺起床、整理書包、寫作業、閱讀、獨立思考能力等。

二、強化規定不如熟悉環境

進入幼稚園和小學, 有固定作息時間和相關的要求規定, 比如吃早飯的時間、午休的時間、上學放學的時間、課後要完成作業、參加各種校園活動等。

Advertisiment
“到幼稚園要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 ”、“上幼稚園就不能睡懶覺了!”、“你不聽話, 我就找老師來, 讓老師管你。 ”、“上小學得寫作業”......對於尚不熟悉幼稚園、學校環境的孩子, 聽到家長不斷的提醒各種要求規定時, 會給孩子增加入園入學前的緊張與焦慮。

入園入學前家長儘量多帶寶寶熟悉學校環境、老師、班級內的小朋友, 多結識已經入園或入學小朋友, 瞭解他們的生活。 家長之間分享育兒經驗, 交流育兒困惑, 孩子在玩耍之間逐漸的熟悉彼此, 為獨立入園入學做好準備。

三、反復詢問不如坦誠交流

孩子離開家庭, 獨自在幼稚園或小學, 家長非常渴望瞭解孩子一天的狀況,

Advertisiment
見到孩子會忍不住反復詢問:“今天中午吃的什麼飯?”、“今天乖不乖?老師有沒有批評你?”、“在學校和小朋友玩得怎麼樣?”……這樣的追問會使孩子厭煩, 有時應付兩句就不想再說, 甚至不做回答。

家長可以在和孩子一起遊戲時, 主動和孩子聊聊一天的見聞、自己的感受, 再引導孩子說說他在學校的見聞、感受。 交流時, 家長要多傾聽, 不急於評判, 坦誠地與孩子交流。

初入園入學的孩子情緒變化波動非常大, 這時需要家長耐心的陪伴並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支持, 待孩子情緒平穩後會迎來各方面能力的飛速發展。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 歡迎家長帶孩子一起來我們自由繪畫心理樂園來體驗, 我們願意和家長一起, 在孩子進入新的人生階段時,

Advertisiment
提供專業有效的陪伴與心理支援。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嬰幼稚教育?

    在寶寶8個月的時候,寶寶開始會分辨大小和多少,家長們可以針對的給寶寶一些東西讓寶寶學一下數數,到了寶寶1—4歲的時候,是寶寶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家長們可以給一些彩色的東西寶寶看一下,認識一下,好讓寶寶... [詳細答案]

  • 2回答

    嬰幼稚教育的方法是什麼?

    嬰幼兒的教育方法應該是更多的傾向於使用無錯、無批評、無壓力的教育方法。寶寶對客觀的世界進行探索的時候,在寶寶自己的意識中,並不認為自己所作的一些不合理的行為,千萬不要因為寶寶的淘氣或者哭鬧而對寶寶生...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稚教育的原則是什麼?

    早期的嬰幼稚教育應該要跟寶寶的生活緊緊的相扣,因為寶寶的認識活動更多地是依賴自己的感覺、知覺和表像,而且很容易受到外部印象的支配,所以媽媽在教育寶寶的時候需多聯繫生活的實際;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 [詳細答案]

  • 1回答

    1歲的孩子可以看嬰幼稚教育片嗎?

    一歲的寶寶可以適當的看一下嬰幼稚教育片的,我們都知道看電視久了會對孩子的視力有影響,看多了寶寶也會上癮,會對寶寶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不好的影響,但是適度的給寶寶看一下還是可以的,但不能多看,每天最好不好...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稚教育經典教材有哪些?

    作為嬰幼稚教育的經典教材,三字經和弟子規是最好,《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而《易經》、《黃帝內經》、《詩經》、《百家姓》等就是國學中經典之經典。《三字經》既是一部兒童...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