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幾大方法培養寶寶的舞蹈專長

相信大家都知道,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人生軌跡, 每個人也有著自己的性格特徵以及愛好、專長, 那麼, 怎樣才能在寶寶還小的時候觀察寶寶的愛好?怎樣才能培養寶寶的藝術細胞, 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呢?其實, 父母們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來塑造藝術寶寶, 下面, 就跟隨小編來學習一下吧!

活化肢體語言——律動與舞蹈

母體中的律動寶寶

還在母親肚中的胎兒, 已經在作所謂的“律動”, 如心臟等器官逐漸發育成熟, 所產生的規則性跳動(心臟收縮、脈博跳動等), 以及在母體中的胎動(第三個月左右, 身體的扭轉、腳踢動作等)。

Advertisiment

剛出生的新生兒, 本能的哭泣配合著手腳的伸張收縮是一種“律動”;進入學步期後, 手的擺動+腳的走動, 所產生的身體協調動作以維持平衡, 也是一種“律動”。

較大的寶寶, 在身體各方面的活動力較為自如之後, 便會隨著音樂擺動身體, 並隨著音樂性質的不同, 而有不同強度的身體律動反應。

律動是舞蹈的前奏

律動只是單純的擺動身體, 是學習舞蹈之前的必經過程;舞蹈則是一種具體的身體表現。 要學習舞蹈, 必先身體律動的體驗與學習, 而且關係到孩子的肌肉發展與平衡感 , 至少要五歲以後才宜學習舞蹈, 國外通常七歲左右才開始。

提起“律動”與“舞蹈”的不同, 專家表示, “律動”源自於詩歌, 雖蘊含有節奏性、韻律性,

Advertisiment
但屬於無特殊目的的身體自然擺動(如走路), 而“律動”只是“舞蹈”的要素之一, 包含動作、空間、時間、力量四個元素才能構成“舞蹈”, 舞蹈是一種有組織架構、有主題, 並有強弱快慢的肢體擺動。

對幼兒來說, 舞動身體是一種天生的自然反應, 意謂著孩子對節奏、旋律的心神意會與融會貫通, 比透過語言傳達後所產生的動作更細膩貼切。

體驗律動

1、多觀察大自然

專家建議, 一到三歲左右, 可以嘗試引導幼兒觀察體驗大自然的“律動”。 父母可借由宇宙運行(日出日落)、大自然的四季更迭、風吹雨打等屬於萬物的律動, 讓幼兒借此激發想像力, 鼓勵他用自己的身體表現出來, 或是畫下來、唱出來、編成詩歌等。

不用擔心給寶寶太多經驗,

Advertisiment
他會吸收不了, 寶寶在不斷給予經驗累積與多元刺激的過程中, 會將這些經驗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 日後在學習音樂或舞蹈時都能派上用聲, 有立竿風影的學習效果。

2、借助音樂與繪畫

每個人心中都有節奏與韻律, 不論是來自於心中的旋律、現成的音樂、大自然的視覺律動或是欣賞畫作中的韻律美感, 都能幫助寶寶親身體驗所謂的“律動”, 比起語言的說明, 更能讓寶寶體會。

律動及舞蹈與音樂的親密關係

卡爾.奧福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與音樂教育家, “音樂與律動、語言合一而不分”是他對於基礎音樂美感的基本理念。

奧福解釋道:音樂、律動舞蹈、語言相結合的音樂課程, 是必須自己動手參與玩奏音樂,

Advertisiment
而不是只當個“聽者。 ”他深信參與這樣的“音樂學習者”, 不但能用自己的身體做音樂, 而且也可以用身體表達音樂, 使我們的身體更具有有音樂性。 由他的理念可知律動和舞蹈音樂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一般的情況下, 律動必須配合音樂, 以提升孩子對穩定節奏的認知, 當孩子逐漸長大, 他們會愈來愈喜歡借由音樂舞動身體的動作, 或是在心中哼著他們喜歡的調子, 作音樂性的活動, 對孩子的大小肌肉、協調動作都有極大的益處。

奧福音樂課程內容

1、結合遊戲、律動、語言的節奏教學。

2、音樂與舞蹈律動一本之音樂歌唱律動教學。 借由唱、跳民歌與民族舞本體會歌舞一體, 並體認音樂的基本知識。

3、奧福之樂器合奏教學。

Advertisiment

4、聲音、圖畫、肢體律動一體的表達藝術教學。

舞蹈是一種依靠肢體語言來表達美的一種藝術, 要想自己的寶寶成為一位元舞蹈專家, 是需要父母們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應該努力培養的。 而且, 父母們的良好的育兒措施, 要結合大自然的一切外在優勢, 培養寶寶對音樂和舞蹈的興趣, 只有有了濃厚的興趣, 才能持久地走在藝術舞蹈之路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