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延後輔食可防過敏?解讀寶寶抗過敏3大迷思

根據臺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 在預防寶寶過敏的營養攝取上, 從懷孕期、哺乳期、配方奶、到副食品, 高達8成的家長有3大迷思。

迷思1:懷孕期、哺乳期, 能否吃易致敏食物?

解讀:無論孕期或哺乳期, 媽媽飲食首重營養均衡, 應確保達到自己與寶寶的營養需求, 除非媽媽本身對特定食物會過敏, 否則不建議特別限制。

迷思2:預防寶寶過敏, 輔食應6個月後才添加嗎?

解讀:寶寶延後添加輔食, 並不會降低過敏的風險。 安全添加副食品的方式, 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 1次只添加1種新的食物,

Advertisiment
慢慢確認寶寶無過敏反應後, 間隔3到7天才能添加另外1項新的食物。

迷思3:想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來預防寶寶過敏, 但擔心營養價值低?

解讀:可以讓寶寶喝部分水解蛋白配方, 很多臨床實證顯示,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透過水解技術, 把大分子的牛奶蛋白切割成小分子, 不像一般配方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進到腸道後, 很容易被視作過敏原, 而誘發過敏反應。

臺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醫師指出, 臺灣氣候環境濕熱, 容易導致過敏原的產生, 若寶寶本身又是過敏體質, 就應提高警覺, 例如居家生活中, 寶寶如果經常鼻塞、打噴涕、出現濕疹, 且不容易治癒時,

Advertisiment
就要考慮是過敏體質的可能。

減少過敏原懷孕期就要注意

一般而言, 剛生下來的嬰兒, 較多的過敏症狀是濕疹和奶癬, 0至2歲多表現為食物過敏, 1至3歲則皮膚過敏多發, 3至5歲則為吸入性過敏, 5歲左右患上鼻炎就很有可能會引發哮喘。

基本上, 要預防或治療過敏疾病的最主要條件, 便是減少過敏原的暴露機會, 且應於懷孕期開始執行。 如有過敏體質的家族, 要預防過敏兒的產生, 媽媽懷孕的第4個月起, 儘量避免攝食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 才能減少胎兒過敏的機率。

醫師小叮嚀:事實上, 做好過敏預防應裡外兼顧, 正確的飲食攝取、環境清潔兩者並進, 由內而外打好健康基礎, 才能正確預防過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