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延遲滿足讓你的寶寶更聰明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只要寶寶一哭, 媽媽恨不能馬上答應寶寶的一切要求。 其實, 稍微延遲一會兒再去滿足寶寶, 不僅能鍛煉寶寶的表達能力, 更能提高親子溝通的效率, 為寶寶日後的高EQ奠定良好的基礎。

媽媽!我要抱抱!

寶寶需求VS媽媽回饋3個月的寶寶正躺在自己的床上, 這邊剛剛一哭, 媽媽就趕快檢查寶寶的尿布, 只發現有一點點濕, 因為害怕寶寶不舒服, 所以趕緊換了一片新尿布。 可是, 寶寶的哭聲仍舊沒有停歇, 媽媽心想, 難道是肚子餓了?轉念又一想, 不對呀, 剛喝完奶才1個多小時,

Advertisiment
大概還要再過兩個小時才是喝奶時間, 那麼, 就喂他喝點水好了。 沒想到, 奶瓶剛塞進寶寶嘴裡, 他吸了沒兩下就不吸了, 還是繼續哭。 這可讓媽媽有點煩, 漸漸快要失去耐心了, 忍不住對著寶寶說:“也幫你換尿布了, 水也喂過了, 為什麼你還一直哭呢?你可快要折騰死我了, 你到底想怎麼樣呀?”

媽媽:寶寶哭了!

媽媽:趕快換尿布、泡奶!

媽媽:都弄好了, 你為什麼還一直哭?

媽媽:寶寶哭了!

媽媽:媽媽來了, 先抱抱哦。

媽媽:先幫你換尿布, 等會再泡奶……寶寶:咯咯咯……專家解析很多時候媽媽都急著去滿足寶寶的需求, 但是又不瞭解寶寶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要知道, 寶寶既有生理需求, 也有心理需求。 除了喝奶, 寶寶有時只是想要媽媽抱抱他,

Advertisiment
但媽媽一聽到哭聲, 最常做的事情往往是換尿布、泡奶和餵奶, 導致寶寶的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 所以只好繼續哭。

媽媽!我要自己來寶寶需求VS媽媽回饋寶寶9個月大, 正是喜歡滿地爬的時候, 每次發現新玩意兒, 就會興奮地用手往物品所在處一指, 不久, 人就已經爬到東西旁邊了。 不過, 媽媽總怕寶寶在地上爬弄得髒兮兮的, 只要看到寶寶的手往哪裡一指, 她很快就把東西拿給寶寶, 可是寶寶總是一直搖頭、揮手, 有時還煩躁地哭鬧起來, 即使安撫也沒用。 幾次下來, 媽媽覺得好累, 她不知道是自己拿錯了物品(因為寶寶手指的地方常常不只有一樣東西), 還是因為沒讓寶寶爬, 結果導致寶寶不高興了……媽媽:你要什麼?媽媽幫你拿!

Advertisiment

媽媽:給你玩!

媽媽:已經拿給你了, 為什麼還要哭?

媽媽:你要什麼?媽媽幫你拿!

媽媽:是不是這個呀?

寶寶:(搖頭)媽媽:是這個嗎?

寶寶:嘻嘻嘻……專家解析隨著寶寶年齡的日益增長, 他的本領越來越大, 不只會用哭聲, 還會用肢體動作來表達需求。 不過, 這時也更需要媽媽用口語方式來幫寶寶解讀, 以確認他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雖然寶寶還不會說, 但已懂得大人的語意。 因此, 媽媽不用急著把東西拿給寶寶, 可以先和寶寶確認他所指的物品是什麼, 比如寶寶指著球, 媽媽便問:“你是不是要玩球?”如果寶寶搖頭, 再繼續逐一與寶寶確認, 等到寶寶點頭時, 再繼續進行下面的對話, 如“媽媽幫你把球拿來, 你要跟媽媽說謝謝”。 在寶寶說“謝謝”時,

Advertisiment
媽媽做出點頭的動作, 讓寶寶照著做, 然後才把球交給寶寶。

刺激寶寶表達的7項好處, 為高EQ紮根從寶寶小時候開始, 父母要學著多花一點點時間去等待, 以便更好地瞭解寶寶的哭聲和動作, 確認他到底想要什麼, 然後再給予回應。 在這個等待與瞭解的過程中, 寶寶也將得到7項好處, 為擁有高EQ奠定良好的基礎。

1 充分表達, 展現自我寶寶的特質不同, 有的是急脾氣, 有的是慢郎中, 多給點時間讓寶寶練習清楚地表達, 讓他覺得受到了重視, 他將更願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傳達給父母, 而不是在父母屢猜不中後乾脆放棄表達。

2 尊重他人, 學會傾聽傾聽, 是一種尊重他人的禮貌回應。 如果父母能耐心傾聽寶寶的需求,

Advertisiment
日後寶寶就會以父母為榜樣, 學著去傾聽父母說話, 讓親子溝通更加順暢, 否則, 將很容易出現大人說個不停、寶寶卻哭鬧不休的混亂場面。

3 建立同理心有時父母並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的需求, 如果不加解釋的話, 很可能讓寶寶覺得備受打擊。 所以, 父母要讓寶寶明白其需求不能被滿足的原因, 使寶寶在父母的陪伴下學習釋懷, 這樣有助建立同理心, 讓寶寶懂得從他人的角度出發去思考。

4 從思考中漸漸獨立每一次表達都需要經過思考, 有思考能力的人才能獨立。 在一次次的隨機應變中, 寶寶會尋求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擁有越來越強的獨立能力。

6 良好的口語能力如果寶寶能以哭聲與肢體語言與父母充分溝通, 那麼將為良好口語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在獲得了充分表達的滿足之後,寶寶將對口語學習充滿更強烈的興趣和信心。

7 減少情緒障礙如果寶寶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感受,並能得到父母的善意回應,那麼出現情緒障礙的幾率將更低,寶寶也不至於將情緒反應在行為上。

TIPS:適度引導,放低身段在傾聽寶寶的過程中,父母還能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來引導他擁有更好的表達能力。在寶寶無法清楚表達又不知如何才好時,就需要父母及時而適度的引導,通過各種表情和動作的示範,將有助寶寶更好地學習如何正確表達。請注意,在與寶寶交流時,父母應先放低自己的身段,以便與寶寶有眼神的交會,讓寶寶有平等的感覺,這樣寶寶才有更強的動力去交流。

從小說故事,培養表達力故事是現實世界的縮影,通過親子共讀,可讓寶寶從故事中認識不同的情緒,也能累積豐富的情緒語彙,學習用適當的詞句來描述自己的感受。所以,建議父母養成每天說故事給寶寶聽的習慣,哪怕只有幾分鐘也好,不用擔心時間短,別害怕故事講不完,重點在於享受當時親子相處的過程。你將發現,親子共讀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

寶寶開始有點焦躁。

媽媽想,寶寶大概要睡覺了。

寶寶想睡覺啦。來,媽媽抱抱!

寶寶的手拍著媽媽的背。

你想讓媽媽幫你拍拍背?好,媽媽拍拍。

媽媽拍拍背,寶寶好好睡。

那麼將為良好口語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在獲得了充分表達的滿足之後,寶寶將對口語學習充滿更強烈的興趣和信心。

7 減少情緒障礙如果寶寶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感受,並能得到父母的善意回應,那麼出現情緒障礙的幾率將更低,寶寶也不至於將情緒反應在行為上。

TIPS:適度引導,放低身段在傾聽寶寶的過程中,父母還能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來引導他擁有更好的表達能力。在寶寶無法清楚表達又不知如何才好時,就需要父母及時而適度的引導,通過各種表情和動作的示範,將有助寶寶更好地學習如何正確表達。請注意,在與寶寶交流時,父母應先放低自己的身段,以便與寶寶有眼神的交會,讓寶寶有平等的感覺,這樣寶寶才有更強的動力去交流。

從小說故事,培養表達力故事是現實世界的縮影,通過親子共讀,可讓寶寶從故事中認識不同的情緒,也能累積豐富的情緒語彙,學習用適當的詞句來描述自己的感受。所以,建議父母養成每天說故事給寶寶聽的習慣,哪怕只有幾分鐘也好,不用擔心時間短,別害怕故事講不完,重點在於享受當時親子相處的過程。你將發現,親子共讀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

寶寶開始有點焦躁。

媽媽想,寶寶大概要睡覺了。

寶寶想睡覺啦。來,媽媽抱抱!

寶寶的手拍著媽媽的背。

你想讓媽媽幫你拍拍背?好,媽媽拍拍。

媽媽拍拍背,寶寶好好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