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延遲滿足讓離成功更進一步

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為了達成目的多大程度上可以克制自己的“天性”,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自律能力。 而這種節制的能力是需要從小就要培養的, 而且必須從小培養。 3歲前是培養孩子有節制能力、自律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 要培養這種能力就要從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開始, 能做到延遲滿足的孩子, 就能慢慢地學做自己的主人, 控制自己的行為, 知道要用理智戰勝情感。

一、什麼是“延遲滿足”

所謂“延遲滿足”, 就是我們所說的忍耐, 是指為了長遠的、更大的利益而自願延緩或者放棄目前的、較小的滿足。

Advertisiment
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 就叫遲延滿足效應或稱糖果效應。

二、“延遲滿足”實驗“延遲滿足”實驗, 是20世紀60年代,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蜜雪兒(WalterMischel)進行的一個著名實驗。 研究人員先後在幼稚園找來數百名小朋友, 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呆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裡, 桌子上的託盤裡有這些兒童愛吃的東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餅乾棒。 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 或者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還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 他們還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 研究人員聽到鈴聲會馬上返回。 對這些孩子們來說,

Advertisiment
實驗的過程頗為難熬。 有的孩子為了不去看那誘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轉身體, 還有一些孩子開始做一些小動作——踢桌子, 拉自己的辮子, 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 結果, 大多數的孩子堅持不到三分鐘就放棄了。 “一些孩子甚至沒有按鈴就直接把糖吃掉了, 另一些則盯著桌上的棉花糖, 半分鐘後按了鈴”。 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了自己對棉花糖的欲望, 他們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了獎勵, 差不多有15分鐘的時間。 後來, 研究人員在參加實驗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 對他們的家長及教師進行了調查, 發現:那些成功延遲滿足感的孩子, 比其他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優秀, 做事更有計劃性, 甚至和同學們的關係也更為融洽。
Advertisiment

三、如何訓練孩子“延遲滿足”

事實上, 很少有孩子生來就懂得使用延遲滿足的策略, 他們大多數是從身邊的人和事, 比如書中、動畫片中學來的。 那麼如何才能讓寶寶擁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呢?

1.遊戲的方式要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其實很簡單, 可以採用實驗中的方法, 一次一次對孩子進行試訓練, 就像做遊戲一樣, 讓孩子和自己比賽, 看看這一次的忍耐有沒有上一次的時間長, 同時給予適當的獎勵。

2.學會等待媽媽慢慢從“等一等”開始, “等一等再給你吃”、“等一等再給你那個玩具”, 慢慢鍛煉出孩子的耐性。 讓孩子學會的等待的訣竅:轉移注意力。 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調整等待的時間, 讓等待的時間越來越長。

Advertisiment
對小孩子來說, 一開始只要讓他們等上一兩分鐘就好, 可以隨時觀察孩子的狀態, 儘量把時間延長一點。

3.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也是影響力最大的老師。 作為爸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給寶寶做示範, 讓寶寶看到我們因為延遲滿足感而帶來的好處。 次數多了, 寶寶自然也就學會了。

4.忍耐力要用在刀刃上忍耐力、自製力會在各種各樣的事情上被消耗, 而我們本身所擁有的忍耐力和體力一樣是有限的。 好比排隊的時候, 前面插進了一個孕婦, 我們會選擇忍耐;又插進一個老人, 我們再次忍耐;又來一個小孩, 我們繼續在忍......終於會忍無可忍, 把所有惡氣發在最後一個插隊的倒楣鬼身上。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忍耐的話,

Advertisiment
就要讓孩子學會把忍耐力用到刀刃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