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的頭兩年是腦成長的關鍵期。 如果嬰兒的腦袋像個硬體, 父母則負責提供軟體。 當你瞭解硬體(嬰兒的腦部)時, 你可以設計出更合適的軟體(你的行為)以促進嬰兒的福祉。
從這個角度來看, 嬰兒出生的頭兩年是極為關鍵的時刻, 因為這段時期是嬰兒建立心智功能, 影響日後成人行為模式的時期。
光是嬰兒出生的頭一年, 嬰兒的腦部就從400公克驚人地長到將近1000公克。 雖然腦部的發育, 一方面是由基因所控制, 但是真正影響到腦部發展的重要因素, 則有賴於情感的互動, 這就和父母有關了。
Advertisiment
“人類的大腦皮質在出生之後, 在先天決定的DNA之外大約增加了70%, 這部份的增加直接受到嬰兒早期的環境與社交經驗的影響, ”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心理與生物行為博士舒爾的報告指出。
根據這個理論, 如果父母無法在嬰兒出生的頭兩年內提供豐富的成長環境, 可能會導致嬰兒終生的情感能力問題。 這裡所指的環境, 是指可以讓孩子在開放的情境中學習、發展智力, 並且體驗感情與愉快經驗的環境。
這些都是建立健全情感的基石。
以下是新舊兩種育兒觀念的比較, 以及在知道這些新的育嬰觀念之後, 可以採取的具體行動:
1。 新觀念一:感覺勝於思考
你與嬰兒之間的感情品質, 有助激發嬰兒的腦部發展, 健全的感情能力與智力。
Advertisiment
舊想法:
在過去, 有許多專家把教養嬰兒的重點放在認知能力的發展上。 因而產生了一些促進嬰兒腦部發育的課程。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認為, 既然一點點刺激就可以對嬰兒腦部發展有幫助, 乾脆愈多刺激愈好。 逼得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要為他們準備好所有的競爭武器, 希望培養天賦稟異的小天才。 於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 還要處心積慮地使用教學資料或智高玩具。
傳統的育兒專家認為, 父母藉由這些遊戲可以給予孩子情感上的回饋, 並訓練孩子的行為, 這些有助於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
新想法:
讓孩子聒噪辨認文字、數位、顏色、形狀, 會迫使孩子使用較低層次的思考過程, 而不是發展學習能力。
Advertisiment
塔夫茨大學兒童心理雪茄艾爾坎解釋, 對孩子施壓以讓他吸收資訊, 是對他傳達了一種訊息, 那就是他必須透過表演來獲得父母的認同, 而這可能傷害天生原有的好奇心。
新一代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將焦點放在建立孩子的感情能力上。
喬治華盛頓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葛林斯本認為, “感情能力不只是未來發展親密關係與信賴的基石, 也是智慧與許多認知能力的基礎。 在孩子不同的發展時期, 感情能力都扮演主導的角色, 學習與認知技巧則是跟隨其後。
Advertisiment
這實在是有道理的。 想像你自己的學習經驗, 當你對一件事情充滿熱情的時候, 你的學習效率有多高?再比較一下, 當你只是被要求去學一件事物的時候, 你的學習效果是不是就差多了?
熱情是感情的燃料, 發動認知能力的學習引擎。
所以, 現在的問題變成, 不是“要選擇哪些玩具或書籍讓我的孩子變得聰明一點?”而是“我該如何和孩子互動, 以激發他對所處世界的熱情與好奇?”
父母可以怎麼做?
當你在閱讀各類育兒專家的育兒指南時,
Advertisiment
這不但讓你更清楚知道如何和孩子建立感情聯繫, 也可以讓你對孩子的其他問題, 例如腿部肌肉發育的問題、聽力的問題, 更敏銳。
新觀念二:兩個月大的嬰兒不只是會哭鬧的“動物”
嬰兒如何認識他所處的世界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但新的理論正挑戰著傳統的說法。
舊想法
新想法
心理學家史登博士在《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著作中,對傳統的幼兒發展理論提出挑戰,他認為嬰兒一出生就是社交動物。在他的研究實驗中,新生兒持續展現出主動尋找刺激的行為,而且有所偏好。從一出生開始,嬰兒似乎就會對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假想。他們的偏好顯示出他們的感情取向。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感覺反應的協助,例如:搖搖他、拍拍他、安撫他或是對他說話、唱歌,父母無法建立孩子的勝利迴圈。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互動,可以刺激嬰兒腦部神經的連結,協助他接收外來的資訊。
父母可以怎麼做?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兒童心理學教授葛林斯本建議,你可以記錄下孩子特有的生理迴圈時鐘與互動方式。從寶寶一出生開始,你就要將他當作是一個獨特的個體,然後你可以有技巧地帶領他認識這個世界,啟發他的想像力,減少他的挫折。這也是學習如何協助你的孩子規範他感情的時候。例如,你以一些安撫的聲音或撫拍,幫助過度亢奮的嬰兒安靜下來。
新概念三:愛的環路從兩個月大開始建立
大約在嬰兒8周大的時候,一件奇跡似的事情發生了。小寶寶的視力開始進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並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觸。這個初次的視覺經驗在社交與感情能力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加州大學教授舒爾指出,“母親充滿感情的臉,對嬰兒是最強有力的刺激,而嬰兒對母親臉龐的強烈興趣,特別是她的眼睛,帶領他和母親陷入一段相互的凝望。”其結果是:嬰兒腦部的腦內啡(Endorphin)濃度上升,使他產生愉悅幸福的感覺。重點是,這樣的幸福感來自於親子的感情互動。
舊想法
母親將資訊與感情灌注給孩子,而嬰兒像個空的容器,被動地接受。
新想法
我們現在知道,寶寶的參與對於建立穩固的依戀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對嬰兒的深情凝望,將受到孩子回報以愛的眼神,造成雙方腦內啡濃度的上升,如此完成了一個愛的迴圈,有如一個愛的環路。
在這個母親與嬰兒愛的感情系統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母親與和孩子所發展出來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能力。
舒爾認為這種進入孩子內心世界,並且做出回應的能力,是母親的天性本能。例如,當你的寶寶安靜地躺在地板上,快樂地享受周遭環境的光線與聲音。當你注意到孩子正在尋求外來的刺激,於是你回應你的寶寶,發出好玩的聲音,逗他開心。當你和孩子玩耍的同時,孩子也同時回應你喜悅的笑容,你的臉部表情將戰線更為燦爛的笑容,不久,你也會發現,孩子以同樣的愉悅神情回應你。
“這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形,不只在於思想與行為的層面,還包括于生理層面,也就是母親與孩子的腦部與神經系統是連接在一起的,”舒爾指出,“在這個過程中,母親同時在教導與學習。隨著時時刻刻呼應感情的結果,母親與孩子感情的連結也愈來愈深。此外,當母親與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互動愈多,他就愈能幫助孩子在玩耍以外的時間安靜下來,直到下一回的玩耍開始。”
神經心理學家現在研究這種互動模式:參與玩耍→冷靜、休息→再開始另外一回合的玩耍,是非常有助於腦部與大腦皮質的發育。在玩耍的階段,孩子的腦部神經被刺激興奮,接著進入休息的階段,腦部得以有時間處理他所獲得的資訊與刺激。
在這種互動模式下,父母成為孩子的感情防護網,讓他學習將興奮的情緒安定下來,幫助他日後有能力處理高漲的情緒,使孩子成為一個在感情上能夠包容、有彈性的人。
父母可以怎麼做
當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形發生時,你和孩子都會經驗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則會經驗到負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動所產生的大多是負面的感覺,你就應該檢討一下你的互動模式。
在這種情形下,父母應該互相幫助,找出是什麼原因妨礙你們和孩子心靈相通。有些時候,這是下意識裡受到童年記憶的影響。
但是所有的父母都會經驗無法與孩子心靈相通的時候,有些專家指出,這也不全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事實上,它也有其價值。這種心靈不通,然後試著修補、重建的過程,是在教導孩子學習包容、彈性與建立自信,讓他瞭解,外界對他的感情有所回應,而傷害是可以被修補的。
舒爾還建議,讓孩子來領導這個過程,跟著孩子自然表達他自己的方式,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另一個人,不論是他的爸爸或媽媽,可以知道他的感覺、他在做什麼、甚至他在想什麼。這些經驗可以傍黑組額葉前部區域的發育,此區負責“同情”,使得我們更具有人性。
新概念四:幫助孩子化解羞恥感
在嬰兒即將屆滿一歲之際,他們逐漸從爬行慢慢開始學走,此時,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方式也開始有了改變。舒爾指出,研究者觀察到,12個月大的幼兒從母親那邊獲得較多的正面回應,而18個月的孩子則獲得較多的教導與指引。
一位母親,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兒正拿著紫色的彩筆在牆上亂塗,“不可以!”她忍不住對女兒大吼。女兒看著母親,一臉驚恐,刹那間她瞭解她做錯了事。她低下頭去,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母親嘮叨了一會兒,告訴女兒色筆只能畫在紙上,然後她抱著女兒想到她們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牆壁!”她女兒再度亮起雙眼,開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綿。
這樣的互動,幫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恥感。
舊想法
傳統的學者認為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護孩子安全並幫助他們社會化的副產品。但是傳統的研究者並不認為,羞恥感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相反地,他們認為應該減少讓孩子感到羞愧的處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兒理論則認為,避免孩子產生羞恥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羞恥感也未必是絕對不好的。腦神經生物學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處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實上可以刺激右腦的發育,這部分主要掌管創意、情緒與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覺不要太久,而且能夠跟隨著一些復原與補救的經驗。
新一代的專家認為,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並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父母可以怎麼做
舒爾說:“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恥感來促進其社會化是很重要的。”尷尬(羞恥感的成份之一)大約在14個月大時出現,當母親“不可以”的指令,跟隨著孩子低垂的頭與難過的表情開始產生。
孩子與興奮(開心地在牆上塗鴉),忽然間掉落很洩氣的情境(母親“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興奮的情緒(“好吧!讓我們一起刷洗牆壁吧。”)
在這一個快速的過程中,腦部許多部分開始活動,並且產生許多連結,使得這整個腦部系統獲得更緊密的鍛煉。其結果可以促進認知部位(前額腦區底部,orbitofrontal cortex)與感情部位(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發展,並且促進這兩個系統的連結,讓孩子在感情與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發展。
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記得,要趕快讓孩子從羞恥感中復原過來。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
心理學家史登博士在《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著作中,對傳統的幼兒發展理論提出挑戰,他認為嬰兒一出生就是社交動物。在他的研究實驗中,新生兒持續展現出主動尋找刺激的行為,而且有所偏好。從一出生開始,嬰兒似乎就會對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假想。他們的偏好顯示出他們的感情取向。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感覺反應的協助,例如:搖搖他、拍拍他、安撫他或是對他說話、唱歌,父母無法建立孩子的勝利迴圈。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互動,可以刺激嬰兒腦部神經的連結,協助他接收外來的資訊。
父母可以怎麼做?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兒童心理學教授葛林斯本建議,你可以記錄下孩子特有的生理迴圈時鐘與互動方式。從寶寶一出生開始,你就要將他當作是一個獨特的個體,然後你可以有技巧地帶領他認識這個世界,啟發他的想像力,減少他的挫折。這也是學習如何協助你的孩子規範他感情的時候。例如,你以一些安撫的聲音或撫拍,幫助過度亢奮的嬰兒安靜下來。
新概念三:愛的環路從兩個月大開始建立
大約在嬰兒8周大的時候,一件奇跡似的事情發生了。小寶寶的視力開始進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並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觸。這個初次的視覺經驗在社交與感情能力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加州大學教授舒爾指出,“母親充滿感情的臉,對嬰兒是最強有力的刺激,而嬰兒對母親臉龐的強烈興趣,特別是她的眼睛,帶領他和母親陷入一段相互的凝望。”其結果是:嬰兒腦部的腦內啡(Endorphin)濃度上升,使他產生愉悅幸福的感覺。重點是,這樣的幸福感來自於親子的感情互動。
舊想法
母親將資訊與感情灌注給孩子,而嬰兒像個空的容器,被動地接受。
新想法
我們現在知道,寶寶的參與對於建立穩固的依戀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對嬰兒的深情凝望,將受到孩子回報以愛的眼神,造成雙方腦內啡濃度的上升,如此完成了一個愛的迴圈,有如一個愛的環路。
在這個母親與嬰兒愛的感情系統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母親與和孩子所發展出來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能力。
舒爾認為這種進入孩子內心世界,並且做出回應的能力,是母親的天性本能。例如,當你的寶寶安靜地躺在地板上,快樂地享受周遭環境的光線與聲音。當你注意到孩子正在尋求外來的刺激,於是你回應你的寶寶,發出好玩的聲音,逗他開心。當你和孩子玩耍的同時,孩子也同時回應你喜悅的笑容,你的臉部表情將戰線更為燦爛的笑容,不久,你也會發現,孩子以同樣的愉悅神情回應你。
“這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形,不只在於思想與行為的層面,還包括于生理層面,也就是母親與孩子的腦部與神經系統是連接在一起的,”舒爾指出,“在這個過程中,母親同時在教導與學習。隨著時時刻刻呼應感情的結果,母親與孩子感情的連結也愈來愈深。此外,當母親與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互動愈多,他就愈能幫助孩子在玩耍以外的時間安靜下來,直到下一回的玩耍開始。”
神經心理學家現在研究這種互動模式:參與玩耍→冷靜、休息→再開始另外一回合的玩耍,是非常有助於腦部與大腦皮質的發育。在玩耍的階段,孩子的腦部神經被刺激興奮,接著進入休息的階段,腦部得以有時間處理他所獲得的資訊與刺激。
在這種互動模式下,父母成為孩子的感情防護網,讓他學習將興奮的情緒安定下來,幫助他日後有能力處理高漲的情緒,使孩子成為一個在感情上能夠包容、有彈性的人。
父母可以怎麼做
當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形發生時,你和孩子都會經驗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則會經驗到負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動所產生的大多是負面的感覺,你就應該檢討一下你的互動模式。
在這種情形下,父母應該互相幫助,找出是什麼原因妨礙你們和孩子心靈相通。有些時候,這是下意識裡受到童年記憶的影響。
但是所有的父母都會經驗無法與孩子心靈相通的時候,有些專家指出,這也不全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事實上,它也有其價值。這種心靈不通,然後試著修補、重建的過程,是在教導孩子學習包容、彈性與建立自信,讓他瞭解,外界對他的感情有所回應,而傷害是可以被修補的。
舒爾還建議,讓孩子來領導這個過程,跟著孩子自然表達他自己的方式,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另一個人,不論是他的爸爸或媽媽,可以知道他的感覺、他在做什麼、甚至他在想什麼。這些經驗可以傍黑組額葉前部區域的發育,此區負責“同情”,使得我們更具有人性。
新概念四:幫助孩子化解羞恥感
在嬰兒即將屆滿一歲之際,他們逐漸從爬行慢慢開始學走,此時,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方式也開始有了改變。舒爾指出,研究者觀察到,12個月大的幼兒從母親那邊獲得較多的正面回應,而18個月的孩子則獲得較多的教導與指引。
一位母親,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兒正拿著紫色的彩筆在牆上亂塗,“不可以!”她忍不住對女兒大吼。女兒看著母親,一臉驚恐,刹那間她瞭解她做錯了事。她低下頭去,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母親嘮叨了一會兒,告訴女兒色筆只能畫在紙上,然後她抱著女兒想到她們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牆壁!”她女兒再度亮起雙眼,開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綿。
這樣的互動,幫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恥感。
舊想法
傳統的學者認為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護孩子安全並幫助他們社會化的副產品。但是傳統的研究者並不認為,羞恥感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相反地,他們認為應該減少讓孩子感到羞愧的處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兒理論則認為,避免孩子產生羞恥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羞恥感也未必是絕對不好的。腦神經生物學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處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實上可以刺激右腦的發育,這部分主要掌管創意、情緒與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覺不要太久,而且能夠跟隨著一些復原與補救的經驗。
新一代的專家認為,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並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父母可以怎麼做
舒爾說:“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恥感來促進其社會化是很重要的。”尷尬(羞恥感的成份之一)大約在14個月大時出現,當母親“不可以”的指令,跟隨著孩子低垂的頭與難過的表情開始產生。
孩子與興奮(開心地在牆上塗鴉),忽然間掉落很洩氣的情境(母親“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興奮的情緒(“好吧!讓我們一起刷洗牆壁吧。”)
在這一個快速的過程中,腦部許多部分開始活動,並且產生許多連結,使得這整個腦部系統獲得更緊密的鍛煉。其結果可以促進認知部位(前額腦區底部,orbitofrontal cortex)與感情部位(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發展,並且促進這兩個系統的連結,讓孩子在感情與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發展。
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記得,要趕快讓孩子從羞恥感中復原過來。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