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築親子溝通橋樑

對於高考, 父母與孩子所想的目標雖然是一致, 但感覺、看法卻未必一致。 加之雙方思考的角度不同, 有時甚至大相徑庭, 誤解、衝突和口角便隨之產生了。 高考在即, 溝通仍然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我們不知道孩子真正想什麼, 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只有通過溝通, 才能真正幫孩子一把。

一提到與孩子溝通, 很多家長就會無奈的搖起頭來, 只有一個字回答:"難。 "父母希望孩子一分一秒也不要鬆懈, 孩子則希望擁有哪怕是一分一秒的自由空間;父母想看到孩子精神飽滿, 孩子想對父母說聲:"我好累";父母想聽孩子說:"下次我要得
幾分",

Advertisiment
而孩子想聽父母說:"只要你盡力了, 考幾分並不重要。 "……

但是與孩子的有效溝通能對孩子起到心理支持作用。 "信任、理解與鼓勵"正是這時候雙方所需要的。 我們應該努力做一下嘗試。 在這個時期很多孩子實際上希望有人能聽聽自己心理的焦躁, 自己複習的困難, 自己生活中的煩惱。 而對於家長來講, 我們一直就是最關心孩子成長的人, 這個時候, 應該是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候, 我們更是責無旁貸了。 並且我們是過來人, 有很多的寶貴經驗可以指導他們。 但是, 溝通也需要技巧, 不能像糾正錯誤和端正思想的批鬥大會。

傾聽

溝通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傾聽。 我們要學會聽孩子講。 很多時候, 家長們都會表現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Advertisiment
中斷談話, 改成了總結會, 大多數內容變成了:"你應該……"和"你不應該……"這樣其實恰恰結束了孩子和您的溝通萌芽, 孩子們需要我們的説明, 很多時候他們都努力與我們交流了, 想聽取我們的意見, 我們的想法。 他們想和我們交流, 但是就此失敗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認真的傾聽他們的想法, 多聽少說。 注意兩點:

A、不要說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 比如, 孩子說總是擔心考不好, 你不需要說:"不要怕, 考不好媽媽也不怪你, 只要你盡力就行了。 "孩子對您訴說壓力時, 並不總是意味著您馬上要解決它, 而是一種情緒的宣洩, 一種對您的信任, 其實他可能知道如何解決這種壓力。 此時, 他更需要您的理解和支援。

Advertisiment
您能做的, 就是傾聽。

B、要注意採取開放式的交談方式, 如當孩子說心煩時, 如果您回答:"煩也解決不了問題", 就不是開放式交談, 因為孩子覺得無法再談下去了。 開放式的交談是這樣的:"我能理解您考前的心煩, 您感到最擔憂的是什麼?"這時孩子十有八九會進一步講到某些具體的科目或具體的問題, 你們的談話就能深入了。

換位思考

其次, 我們要身臨其境, 站在他們的角度想他們的問題。 矛盾常常是我們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他們不能理解我們的想法。 我們常常會歎口氣說:"我也是為了他著想啊!"但是您是以他們的思想為基礎的嗎?您是站在他們的立場想問題的嗎?要想他們理解我們的苦心, 何不我們先嘗試理解他們。

Advertisiment
也只有這樣做, 才能邁出彼此理解的第一步。

試試這樣的句子, 但是注意所有一切都是在您對孩子的瞭解基礎之上的。 "看得出來你好像有點心神不定, 遇到什麼難題了?有什麼需要我們大家説明的嗎?"---給害怕考試的孩子一點心理支持。 "你有了這個踏踏實實的學習過程, 就不要太擔心考試的結果。 俗話說: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看得出來, 你盡力了。 "---肯定過度焦慮的孩子所做的努力, 能幫他減少擔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