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弄懂孩子的社交語言,才能有效説明他

媽媽:茗兒用“咬人”搶到玩具

我家的茗兒3歲半, 最近他常常跟小朋友發生衝突, 為爭搶玩具抓咬對方, 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 我都擔心他和小朋友相處會成為“小霸王”。 我還做過一個統計, 茗兒在一周之內25次接觸小朋友, 真正發生衝突的只有8次。 我這才放下心來, 原來茗兒不是每次跟小朋友相處都發生衝突。

分析:説明孩子發現滿足需要的其他方式

事實上, 所有的孩子都不時會表現出攻擊性行為, 尤其是與同齡孩子交往機會增加時, 攻擊性行為爆發就更頻繁了。 這是孩子發育的必經階段, 當你説明孩子發現滿足需要的其他方式時,

Advertisiment
這些遭遇常常會變成重要的學習經驗。

媽媽這時候可以把玩具拿開, 讓孩子意識到, 攻擊並不能得到他想要的。 同時, 為了他不因失望而繼續發起攻擊, 媽媽要給孩子提供其他玩具。

媽媽:嘟嘟用“抓人”表示抗拒

我家的嘟嘟正在玩玩具, 小朋友過來看他玩, 嘟嘟以為對方想搶他的玩具, “啊!”地尖叫表示抗拒。 對方愣住了, 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嘟嘟抓傷了臉。

分析: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法

孩子並不是故意選擇使用武力爭奪玩具, 而只是一種本能的自衛或是生理特徵。 一旦他從這種行為中獲得利益——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 那麼他就可能把攻擊別人和取得玩具聯繫起來, 也就越來越喜歡用攻擊的方式與人交流。

Advertisiment

這時候, 媽媽可以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法, 如“這是我的玩具, 請離開。 ”之類的話, 可以有助於減少此類事情的發生, 讓孩子能夠與小夥伴和平相處。

媽媽:糖糖用“打人”在說“我很不開心”

有一次, 我在客廳和人說話, 糖糖好幾次粘過來都被我推開了:“乖, 媽媽和阿姨有事情要說, 糖糖可以到院子裡和小朋友們玩。 看, 那麼多的小朋友在院子裡玩啊!”不一會兒, 糖糖把皮皮打哭了, 我不得不中斷談話, 跑出去安慰皮皮, 批評糖糖。 我剛坐下, 糖糖又把芸芸弄哭了。 他不斷攻擊小朋友們, 我不得不送走客人, 簡直是糟透了。

分析:幫孩子疏導情緒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選擇自己的方式發洩不滿情緒。

Advertisiment
孩子在他餓了、累了時, 他的心情就會很糟糕, 這時候最容易出現孩子之間互相打鬧。 另外, 當孩子正在學習各項技能的時候, 當他遭遇失敗時心情會跟著變壞, 打人的行為就很容易出現了。 糖糖把小夥伴弄哭了, 實際上是想引起媽媽的關注。 也許糖糖自己也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媽媽的關注, 於是, 他只能借此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如果這個時候, 媽媽走過去抱抱他, 聽聽他的訴說, 糖糖的情感得到滿足, 就會停止攻擊行為。

媽媽:麥麥用拳頭抵制嘲笑

我家孩子麥麥曾經有一段時間是個愛打人的孩子。 那段時間我一去幼稚園, 老師就跟我彙報:“麥麥又把別人打傷了。 ”我向老師和小朋友瞭解情況發現, 麥麥班上的蟲蟲是“孩子王”,

Advertisiment
蟲蟲只要說不想和麥麥玩, 就能團結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和麥麥玩。 麥麥常常會氣鼓鼓的, 還受到小朋友的嘲笑, 他就控制不住自己, 向嘲笑他的小朋友伸手打過去。

分析:告訴孩子打人無法解決問題

在孩子眼裡, 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時孩子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 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 如:他拿個小碗, 用土來做飯。 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裡放土, 但他不想這樣, 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畫和目標。 他對小朋友嚷, 但人家不聽, 他嚷了幾次, 發現不管用, 就會動手打人了。

孩子的想法本沒有錯誤, 只是不想被打擾, 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 媽媽可以鍛煉孩子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如人家往他碗裡放土打人這件事, 媽媽可以告訴他:“打人無法解決問題, 打人是不好的行為。 如果你不喜歡人家這麼做, 你可以直接對別人說‘不喜歡你往碗裡放土, 我正在做飯!’”這樣, 他就能明白了。

媽媽:容易進入遊戲角色的巍巍

我家的巍巍很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奧特曼的遊戲。 我遇見好幾次, 巍巍舉起塑膠“寶劍”向小夥伴兒鵬鵬揮過去, 嘴裡嚷著“我是奧特曼, 我的寶劍最厲害。 ”鵬鵬立即舉起“鐳射炮”反擊。 “我是變形金剛!”剛開始, 兩人只是“武器”上的交鋒, 但很快便拳腳相向, 扭打到一塊兒了……

分析:幫助孩子從角色中走出來

除了及時拉開廝打在一起的孩子之外, 媽媽必須幫助孩子從角色中走出來, 他們不相信心目中的英雄是虛幻的,因此,媽媽只能討論什麼是英雄,告訴孩子“英雄是維護和平而不是打架鬥毆的。”“不是誰打架打贏了,誰就厲害。”媽媽除了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厲害,真正的厲害可以體現在別的方面以外,更好的方法是給孩子找點事做。孩子並不是只需要遊戲,他們也需要工作,尤其是對於精力充沛的孩子來說,給他一個適宜的環境,他同樣可以從工作中發現樂趣。

他們不相信心目中的英雄是虛幻的,因此,媽媽只能討論什麼是英雄,告訴孩子“英雄是維護和平而不是打架鬥毆的。”“不是誰打架打贏了,誰就厲害。”媽媽除了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厲害,真正的厲害可以體現在別的方面以外,更好的方法是給孩子找點事做。孩子並不是只需要遊戲,他們也需要工作,尤其是對於精力充沛的孩子來說,給他一個適宜的環境,他同樣可以從工作中發現樂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