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路上, 孩子和家長一樣也很碰到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 本月最新的育兒典型案例, 一起來看下吧!
13歲女孩自殺逼父母放棄二胎近日, 網上一直在提一則新聞:44歲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後, 終於如願懷上二胎, 但13歲的女兒雯雯百般不願意, 相繼以“翹課”、“離家出走”、“跳樓”相威脅。 在女兒嘗試用刀片割手腕後, 懷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含淚到醫院終止了妊娠!
網友評論:
@鮮肉小賤寶:天啊, 我媽要是可以再生一個, 我簡直願意幫她養啊!
@有原則的哢腳怪:我弟弟是在我14歲時出生的。 我一直覺得我得到了爸爸媽媽14年100%的愛,
Advertisiment
@Ripcord_yuE:雖然說比起獨生子女來說, 弟弟或妹妹會分掉你很多東西, 比如零食、父母的關心等。 但是能夠讓你學會怎麼和別人相處, 懂得分享和分擔。 成長因為有手足陪伴, 也不會孤單。
@AiLing_貝兒:記得小時候, 媽媽老說給你生個弟弟, 當時覺得可害怕了, 怕媽媽不要自己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相似的經歷。
@慫雪:那些純粹為了生兒子或者為養老多個保險而生二胎的, 老大抵觸是很正常的, 父母的心思很多孩子是察覺得到的。
@小亭:關鍵是兩個孩子年齡差距不要太大, 而且父母千萬不要厚此薄彼。
@清袖C:這是小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如果父母能夠多多關愛自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和孩子好好溝通:
孩子在5歲前, 比較容易接受有一個新的家庭成員這件事。 但孩子5歲後, 思維和判斷能力都已經初步形成, 對於家庭新成員這件事, 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 父母一定不能忽略,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員。 遇到和孩子有關的事都應該和孩子商量決定, 讓孩子有一種被接納的感覺, 內心就會充滿安全感。 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也更容易接受父母要二胎, 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家中、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不會被取代的。 生下弟弟或妹妹之後, 爸爸媽媽不會減少對自己的愛, 自己還會得到弟弟妹妹的手足之情。
日本研究:幼時玩得少,Advertisiment
玩是孩子的天性。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顯示, 如果過早逼迫學齡前的孩子學習, 不讓他們充分玩耍, 可能導致孩子9歲後學習跟不上。
研究人員向1040名有10歲以上孩子的家長收集了調查問卷, 結果顯示, 在“是否讓學齡前幼兒充分玩耍”問題上, 選擇“是”的家長中, 35.8%的人表示孩子能突破學習難關。 總體來看, 一部分家長的做法傾向把玩耍的主導權交給孩子, 另一部分家長則對孩子的玩耍嚴加看管。 分析資料顯示, 後者的孩子入學後, 在9歲這一階段更容易出現學習跟不上等問題。
研究人員之一、禦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內田伸子就此現象表示:孩子在玩耍時會充分利用感官, 這有助大腦發育, 而9歲時的學習內容開始從形象轉向抽象,
Advertisiment
“散養”的孩子有同情心
美國心理學家最新研究發現, 過分溺愛容易導致孩子缺乏同情心。 當孩子與小夥伴一起玩耍時, 父母隨時陪伴左右容易使孩子變成“自我陶醉者”。
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家彼得?格萊博士在其新著《自由學習》中指出, 在沒有成年人指導的情況下, 孩子在自由玩耍中可以克服自我陶醉心理, 更好地培養同情心。 而如今, 父母們都是時刻陪在玩耍的孩子身邊。
Advertisiment
格萊博士表示, 所謂“自由玩耍”是指任何玩家隨時可自由退出的活動。 孩子強烈的玩耍欲望會使他們在玩耍過程中更好地約束自己, 儘量避免其他玩伴隨時退出, 這就意味著孩子會更多注意他人的需求和願望, 既要自己盡興又要讓玩伴高興。 為此, 孩子會更多地瞭解小夥伴的喜好, 防止自我膨脹或對其他孩子的冷漠行為。
格萊博士認為, 自由玩耍有助於培養如何自己作決定、自己解決問題、平等地與他人溝通、換位思考、結交朋友和處理危險等多種能力。 自由玩耍還有助於孩子學習控制恐懼和憤怒情緒。
假想的朋友:在3~7歲之間, 許多孩子會有一個假想的朋友。這個朋友並不真實存在,可能是他們的一個毛絨玩具或僅僅是存在孩子頭腦裡的一個。他們給它起名字、在談話中提起它,並且讓這個假想的朋友一直陪伴自己玩耍。我們不必因為兒童有假想的朋友而感到不安,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最終會隨著兒童成長,投入正常的夥伴交往而逐漸忘記這個假想的朋友。
明明病:網路新鮮詞,並非疾病,卻帶有普遍性。“明明病”指在生活中,人們日常的慣性和惰性,有些事明明知道不該做,可還忍不住要去做。比如:明知道該減肥,卻總也忍受不了美食的誘惑;明知道不應該對孩子隨便發火,但總是克制不住……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你有沒有明明病呢?
媽媽的育兒手賬新生的嬰兒、孩子的成長等都是媽媽非常寶貴的記憶。許多年輕的媽媽們用手記的方式將照片與文字相結合,隨時記錄下孩子成長的美好點滴……
會畫畫真是棒呆了!時尚媽媽記錄自己的每日搭配和育兒日記,兩種不同的畫風搭配在一起竟然也覺得挺和諧的嘛!
媽媽用膠帶的拼貼混搭著女兒卡哇伊的照片,認真細緻地記錄著女兒的成長,透露出一股濃濃的愛意!
批評孩子,3種方法最糟糕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做錯事,批評不可少。但怎樣批評卻是門藝術,對孩子更是如此。以下3種批評方式最常見,也最糟糕:
1. 批評情緒化。一看到孩子有過失,就情緒激動、大喊大叫。孩子此時多半在想:“罵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即便家長不斷質問孩子“你聽明白沒有”、“以後還犯不犯了”,孩子的回答也多半是反射性的敷衍,結果就是“你罵你的,我做我的”。
2. 批評氾濫化。該批評的不批評,不該批評的亂批評。如孩子賴床,家長盯著批評。可孩子打架,家長卻理直氣壯地找對方家長理論。
3. 批評聯想化。不但上綱上線,還喜歡翻舊賬。從打碎碗想起從前丟鑰匙,然後說到打架、玩遊戲。更有甚者說到後來忘記了要批評什麼,於是歎氣道:“我都被你氣糊塗了!”這種沒有針對性的批評是無法讓孩子瞭解問題所在的。
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批評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確知道錯在何處,今後避免或改正。聰明的家長,批評孩子要有技巧。
這個朋友並不真實存在,可能是他們的一個毛絨玩具或僅僅是存在孩子頭腦裡的一個。他們給它起名字、在談話中提起它,並且讓這個假想的朋友一直陪伴自己玩耍。我們不必因為兒童有假想的朋友而感到不安,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最終會隨著兒童成長,投入正常的夥伴交往而逐漸忘記這個假想的朋友。
明明病:網路新鮮詞,並非疾病,卻帶有普遍性。“明明病”指在生活中,人們日常的慣性和惰性,有些事明明知道不該做,可還忍不住要去做。比如:明知道該減肥,卻總也忍受不了美食的誘惑;明知道不應該對孩子隨便發火,但總是克制不住……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你有沒有明明病呢?
媽媽的育兒手賬新生的嬰兒、孩子的成長等都是媽媽非常寶貴的記憶。許多年輕的媽媽們用手記的方式將照片與文字相結合,隨時記錄下孩子成長的美好點滴……
會畫畫真是棒呆了!時尚媽媽記錄自己的每日搭配和育兒日記,兩種不同的畫風搭配在一起竟然也覺得挺和諧的嘛!
媽媽用膠帶的拼貼混搭著女兒卡哇伊的照片,認真細緻地記錄著女兒的成長,透露出一股濃濃的愛意!
批評孩子,3種方法最糟糕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做錯事,批評不可少。但怎樣批評卻是門藝術,對孩子更是如此。以下3種批評方式最常見,也最糟糕:
1. 批評情緒化。一看到孩子有過失,就情緒激動、大喊大叫。孩子此時多半在想:“罵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即便家長不斷質問孩子“你聽明白沒有”、“以後還犯不犯了”,孩子的回答也多半是反射性的敷衍,結果就是“你罵你的,我做我的”。
2. 批評氾濫化。該批評的不批評,不該批評的亂批評。如孩子賴床,家長盯著批評。可孩子打架,家長卻理直氣壯地找對方家長理論。
3. 批評聯想化。不但上綱上線,還喜歡翻舊賬。從打碎碗想起從前丟鑰匙,然後說到打架、玩遊戲。更有甚者說到後來忘記了要批評什麼,於是歎氣道:“我都被你氣糊塗了!”這種沒有針對性的批評是無法讓孩子瞭解問題所在的。
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批評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確知道錯在何處,今後避免或改正。聰明的家長,批評孩子要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