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觀察生活, 增長見識, 積累詞彙。 說話和寫話要口言之有物, , 要能反映現實生活, 這就必須重視語言文字同廣泛觀察生活相聯繫。 我們知道, 廣泛地觀察生活是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源泉, 有生活才有語言。 如果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裡, 寫出的文章必然使人感到空洞乏味, 收效甚微。
因此, 家長應豐富孩子的課外生活, 春天遊園, 夏天看海, 秋天賞菊, 冬天觀雪, 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較多的觀察機會。 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 孩子觀察時管形象思維的大腦右半球興奮, 觀察後用語言表達時, 管抽象思維的大腦左半球興奮。
Advertisiment
那麼, 應該如何指導孩子學會觀察呢?我們常常見到有些孩子接觸了實際生活, 但仍寫不具體, 即使幾十個孩子同時觀察一個物件, 而寫出來的文章也千差萬別。 原因何在呢?一是兒童觀察能力不同。 由於小學兒童感知上的片面性、表面性, 知覺不精細, 注意不穩定二儘管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但他們卻往往熟視無睹, 感到周圍的人和事平淡無奇, 沒什麼好寫的;二是由於從觀察到表達要經歷一個複雜的過程。 從觀察得來的材料必須經過頭腦加工、整理、取捨, 並考慮如何立意, 最後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
Advertisiment
(1)觀察時要抓住主題(重點), 才能使文章主次分明, 中心明確。 比如, 要描寫班裡自己熟悉的一位同學, 那麼就要對這位同學的外貌、言語和動作進行觀察, 尋找能反映這個同學個性特徵的典型事例。
(2)觀察要有次序, 才能使思維表達有條理。 比如帶孩子去商店, 首先要求他們看正面的貨架上有什麼商品;然後, 再從左向右看櫃檯上都有什麼商品:最後看售貨員是怎樣為顧客服務的以及顧客的反映。
(3)觀察要細緻, 形成清晰的形象, 使文章內容更加具體。
Advertisiment
(4)觀察時要抓住事物的特點, 才能描寫生動有趣。 既要注意靜態, 又要注意動態, 要注意共同、相似點。 更要注意不同點。 比如, 寫白鵝, 就要抓住它撥波輕遊、盡情嬉水的優美的“特寫鏡頭”。
Advertisiment
總之, 要引導孩子把“觀”和“思”結合起來, 對周圍的人和事處處關心、事事留意, 學會從平凡的小事中捕捉到有意義的東西, 從具體事物中發現深刻的道理, 從熟悉的東西中發現叮新奇”, 從已知中尋找未知的因素, 這樣經過反復觀察, 定會得到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