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聽”孩子的畫
其實畫畫一點也不難。 首先要撇開“畫的像”的錯誤觀念, 對幼兒來說, 畫畫就像大人寫日記般, 他們會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現手法, 用點、線、圓各式圖樣, “記錄”深刻於心中的生活經驗, 幾條簡潔的線, 代表的是媽媽:紛亂的錯誤, 代表的是弟弟:圓圓的形狀, 代表的是好吃的餅乾......。 孩子用“畫”來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現。 所以, 我們看孩子的畫時, 並不是看他畫得像不像, 而是要“聽”他畫中所表達的東西, 並去理解、關心、尊重他所訴說的內容。 在引導塗鴉期的孩子畫出心中意象和對生活經驗的感受時,
Advertisiment
2.以言語引導孩子畫畫
當孩子想要畫一件事物, 卻不知如何表現時, 請您以“言語”來引導他做畫。 例如:孩子想畫“大象”, 您可先和他一起討論大象的特徵, 若能輔以圖片或書籍, 加深孩子的印象, 甚至帶孩子到動物園觀看, 都能加強孩子對畫作內容的表現欲望及構成概念。 然後, 鼓勵孩子以基本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分別做頭部、身軀、四肢的描繪。 “想一想, 大象的頭和長長的鼻子像什麼形狀?圓形還是長方形?”“很好!身體又是什麼形狀呢?”“長方形。 ”若要進一步豐富孩子的畫作內容, 則可和孩子共同討論分享, 掌握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的原則, 對孩子做言語上的刺激。
3.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Advertisiment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更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成長的重要方式。 舉例來說, 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 睡覺等點點滴滴, 都是豐富孩子作畫靈感的最佳來源。
孩子要透過親身的體驗, 才能描繪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 不會老是畫一些內容空洞、缺乏變化、讓父母納悶的畫了。 這樣的作品, 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 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 孩子更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
4.提供能引起共鳴的圖畫書
藉助圖畫書引導孩子作畫, 可培養他判斷、選擇與整合的能力。 不過, 圖畫書內容要合乎幼兒的語言理解程度, 並且以圖書為主、文字為輔。
像四—六歲孩子喜歡幽默風趣、充滿新奇與想像的圖畫書。
Advertisiment
再者, 圖畫書的故事結構最好有三、四段不同的情況或高☆禁☆潮, 且要易於描繪, 孩子作畫時才能得心應手, 甚而將幾個高☆禁☆潮加以整合, 選擇一段表現在畫中。
5.善用琅琅上口的兒歌
除了圖畫書, 還可以善用“兒歌”這個好幫手。
像“花兒賣香水”:小花蕾, 打開門, 賣香水。 小蝴蝶, 飛飛飛, 買香水, 這朵看一看, 那朵聞一聞。 這首兒歌, 曲調輕快, 將花與蝶擬人化, 花兒、蝶兒有笑臉, 花兒頭髮飄飄飄, 粉色鮮色香四溢!內容易於理解與聯想, 且符合“圖式期”孩子萬物皆有靈的想法。
Advertisiment
6.不必求甚解, 知其然就行
比如說“畫魚”, 不能亂塗, 得有點章法, 線條的、平面的, 那麼孩子逐漸在不知不覺中就學了很多規矩。 你要說:“下雨了, 點一點”, 寶寶就會跟著點一點。 也就是說, 寶寶需要接受的專業知識的東西, 你得用他能接受的兒童語言告訴他, 不必求甚解, 知其然就行, 不必知其所以然。 以後畫畫還是這些東西,
Advertisiment
7.不當著別人去責怪孩子
評孩子的畫, 不應該按照是否畫得相像打分, 應向美國人學習, 只要積極參與的孩子都打A, 不需爸爸媽媽懂美術專業, 只要您認為他這活動是有意義的, 起到一個支持他、鼓勵他的作用就夠了。 不評論他的好壞, 沒有壞, 只要他做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