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引導寶寶情緒的三步驟

0~3歲, 是寶寶情緒能力萌發發展的重要階段, 情緒能力發展的良好開端對寶寶的自主性、認知及社交技能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做一個合格的、有效的情緒引導者, 父母需要做到三步驟

一, 要敏感並接納寶寶的情緒需要

同樣一個場景, 敏感的父母能捕捉到寶寶內在的情感需要, 接納寶寶, 並做出合適的回應;而不敏感的父母則往往關注自身或外在的需要, 讓寶寶去遵從外在的要求, 導致寶寶情緒失控。

例如寶寶走到早教中心門口了。 她緊緊抓住媽媽的手, 往往是表明她有不安全感。 不敏感的媽媽往往會忽略或否認寶寶的情緒需要,

Advertisiment
“寶寶你不能老是這樣, 要多多鍛煉”, “你抱著媽媽的腿媽媽怎麼走路啊, 快鬆開。 ”結果寶寶大哭起來。

遇到這種情況, 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

1.捕捉到寶寶的需要, 予以回應:推斷寶寶的情緒原因——寶寶可能有點怕生, 有點緊張;蹲下身, 抱住寶寶, 給予回應。

2.接納寶寶的情緒, 給情緒命名:“寶寶, 你有點怕怕嗎”

3.給予心理安撫:“媽媽會和你在一起的。 你看, 姐姐已經來了呢, 在穿鞋子了, 我們進去和她一起玩好嗎?老師在和我們打招呼了呢, 我們招招手吧。 ”

寶寶的情緒沒有對錯之分, 對寶寶各種類型的情緒, 父母都要予以接納。 心理學研究表明, 如果父母善於“閱讀”寶寶的情緒線索並及時做出反應, 寶寶就比較平和容易撫慰,

Advertisiment
探索環境的興趣更強。 如果父母總要等到孩子大發脾氣才去撫慰, 經常處於應激狀態的大腦就不能正常發育, 會導致寶寶容易焦慮、衝動, 調節情緒的能力減弱。 因此, 敏感並接納寶寶的情緒是有效引導的第一步。

二, 要給與寶寶學習情緒處理的機會

寶寶需要在真實的情境中積累情緒處理的經驗。 0~3歲的寶寶正處於情緒理解和表達的萌芽期。 1~2歲的寶寶逐漸從“自我中心”中脫胎, 開始認識到他人的存在、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他們所面臨的情緒事件情境也越來越豐富。

早教中心為寶寶提供了同伴接觸機會。 但是由於寶寶缺乏同伴交往經驗和能力, 往往會因為爭搶玩具而帶來大量負面的情緒事件。

Advertisiment
面對這種情況, 有的爸爸媽媽視同伴接觸為矛盾與衝突的源頭, 避之不及;缺乏情緒體驗和情緒處理經驗的寶寶, 自然不知道如何解決衝突, 也不能學會認識他人的情緒, 這對他的社會交往是不利的。

面對寶寶因同伴衝突引發的情緒事件,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1.少干預:成人首先要以平常心處之,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要總是試圖去干預寶寶的衝突, 讓寶寶有充分與同伴互動的機會, 在互動中達成同伴間的相互教育。

2.給予情感性的解釋:當寶寶引起他人的痛苦時, 要向寶寶解釋, 如“咪咪哭了, 他一定很痛, 你咬人是不對”, “玩具是冰冰在玩, 你搶他的玩具他不高興”。

3.示範或建議解決問題的方式:如輪流玩“冰冰玩好了我們玩”,

Advertisiment
交換玩“寶寶你有什麼好玩的玩具可以和冰冰換著玩”, 以互補的形式一起玩“冰冰在搭房子, 我們在旁邊搭一個滑滑梯吧”。

三, 要給予寶寶良好的情緒社會參照

情緒的社會性參照對寶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積極的社會性參照, 可以促進寶寶探索新異情境和事物, 進一步擴大活動範圍和交往物件, 發展認知和交往能力;而不正確的社會性參照則會導致寶寶的不良行為和情緒體驗, 形成消極、懦弱的性格, 限制寶寶的探索和操作, 不利於寶寶的發展。

譬如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寶寶摔跤的情境中, 有的爸爸媽媽會擔心地大叫“哎喲”, 焦急地跑過去, 驚慌地察看寶寶有沒有摔壞了, 這種把驚慌、擔憂、心疼直接表露出來的方式傳遞給寶寶的資訊是:“摔跤是件可怕的、危險的、會讓你很疼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以後不可以這樣玩”, 於是原本不怎麼疼的寶寶會嚇得大哭起來。 而有的爸爸媽媽則會鼓勵寶寶:“沒關係, 自己爬起來, 繼續去玩吧!”這兩種父母提供了寶寶不同的情緒社會性參照, 也必然塑造會出不同個性類型的寶寶。

在日常生活中, 做一個良好的情緒社會參照者, 需要做到:

1.儘量多地使用積極的情緒表露和語言語調, 鼓勵寶寶的探索行為:如微笑地注視寶寶的活動;

2.對寶寶在探索或活動中發生的意外不要大驚小怪, 在判斷沒有大礙的情況下鼓勵寶寶繼續活動。

3.多對寶寶的積極情緒作出反映;對寶寶不適度的哭鬧行為予以忽視;同時日常遊戲時可以較多地模仿寶寶感興趣、高興、吃驚的表情, 較少模仿憤怒和悲傷的表情。

較少模仿憤怒和悲傷的表情。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小孩遺尿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寶?

    小孩遺尿會因年齡增長而自愈,自愈率在10%左右,七八歲後發病率會越來越低。針對遺尿的孩子,很多家長會問晚上要不要把孩子叫醒起床排尿。一般喚醒後去排尿比較接近生理和有利於訓練。但也要看孩子的年齡和病情...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孩遺尿是否可以不理,等年齡稍大些就自然好了?或是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寶?

    一部分孩子會因年齡增長而自愈,自愈率在10%左右,七八歲後發病率會越來越低。針對遺尿的孩子,很多家長會問晚上要不要把孩子叫醒起床排尿。一般喚醒後去排尿比較接近生理和有利於訓練。但也要看孩子的年齡和病...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情緒暴躁怎麼辦?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孩子脾氣暴躁,遇到事情喜歡著急,不去冷靜思考處理問題的方法,反倒發脾氣、抱怨。結果,孩子越是暴躁不安,越容易出錯,越容易把事情弄得一團糟。那麼,孩子思考問題的效果就會大... [詳細答案]

  • 3回答

    怎麼引導寶寶去學習特長呢?

    特長教育和特長班對於各位父母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幼稚園的傳統教育讓父母感到形式單一,不利於寶寶全方面的發展。 很多父母對寶寶從小就重點培養,在寶寶上幼稚園時就給寶寶報了各種補習班、學習班、特長班,一個...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引導寶寶做事情呢?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要想教孩子做事情,首先家長必須讓孩子做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事情。像自己動手脫衣服,穿衣服等,還可以自己動手洗臉等,也就是說孩子自己能夠動手完成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完成。還有就...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