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小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的疾病, 媽媽們需要做好這方面的保健工作。 那麼今天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新媽媽可以看看。

寶寶的抵抗力比較差, 稍有不慎便會引起腹瀉。 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 那麼, 寶寶腹瀉怎麼辦呢?寶寶腹瀉吃什麼好呢?接下來, 帶著這些疑問, 跟著小編一起到文中看看, 治療寶寶腹瀉的方法有哪些吧!

Advertisiment

一、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春季時節是寶寶腹瀉的高發期, 腹瀉雖然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 但是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對成長階段的小寶寶來說, 一定要積極的治療腹瀉。 導致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1、胃腸炎

胃腸炎(也稱為腸胃感冒)是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症, 可以引起嬰兒、兒童和成人的腹瀉。 胃腸炎很常見, 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

Advertisiment
最常見的病原是輪狀病毒, 由於腹瀉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這種病毒, 如果你的寶寶拉肚子, 並伴有胃痙攣、嘔吐、低燒, 那很可能是胃腸炎。 請注意, 如果寶寶吃的或喝的不多, 可能會失去很多水分。

2、細菌感染

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 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 往往是病毒或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 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 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裡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 因此,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 就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醫生會給他做檢查, 還可能會做大便培養來看看是否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

3、寄生蟲

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引起腹瀉。 比如賈第蟲病(也叫梨形鞭毛蟲病)就是由一種寄生在腸道內的、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蟲引起。

Advertisiment
集體生活時寄生蟲很容易傳播, 而且需要特殊藥物治療。 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比如更換尿布後勤洗手, 是終止寄生蟲感染傳播的最好方法。

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 所以, 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 然而, 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 分泌的消化酶較少。 因此, 消化能力較弱, 容易發生腹瀉。

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 所以, 飲食稍有改變, 如對添加的輔食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 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 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 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

Advertisiment
都可引起腹瀉。

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 所以, 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 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 也常可引起腹瀉。

二、寶寶腹瀉該怎麼辦

導致寶寶腹瀉的因素有很多, 發現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那麼, 寶寶腹瀉怎麼辦?

人體攝取的蔗糖和澱粉等物質都必須先轉化為葡萄糖, 才能被人體組織吸收和利用。 因此, 直接補充葡萄糖可吸收和利用得更直接、更快速。

孩子腹瀉時一定不能禁食, 相反, 要鼓勵孩子多進食, 可小量多餐。 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 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 孩子腹瀉後一旦有尿少、哭時少淚、口唇乾等脫水症狀,

Advertisiment
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 如果孩子脫水比較嚴重, 就要考慮輸液了。

1、加強臀部護理要及時更換尿布, 每次便後用溫水洗屁股, 然後塗抹一些植物油或鞣酸軟膏, 以保護皮膚, 防治尿布皮疹。

2、勿濫用抗生素和和止瀉藥物, 春季腹瀉多為病毒所致, 用抗生素往往無效。 且腹瀉本身有利於將病毒及毒素排出體外。 若用藥物止瀉, 病毒及其代謝物可被腸壁吸收, 反而加重中毒症狀。

3、定時、定量餵養。 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蔔水, 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4、注意氣候變化, 及時增減衣服, 注意腹部的保暖。 每次便便後, 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 勤換尿布, 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 以免重複感染。

5、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 切忌速戰速決。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

三、如何預防寶寶腹瀉

如果在寶寶平時的飲食起居中加以注意的話,其實寶寶腹瀉的情況還是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預防的。我們接下來看一下寶寶拉肚子應該要如何去預防?

1、母乳餵養本身對於腹瀉具有預防作用。因此新媽媽如何身體允許的話,8個月的寶寶還是可以考慮繼續母乳餵養一段時間的。

2、奶瓶本身消毒比較困難,奶嘴也比較容易出現細菌滋生的情況,而且寶寶本身也處在長牙的時候,其實可以考慮通過碗勺子來代替奶瓶,這也能夠減少細菌侵害寶寶身體的可能。

3、在輔食的添加上應該要注意循序漸進,一次一種,不要同時給寶寶吃太多類型的輔食,避免寶寶腸胃經受不了大量不同食物的進入而出現腹瀉的情況。同時在寶寶的飲食品質上也應該把好關,避免寶寶食用不潔食物造成腹瀉。

4、平時也應該要注意寶寶身體素質的鍛煉,提高寶寶自身的抗病毒能力。此外要避免寶寶受到刺激,有時候受到驚嚇也會引起腹瀉的情況出現。

四、寶寶腹瀉吃什麼好

如果寶寶拉肚子了,在飲食上一般吃什麼好呢

1、要是寶寶拉肚子時還有食欲不振的狀況,這樣要查詢醫師給寶寶吃一些開胃的藥物。

2、奶水餵養的嬰兒要是出現拉肚子的症狀是不用停止餵養奶水的,只要不用像在正常的情況下餵養可以減少餵養次數即可,要是擔心寶寶拉肚子的情況會加重的話,准媽媽在餵養奶水之前最好是先喝一杯淡鹽水來稀釋奶水,這樣子可以減輕寶寶拉肚子的情況。

3、正常的情況下到了這個月齡的寶寶都開始增加輔食了,但是要是寶寶拉肚子的情況,無論嚴不嚴重,最好是不要給寶寶增加新的輔食。在餵養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少吃多餐、清淡、容易消化為主。

4、在稀米湯裡面放點鹽巴,因為寶寶在拉肚子的時候水分流失也是非常的快,這時候也要給寶寶多補充水分,准媽媽可以在餵養米湯的時候適量的加點鹽巴來餵養寶寶。

5、在拉肚子的時候最好是不要吃雞蛋、肉類等這樣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因為這樣的食物是不好消化的,因此在寶寶在這個時候最好是不要吃。

6、八個月的寶寶消化功能還沒有完全的發育成熟,為了預防加重腸胃的負擔最好是不要吃一些油膩和生冷的食物。

7、在寶寶拉肚子的時候也可以做隔水煮蘋果給寶寶吃,把蘋果隔水蒸爛,給寶寶吃,蘋果纖維細,而且蘋果裡面的果膠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是可以降低寶寶拉肚子的狀況。

8、在寶寶拉肚子的時候最好是不要給寶寶吃白菜、韭菜、紅薯等蔬菜跟水果,因為這些食品纖維豐富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會加重病情的。

飲食上也要多注意

母乳容易消化和吸收,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腹瀉期間可以適當增加哺乳時 間和次數;如果是人工餵養的寶寶,由於全脂牛奶不易消化,可喂給寶寶脫脂牛奶、酸牛奶,或將牛奶稀釋,牛奶所占比例越小越易消化。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應選 擇易消化吸收、清淡的食物, 如雞蛋羹、藕粉、米粥等,暫停喂不易消化的和含脂肪多的食物,並採用少量多次的餵養方式;腹瀉期間不宜添加新種類的食物。

如果寶寶平時已能與成人吃同樣的 飯菜,在腹瀉期間,主食可以吃稀軟飯,副食以清淡為宜。如果寶寶吐、瀉嚴重,或腹瀉時間超過2周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飲食。

五、嬰兒腹瀉的食療方法

1、稀釋牛奶牛奶用米湯稀釋後,與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軟而疏鬆的酪蛋白凝塊,易於消化。稀釋後脂肪含量亦減少。加入米湯後使奶汁中含有三種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湯中的澱粉,減輕了每一種糖的發酵性。

2、焦米或米湯均含有少量熱量,米炒焦後部分變成炭質,具有吸附作用,減少大便中的水分。

3、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塊較小。吃酸牛奶後胃內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細菌生長作用;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4、脫脂牛奶脫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約0.5---1.5%(全脂牛乳中含3.7%),可以減輕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僅適宜短期治療。

5、魚蛋白粉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糾正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而引起的營養不良,並能糾正消化酶的紊亂,改善消化功能。魚蛋白粉中脂肪含量少於0.5%,且不含乳糖,尤其適宜因飲食不當而造成的腹瀉。

6、胡蘿蔔湯把胡蘿蔔切碎加水、煮爛。含有果膠,具有吸附水分、細菌及毒素的作用,使大便成型。

六、護理腹瀉寶寶的誤區

1、寶寶拉稀,就一定是病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尤其是小嬰兒,非“病”的腹瀉現象是不少見的。如: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也比較稀,這不是腹瀉。若乳母的飲食有所改變,比如吃了涼的或油膩的食品、啤酒等,或母親外出回來後馬上給孩子餵奶,這樣那樣的原因可導致孩子的大便出現改變,不要馬上就認為孩子腹瀉了,立刻就吃藥、打針,要等一等,看一看,是否由母乳造成的,或許拉一次兩次就很快好轉了。

此外,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嬰兒的大便可能變得發稀、發綠,有奶瓣,次數偏多,這不是腹瀉病,可能是對新的輔食不適應。減少輔食量或停止添加,會很快好轉的。

2、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吃藥打針

醫學觀察:因為寶寶腸道環境受到侵害,藥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治療方法。口服補液、食物療法、精心的飲食護理在腹瀉病的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藥物對此時的腸道來說難以吸收,而打針輸液藥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腸胃並不理想。總而言之,藥物治療腹瀉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飲食護理最重要。

3、寶寶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馬上會使用藥物,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不恰當的醫藥處理導致頻繁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事實上,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沒有能力總結和辨別的。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且,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換了一種又一種,白白花錢,孩子受罪。瀉是結果,不是病因,所以應治本,不是僅僅止瀉。

切忌速戰速決。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

三、如何預防寶寶腹瀉

如果在寶寶平時的飲食起居中加以注意的話,其實寶寶腹瀉的情況還是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預防的。我們接下來看一下寶寶拉肚子應該要如何去預防?

1、母乳餵養本身對於腹瀉具有預防作用。因此新媽媽如何身體允許的話,8個月的寶寶還是可以考慮繼續母乳餵養一段時間的。

2、奶瓶本身消毒比較困難,奶嘴也比較容易出現細菌滋生的情況,而且寶寶本身也處在長牙的時候,其實可以考慮通過碗勺子來代替奶瓶,這也能夠減少細菌侵害寶寶身體的可能。

3、在輔食的添加上應該要注意循序漸進,一次一種,不要同時給寶寶吃太多類型的輔食,避免寶寶腸胃經受不了大量不同食物的進入而出現腹瀉的情況。同時在寶寶的飲食品質上也應該把好關,避免寶寶食用不潔食物造成腹瀉。

4、平時也應該要注意寶寶身體素質的鍛煉,提高寶寶自身的抗病毒能力。此外要避免寶寶受到刺激,有時候受到驚嚇也會引起腹瀉的情況出現。

四、寶寶腹瀉吃什麼好

如果寶寶拉肚子了,在飲食上一般吃什麼好呢

1、要是寶寶拉肚子時還有食欲不振的狀況,這樣要查詢醫師給寶寶吃一些開胃的藥物。

2、奶水餵養的嬰兒要是出現拉肚子的症狀是不用停止餵養奶水的,只要不用像在正常的情況下餵養可以減少餵養次數即可,要是擔心寶寶拉肚子的情況會加重的話,准媽媽在餵養奶水之前最好是先喝一杯淡鹽水來稀釋奶水,這樣子可以減輕寶寶拉肚子的情況。

3、正常的情況下到了這個月齡的寶寶都開始增加輔食了,但是要是寶寶拉肚子的情況,無論嚴不嚴重,最好是不要給寶寶增加新的輔食。在餵養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少吃多餐、清淡、容易消化為主。

4、在稀米湯裡面放點鹽巴,因為寶寶在拉肚子的時候水分流失也是非常的快,這時候也要給寶寶多補充水分,准媽媽可以在餵養米湯的時候適量的加點鹽巴來餵養寶寶。

5、在拉肚子的時候最好是不要吃雞蛋、肉類等這樣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因為這樣的食物是不好消化的,因此在寶寶在這個時候最好是不要吃。

6、八個月的寶寶消化功能還沒有完全的發育成熟,為了預防加重腸胃的負擔最好是不要吃一些油膩和生冷的食物。

7、在寶寶拉肚子的時候也可以做隔水煮蘋果給寶寶吃,把蘋果隔水蒸爛,給寶寶吃,蘋果纖維細,而且蘋果裡面的果膠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是可以降低寶寶拉肚子的狀況。

8、在寶寶拉肚子的時候最好是不要給寶寶吃白菜、韭菜、紅薯等蔬菜跟水果,因為這些食品纖維豐富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會加重病情的。

飲食上也要多注意

母乳容易消化和吸收,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腹瀉期間可以適當增加哺乳時 間和次數;如果是人工餵養的寶寶,由於全脂牛奶不易消化,可喂給寶寶脫脂牛奶、酸牛奶,或將牛奶稀釋,牛奶所占比例越小越易消化。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應選 擇易消化吸收、清淡的食物, 如雞蛋羹、藕粉、米粥等,暫停喂不易消化的和含脂肪多的食物,並採用少量多次的餵養方式;腹瀉期間不宜添加新種類的食物。

如果寶寶平時已能與成人吃同樣的 飯菜,在腹瀉期間,主食可以吃稀軟飯,副食以清淡為宜。如果寶寶吐、瀉嚴重,或腹瀉時間超過2周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飲食。

五、嬰兒腹瀉的食療方法

1、稀釋牛奶牛奶用米湯稀釋後,與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軟而疏鬆的酪蛋白凝塊,易於消化。稀釋後脂肪含量亦減少。加入米湯後使奶汁中含有三種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湯中的澱粉,減輕了每一種糖的發酵性。

2、焦米或米湯均含有少量熱量,米炒焦後部分變成炭質,具有吸附作用,減少大便中的水分。

3、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塊較小。吃酸牛奶後胃內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細菌生長作用;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4、脫脂牛奶脫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約0.5---1.5%(全脂牛乳中含3.7%),可以減輕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僅適宜短期治療。

5、魚蛋白粉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糾正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而引起的營養不良,並能糾正消化酶的紊亂,改善消化功能。魚蛋白粉中脂肪含量少於0.5%,且不含乳糖,尤其適宜因飲食不當而造成的腹瀉。

6、胡蘿蔔湯把胡蘿蔔切碎加水、煮爛。含有果膠,具有吸附水分、細菌及毒素的作用,使大便成型。

六、護理腹瀉寶寶的誤區

1、寶寶拉稀,就一定是病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尤其是小嬰兒,非“病”的腹瀉現象是不少見的。如: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也比較稀,這不是腹瀉。若乳母的飲食有所改變,比如吃了涼的或油膩的食品、啤酒等,或母親外出回來後馬上給孩子餵奶,這樣那樣的原因可導致孩子的大便出現改變,不要馬上就認為孩子腹瀉了,立刻就吃藥、打針,要等一等,看一看,是否由母乳造成的,或許拉一次兩次就很快好轉了。

此外,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嬰兒的大便可能變得發稀、發綠,有奶瓣,次數偏多,這不是腹瀉病,可能是對新的輔食不適應。減少輔食量或停止添加,會很快好轉的。

2、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吃藥打針

醫學觀察:因為寶寶腸道環境受到侵害,藥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治療方法。口服補液、食物療法、精心的飲食護理在腹瀉病的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藥物對此時的腸道來說難以吸收,而打針輸液藥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腸胃並不理想。總而言之,藥物治療腹瀉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飲食護理最重要。

3、寶寶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馬上會使用藥物,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不恰當的醫藥處理導致頻繁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事實上,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沒有能力總結和辨別的。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且,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換了一種又一種,白白花錢,孩子受罪。瀉是結果,不是病因,所以應治本,不是僅僅止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