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弟子規的故事講解

1、董遇巧用三余(有餘力則學文)

時間:三國時期。 魏國有一個人叫董遇。 自幼生活貧苦, 整天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閒置時間,

就坐下來讀書學習, 所以知識很淵博, 人們很佩服他。 名聲也越來越大。 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 並問他是如何學習的。 董遇告訴他們說:冬者, 歲之餘;夜者, 日之餘;陰雨者, 時之餘。 學習要利用三餘, 也就是三種空餘時間:冬天是一年之餘, 晚上是一天之余, 雨天是平日之餘。 人們聽了, 恍然大悟。 原來就是要通過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學習, 以提高自己的水準。

2、孟母斷機(父母教須敬聽)

Advertisiment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 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經)。 孟子小的時候, 並不太珍惜學習的機會, 有一天讀書厭倦了, 就跑出學堂去玩。 後來孟子的母親知道了, 就在織布的時候, 突然很生氣的樣子把織布的梭子折斷, 扔在地上。 孟子很奇怪, 就問母親為什麼生氣。 母親說:“織布要一寸一寸地織, 才能織成。 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斷了, 不去織它, 還能織成一匹布嗎?你的學業也一樣啊, 你還沒有學成就厭倦了, 怎麼能夠成為有用的人呢!”孟子聽了, 明白了做學問的道理, 從此發奮學習, 終於成為一代大師。

3、黃香溫席(冬則溫夏則凊)

過去漢朝的時候, 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 是江夏人。 他九歲時, 就已經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就給父母的蚊帳扇風, 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 把吸人血的小蟲和蚊子扇開, 讓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 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 讓父母睡得暖和.於是黃香的事蹟流傳到了京城, 號稱“天下無雙, 江夏黃香”。

4、郯子鹿乳奉親(親所好力為具)

郯子, 春秋時郯國國君。 古代的一位大孝子, 父母年紀大了, 都患眼疾, 很想吃鹿乳。 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 便披著鹿皮, 去深山想盡辦法混入鹿群之中, 終於有一天, 他得到鹿乳, 帶回家讓父母喝了。 在取得鹿乳的過程中, 有一次, 一個獵人誤認披著鹿皮的郯子是鹿, 正要射他, 郯子趕緊大叫, 並將實情相告, 獵人被他的孝心感動,

Advertisiment
護送郯子出山, 並且將這件事告訴了大家。 從此國君鹿乳奉親的孝順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話流傳至今。 解:家裡有好吃的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滿足, 更應該考慮到長輩。 水果或菜肴也都要和長輩一起分享, 不能吃“獨食”。 (推而廣之:親所惡謹為去)父母親不喜歡的東西, 或者我們自身而不好的習慣, 都要把它去除掉。

5、臥冰求鯉(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晉朝人王祥, 幼年時母親就去世了。 父親又娶了繼母, 繼母朱氏不喜歡王祥。 經常在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 久而久之, 連父親也不喜歡他了。 雖然失去了父母的慈愛, 但是王祥仍然很孝敬自己的父母。 有一年冬天, 繼母病了, 想吃新鮮的鯉魚。 當時天寒冰凍, 河面都結冰了,

Advertisiment
一般漁民都已經不出去捕魚了。 王祥為了捉到活魚, 竟然脫掉衣服臥在冰上, 希望能用體溫化開河面的冰以後再捕魚。 (神話色彩的情節是)這時候冰忽然自行融解裂開一條縫, 從裡面躍出兩隻鯉魚, 於是拿回去供母。 王祥的孝行感動了繼母, 以後繼母對他也就格外關心起來了。 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融洽和諧起來。 原文:晉朝的王祥, 早年喪母, 繼母朱氏並不慈愛, 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 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 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 但因天寒河水冰凍, 無法捕捉, 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禱告, 忽然間冰裂, 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 王祥喜極, 持歸供奉繼母。

6、閔子騫諫父(親有過諫使更親憎我孝方賢)(撻無怨)

周朝時候,

Advertisiment
有個孝子, 叫做閔子騫。 他是孔子的學生。 生他的母親, 早已過世了, 他的父親娶了一個後妻, 生了兩個兒子。 那個後母很厭惡閔損, 冬天的時候, 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 做了棉絮做的衣裳, 給閔損穿的衣裳卻是只裝著蘆花的。 有一天, 他的父親叫閔子騫推車子出外。 可是因為衣裳單薄, 身體寒冷, 一個不小心, 不覺失掉了車上駕馬引軸的皮帶子。 他的父親起初以為兒子太粗心很生氣, 就用鞭子打他。 鞭子把衣服抽破了, 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蘆花, 才知道大兒子是穿了蘆花的緣故。 回家後, 再摸摸另外兩個孩子的衣服, 卻是暖和的棉花。 父親的心裡明白了, 是後母虐待了閔子騫, 一氣之下, 就要趕走後母。 這時閔子騫跪下來衰求父親, 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寒。"母親在家,只有孩兒一人受凍,如果母親走了,家裡就有三個孩子要受寒。這兩句話感動了父親,留下了後母,也使後母知道反省改過,而變成了慈母。閔子騫的孝行是發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對他是疼愛或是憎惡,他始終都是用心盡孝的,安頓了一家人的心,讓一家人世間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學時,還特別稱讚閔子騫說:"真是難能可貴的孝子啊!"解: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利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寒。"母親在家,只有孩兒一人受凍,如果母親走了,家裡就有三個孩子要受寒。這兩句話感動了父親,留下了後母,也使後母知道反省改過,而變成了慈母。閔子騫的孝行是發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對他是疼愛或是憎惡,他始終都是用心盡孝的,安頓了一家人的心,讓一家人世間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學時,還特別稱讚閔子騫說:"真是難能可貴的孝子啊!"解: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利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