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靚穎事件再次證明:缺乏溝通的家庭,遲早會發生悲劇

也許又是一樁羅生門。 但撇開誰是誰非的問題, 這場家庭倫理大戰卻提供了一個視角, 讓人反思一個好好的家庭, 為何會至此?

張媽媽說自己得知消息, 是通過媒體:“現在, 我屬於‘親朋好友’裡的‘親’?還是‘朋’?還是‘好友’呢?我不知道, 因為直到現在, 靚穎都沒告訴我這個消息。 ”

女兒要結婚, 媽媽卻不知道, 這自然令人心塞。

可是張媽媽明顯也沒有好好和女兒溝通的打算。

張靚穎作為公眾人物, 本來就備受關注, 直接將其私事曝光在大庭廣眾之下, 大有逼其就範、鬥氣的意思。

母女兩人就不能坐下來, 好好談談,

Advertisiment
非要吵得沸沸揚揚, 雞飛狗跳才好?

誰對誰錯, 我們無法判定,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家庭悲劇的釀成, 根源其實是溝通出了問題。

我們身處在一個不太懂得表達情感的社會, 而其中最缺乏交流的, 恐怕就是父母和子女。

父母生病, 總要瞞著子女, 因為害怕耽誤了子女的工作;子女有了麻煩, 也要瞞著父母, 覺得他們老了, 再也沒什麼作用。

長久以來, 在至親面前, 我們都選擇了沉默。

在張靚穎這件事上, 張靚穎和馮柯都已經拍拖13年了。 漫長的13年, 居然都沒有讓母女二人就此事達成共識。

我們可以輕易和外人交談言歡, 但卻不願花時間和最親近的人好好說上兩句話。

小時候兒女想要和父母說上一兩句話, 父母總以工作忙推脫;兒女長大了,

Advertisiment
父母想要和兒女說上一兩句話, 兒女如法炮製。

最終, 雙方都陷入了閉環。 想要打破閉環很難, 因為從小沒有養成聊天說話的習慣, 往後再想輕易交談也很難了。 父母子女相互看著對方幾十年, 最終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去年有大學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你對自己母親瞭解多少”, 結果令人吃驚:六成多大學生不知道母親的生日, 七成甚至連母親的年齡都不知道。

“我不知道媽媽喜歡吃什麼菜, 因為她都是按我的喜好做菜。 沒給媽媽買過衣服和鞋子, 所以不清楚尺碼。 ”這種尷尬的回答, 屢見不鮮。

父母對子女的瞭解也沒好到哪裡去。 父母總是想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女兒, 卻很少真正估計兒女自身的想法。

Advertisiment

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講的同樣是這樣尷尬的家庭關係:父親老朱每週雖然辛苦做一大桌菜, 可是女兒回來了, 說不上兩句就會吵起來。

說不上誰對誰錯, 反正矛盾積重難返。

物傷其類, 我們當中有幾個敢說, 自己與父母、子女好得跟朋友一樣, 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互相交心解決。

世界本來涼薄, 面臨溫暖的家人, 卻不能好好溝通。 這似乎有些荒唐, 卻是最大現實。

在最完美的家庭關係裡, 首先是每個人都當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龍應台在《目送》裡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 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

即使你渴望代替他的角色,

Advertisiment
也絕不可能。 只有真正認識到我們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 才有可能相互尊重。 在尊重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對話。

在對話中, 給予對方你的愛, 而不是你的想法。

子女之所以會覺得父母煩, 是因為父母總在“為你好”的包裝下, 強行灌輸自己的想法。

真正的溝通, 毋寧說只是一種討論。 大家講出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這樣想, 你接受也好, 不接受也OK, 無論如何, 盡心盡力相互支持。

每天必須要有時間和家裡說話。

哪怕用微信, 哪怕只是問問今天家裡吃了什麼菜。 一開始總是痛苦的。 但要打破壞迴圈, 只能從痛苦開始。

有個法則這樣說:一件事堅持做21天, 也就成了習慣。 和家裡的人哪怕沒話也要找話說, 一段時間過後,

Advertisiment
也就成了自然。

朋友來來去去, 愛人也並非永恆, 只有家人才始終是自己最可親近的人。 如果淪落到在家裡都沒話說, 即使贏盡世界又有何用。

面對張靚穎此次事件, 或許我們不該只是當個吃瓜群眾, 而是應該好好反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