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強壯早產寶寶身體 需要精心餵養

一、精心餵養

1、母乳最佳

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 必須補充足夠的營養, 早產寶寶由於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 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餵養。 母乳內含豐富的乳白蛋白, 其中的氨基酸能夠促進寶寶生長, 且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 這些對早產寶寶健康更加可貴。 用母乳餵養的早產寶寶, 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少, 寶寶體重也會逐漸增加。 母乳不足, 體重低於2000克的早產寶寶需要加鐵強化的配方奶餵食, 配方奶中還應特別添加鈣、磷、鈉及維生素。

2、吸後再食

早產寶寶對於營養素的需求高於正常寶寶,

Advertisiment
但這也和早產寶寶的生理特點存在著矛盾。 早產寶寶的吸吮能力較差, 吞咽反射不敏感, 過多、過快的餵養很容易發生嗆奶, 對於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寶寶, 媽媽要按時用吸奶器吸奶(至少每3小時吸一次), 然後將吸出來的奶水再喂給寶寶。

3、少食多餐

早產寶寶的胃容量較小, 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健全, 吃奶量過多易導致胃儲留引起溢奶, 嚴重時還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 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調解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之間的矛盾。 新媽媽喂寶寶時可以縮短間隔時間, 奶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 讓寶寶脆弱的消化系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調節。 一般體重1500~2000克的早產寶寶一天喂哺12次, 每2小時喂一次。

Advertisiment
2000~2500克體重的寶寶一天喂8次, 每3小時喂一次。

4、營養補充

早產寶寶還需補充適度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避免因缺乏某種營養物質而發生身體病變。 對於寶寶的身體情況, 新媽媽每天應做詳細記錄, 便於準確分析並及時調整營養結構。

二、營造良好的環境

1、溫度濕度

早產寶寶存在著某些器官的障礙或缺陷, 不能很好地適應正常的生活環境。 早產寶寶皮下脂肪少, 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 對環境溫度的變化敏感, 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 而寶寶自身又不能有效地調節體溫, 因此護理中對溫、濕度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

但保溫並不等於把寶寶如竹筍般層層包裹, 在家庭護理中, 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8℃, 室內相對濕度在55%~65%,

Advertisiment
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 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寶寶保溫。 寶寶體溫應保持在36℃~37℃, 上、下午各測量體溫1次, 當最高體溫與最低體溫相差超過1℃時, 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體溫的穩定。 若體重達到3000克以上, 每次吃奶達100毫升時, 可與正常新生寶寶一樣洗澡。 但在寒冷季節, 要注意洗澡時的室內溫度和水溫度。

2、預防感染

由於早產寶寶免疫功能低下, 因此要積極預防感染。 除了專門照看寶寶的人外, 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走入早產寶寶的房間, 呼吸道、皮膚、消化道感染者則更應列入“禁入黑名單”, 以防交叉感染。 在給寶寶餵奶或接觸寶寶前, 應用肥皂及熱水洗淨雙手, 要換上清潔乾淨的衣服或專用的消毒罩衣, 新媽媽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易傳染疾病時,

Advertisiment
給寶寶哺乳應戴口罩, 避免將寶寶感染。 奶瓶、寶寶用具應每天消毒, 床具要常洗曬, 居室注意通風, 每天為寶寶洗澡、更換衣服, 保持皮膚清潔, 這些日常注意小事項都可以降低寶寶感染的幾率。

三、良好撫觸

早產寶寶不僅生長發育落後于正常寶寶, 心理和智力上的發育也會在起跑線上落後。 對寶寶進行良好的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 寶寶的先天不足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的。

撫觸是寶寶非常需要的親密接觸, 有助於調節其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 增加迷走神經的緊張性, 促使胃泌素、胰島素分泌增加, 同時減少寶寶的焦慮情緒, 增加睡眠時間和奶量。 撫觸可以減少寶寶哭鬧, 使寶寶更好地睡眠。

Advertisiment
而腹部的按摩, 可以使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強。 撫觸給寶寶帶來的觸覺上的刺激會在寶寶大腦形成一種反射, 這時寶寶的眼睛、手腳跟著活動起來, 當這種腦細胞之間的聯繫和活動較多時, 就促進了寶寶智力的發育。

四、定期檢查

1、預防接種

當寶寶體重達到2000克時, 可以考慮實施預防接種。 由於寶寶出生體重、經歷的疾病過程也不同, 預防接種程式只能因人而異, 由醫生為寶寶制訂特殊的預防接種時間表, 新媽媽應該根據這特殊的時間表到當地保健部門為寶寶進行接種。

2、聽力檢查

在寶寶出院前, 醫院應對早產寶寶進行第一次聽力篩查, 新媽媽一定要向醫生詢問結果。 如果篩查沒有通過, 應根據醫生的安排進行複查。 若已通過篩查,爸爸媽媽也應注意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存在任何疑慮,都應進行再次聽力篩查或診斷性評估。再次篩查或診斷性評估應在耳鼻喉科進行。

3、視力檢查

早產寶寶視網膜血管發育往往不成熟,這種情況稱為“早產兒視網膜病”,是導致嬰幼兒視力損傷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對於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或出生後有吸氧史的早產寶寶,在生後4~6周應進行“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可避免或減輕寶寶日後視力異常的出現或程度。

4、腦部檢查

早產寶寶出生後腦發育過程中也會存在各種異常情況,定期請具有指導寶寶生長發育經驗的醫生檢查,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早期治療和糾正。只要寶寶在出生後1個月內不存在腦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腦發育異常等遺傳或嚴重損傷性腦病,定期接受醫生的指導後,寶寶的行為發育與正常寶寶間不應有明顯差異。

若已通過篩查,爸爸媽媽也應注意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存在任何疑慮,都應進行再次聽力篩查或診斷性評估。再次篩查或診斷性評估應在耳鼻喉科進行。

3、視力檢查

早產寶寶視網膜血管發育往往不成熟,這種情況稱為“早產兒視網膜病”,是導致嬰幼兒視力損傷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對於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或出生後有吸氧史的早產寶寶,在生後4~6周應進行“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可避免或減輕寶寶日後視力異常的出現或程度。

4、腦部檢查

早產寶寶出生後腦發育過程中也會存在各種異常情況,定期請具有指導寶寶生長發育經驗的醫生檢查,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早期治療和糾正。只要寶寶在出生後1個月內不存在腦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腦發育異常等遺傳或嚴重損傷性腦病,定期接受醫生的指導後,寶寶的行為發育與正常寶寶間不應有明顯差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