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動物
愛護小動物是許多德國兒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課。 在孩子剛剛學會走路時, 不少德國家庭就特意為孩子餵養了小狗、小貓等小動物, 並讓孩子在親自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中, 學會體貼入微地照顧弱小的生命。 幼稚園也飼養了各種小動物, 由孩子們輪流負責餵養, 還要求孩子們注意觀察小動物的成長、發育和遊戲, 有條件的還須作好“飼養記錄”。 孩子們正式入學後,
Advertisiment
德國的中小學還普遍開展有關“善待生命”的討論或作文比賽。 一個13歲的男孩以充滿愛憐的筆調, 記錄了他為一隻小鳥醫治創傷, 後來又將其放歸大自然的過程, 文章榮獲了該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賽”的第一名。 相反, 虐待小動物的孩子輕則須接受批評或訓導, 重則可能受到大人的懲罰, 如果效果不明顯, 還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療, 因為這是比學習成績滑坡更為重要的“品德問題”。
同情弱者
同情、幫助弱小者也是德國人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內容。
Advertisiment
法蘭克福有一個孩子粗暴地將上門乞食的流浪者驅趕出門, 全家人特意為此召開了家庭會議。 大人們嚴肅、耐心地啟發孩子:流浪者儘管穿著邋遢, 同樣享有人的尊嚴。 這樣做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仰慕強者也許是人之常情, 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靈的體現。 後來, 孩子建議邀請此受辱的流浪者來家作客, 大人們則毫無保留地支持。
寬容待人
“寬容待人”被德國人普遍認定為一個人“善良品質”的一方面。 一個叫雪麗的7歲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會上遭到好友梅芙的無端搶白而感到大丟面子,
Advertisiment
(實習編輯:劉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