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月子”大觀

日本:更注意營養平衡和鍛煉

日本產婦一般在醫院生完小孩後住院1周左右, 生完小孩的第三天可簡單地洗淋浴, 1個月後就可以洗盆浴了。 這樣可以減少感染幾率。 住院時, 產婦只負責給嬰兒餵奶, 其他時間則充分臥床休息。

有的產婦在自己娘家附近的醫院生小孩, 這樣母親可以幫助自己照顧嬰兒, 使自己更能安心修養, 儘快地恢復疲憊的身心。 現在有很多人距離娘家很遠, 這樣她們大多數人都只能自己照顧嬰兒。

產婦在產後的第二周還是儘量臥床休息, 家務讓家人幫助料理, 產婦只給孩子餵奶和換尿布。

Advertisiment
產後第三周, 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狀況, 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當感覺身體不適時, 立即臥床休息。 這時候, 可以開始為孩子洗澡、洗衣服, 也可以在附近購物。 產後第四周就不再臥床了, 她們會自己做家務和照顧孩子。 在日本, 產後1個月時, 嬰兒和產婦需要進行健康檢查, 如經醫生同意, 就可以恢復到普通的生活。

為了幫助產婦儘快恢復身心健康, 日本各市區都設有產婦援助服務中心。 主要服務內容包括解答一些產後知識、幫助照顧嬰兒、打掃衛生、洗衣服、做飯、購物以及家庭必要的日常家務。 享受這些服務都需要支付費用。

在我們國家, 產褥期會經常喝些鯽魚湯和豬蹄湯, 目的是為了能有更多的母乳。 而日本產婦在產後則更注重營養平衡和鍛煉,

Advertisiment
基本以低熱量、高蛋白食品、纖維類食品為主, 減少麵食、薯類、乳製品類, 基本還保持1天3餐的飲食節奏, 這樣既有利於嬰兒健康又可儘早恢復體形。 德國:天性、責任、自然規律程丹梅

德國:天性、責任、自然規律

如果你對德國婦女說起坐月子, 她們會覺得很新奇:什麼叫坐月子?

德國女人, 或者說西方女人, 只要能活動了, 第一件事就是清潔身體, 哪怕用水擦一擦都是必要的。 別說她們自己絕對要清潔了, 就是自己不做, 孩子一被接生出來, 護士就連孩子帶母親統統擦洗一遍。 而媽媽只要自己能走動了, 就一定要推著兒童車帶孩子出去散步。 一連30天悶在屋裡, 這在德國媽媽是絕對不可想像的。

Advertisiment

不坐月子不等於說不注意恢復。 產婦休息是必要的, 而且要儘量按醫生的囑咐減少生病的可能。 但是每天必定帶孩子出門散步、曬太陽, 這是最基本的, 也是德國人養成的習慣。 從醫院回家後, 職業“助產士”立即到家指導, 諸如母親的傷口恢復, 孩子的肚臍清洗, 為嬰兒做操等, 其費用由醫療保險支付。 產婦還會報名參加產後保健操培訓班, 這類培訓班是專門為婦女恢復體形而設立的。

如果我們告訴德國婦女在月子裡需要大補:雞鴨魚肉, 特別是要吃各種雞蛋:水煮的、油炸的、碎的、整的、多種花樣的……你會發現她們的臉上開始有笑意了, 進而一臉的羡慕:誰不願意享受美食呢?可是, 她們又會警惕起來:必須吃嗎?如果偏巧不喜歡吃雞蛋呢?什麼東西一旦是強迫的就不是享受了。

Advertisiment
不過, 對於進補一說, 德國女人是同意的。 只是, 她們一般會多吃補血的紅菜、富含維生素的各種水果、牛奶和乳酪等含鈣量高的食品。

德國婦女還有一個共識:懷孕和生產不是生病。 所以, 她們主張一切都如從前一樣正常地生活。 蘇西生完孩子之後第二個星期就開始在家裡接待前來探望的親戚朋友;莫尼卡則與同時生產的孕婦約定一起散步的時間, 交流養育孩子的體會;英姆克更是忙碌的人, 生第二個孩子時, 老大才3歲, 所以, 她是一邊帶大的, 一邊喂小的, 同時還將自家的大房子整理得乾乾淨淨。 就連年過40的麗絲格瑞特都同樣是這麼過來的, 她因剖宮產在醫院待了一個星期。

Advertisiment
回到家, 因自己的母親是職業女性, 也就幫了兩天忙, 其他都是自己做的。

[1]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