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
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
應該使每個人尤其借助青少年時代所受的教育,
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
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
以便由他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學習——內在的財富》
1978年,
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
人們對於諾貝爾獎獲得者非常崇敬,
有個記者問其中一位元:“在您的一生裡,
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呢?”
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稚園。
Advertisiment
記者感到非常驚奇, 又問道:“為什麼是在幼稚園呢?您認為您在幼稚園裡學到了什麼呢?”
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在幼稚園裡, 我學會了很多很多。 比如, 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 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我認為, 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
所有在場的人對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回答報以熱烈的掌聲。 事實上, 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 他們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 就是幼稚園老師教給他們的良好習慣。
本傑明•佛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之一。
Advertisiment
佛蘭克林在年輕時就發明了一種方法, 他首先列出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個條件:節制、沉默、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純潔和謙遜;然後, 佛蘭克林決心獲得這13種美德, 並養成習慣;為此, 他設計了一個成功記錄表, 每一項美德占去一頁, 畫好格子, 每天晚上反省時若發現有當天未達到的地方, 就用筆作個記號。 就是把這些美德化為習慣使佛蘭克林走向了成功。
佛蘭克林在79歲時, 把自己的一生記錄在了自傳當中。
Advertisiment
事實正是如此, 習慣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你也許聽說過“林旺”的故事。
林旺是一隻小象, 它在很小的時候, 就被放進了動物園, 鼻子被一根鏈條拴在了木樁上。
有一次, 林旺想掙脫鐵鍊到猴山看看猴老弟, 沒想到用力過猛, 鐵鍊把鼻子掙得生疼。 “哎呀, 這條鐵鍊太牢了!”林旺含淚舔著自己流血的鼻子, 心想:“我這頭小像是掙不開這條鐵鍊的。 ”
半年後, 林旺又想到大街上去轉轉,
Advertisiment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林旺長成大象了。 這時候的林旺完全可以掙脫鐵鍊到外面瀟灑走一回了, 但是, 經過前兩次的失敗, 林旺已經習慣性地認為自己是不可能掙脫這條鐵鍊的, 它再也不想到外面去玩了。 終於, 林旺老死在象房裡了, 直到死, 林旺也沒有實現瀟灑走世界的願望。
可見, 習慣決定了林旺的一生碌碌無為。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科學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 一生成就斐然。 他在談到習慣時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