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影響幼兒性心理發育的因素

幼兒正常的性心理發育不會無師自通, 只能靠科學的引導和教育來實現。 影響小兒性心理發育的因素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 自然條件是生理的成熟過程, 而社會風氣、群體文化、環境教育等社會條件也影響到幼兒的正常性心理發育。

社會、家庭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抓住適當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培養小兒正常的性心理。 每個人從出生起, 就已接受到了性教育。 首先, 性別的區分就是一種性教育, 孩子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父母依據不同的性別培養不同的性心理, 幫助孩子今後在社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Advertisiment
規範自己的行為, 培養健康的人格。

很多家長沒有將小兒的性教育問題擺在正確的位置, 使孩子的性心理得不到正常發育, 特別是當今這樣一個開放的、無孔不入的社會裡, 封閉的性教育讓孩子感到更好奇。

要培養小兒正常的性心理必須及時地、適時地對小兒進行性教育, 儘管性教育已作為社會問題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但家庭在其中仍起主導作用。 ??

美國性教育開導者桑格夫人說:“4歲以下的小孩全然無心, 沒有性的意識, 不覺羞恥, 所以關於性的問題全依賴母親。 明白一切的習慣, 只有這一時間最為合適。 ”

對幼兒進行性教育不是簡單的性☆禁☆器官知識的教育, 而應是整個人的教育的一部分。

Advertisiment
生活中的性教育機會很多。 父母親有目的地從生活中讓孩子認識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和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 幫助孩子體會個人、家庭、社會相互關係中的男性和女性, 促使他們從小確定正常的性心理。

家庭的性教育

在性的問題上, 必須有一個有規律的、不能中斷的、循序漸進的教育指導過程。 性教育應該自幼童時開始, 很多人或許會感到十分驚訝。 實際生活中幼兒期的性心理衛生和教育, 也確實是被人們忽視的一個兒童教育領域。

應該瞭解, 兒童早期所接受的有關性問題的準則和觀念, 是成年後的性心理基礎, 不論家長是否意識到, 自己的言行恰恰也在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只是很多都是錯誤的教育。

Advertisiment

進行性教育的最重要的時期是兩個年齡段:3歲以前的幼童和進入青春發育期14~15歲的青少年。 他們在這兩個時期所接受的有關性的正確教育, 不但決定孩子一生有關性的種種方面, 也對健全人格有良好的作用。 家庭的性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如何?

男性和女性是由生物學因素所決定的, 它決定男性或女性心理現象的存在, 而社會文化因素則決定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方向。 人的成長應該是由生物個體變為社會成員的全過程。 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著各自的重要作用, 而家庭教育更有著特殊意義。 因為孩子的社會化過程, 首先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

性啟蒙內容有哪些?

家庭是社會生活的基本組織,

Advertisiment
社會文化關係總是通過家庭來給孩子施加影響。 父母的教育觀點和教育水準, 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家庭成員間的心理結構, 將對子女個性心理形成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遺憾的是, 現在很多父母對此卻一無所知。 這種情況應當改變。 因為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 家庭理應承擔兒童性啟蒙的職能。 它的任務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 防止兒童產生性壓抑和性的神秘感, 樹立正確的性態度。 第二, 培養兒童具有正確的性別自認和性角色意識。

學校環境也是社會文化因素影響兒童性角色的重要管道。 在學校環境中, 教師把學生分為“男生”和“女生”, 兒童自己也這樣區分。 教科書又常常把不同性別的作用反映出來,

Advertisiment
如美國心理學家丹瑞克1982年曾分析了法國、西班牙、瑞典、蘇聯、羅馬尼亞這5個國家的初級課本, 把相當於美國小學一年級水準的這些國家課本中所有故事都譯成英語, 然後找出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與配角, 結果發現, 雖然各國國情不同, 但卻有兩個共同點, 即所有國家都是根據各自傳統, 使男女不同角色發揮符合各自性別模式的不同作用, 除了瑞典教材以外, 都是男角色多於女角色。 這樣, 兒童性別自認也就在廣泛的支援和肯定下得到了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