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很多家長對孩子內向性格有這樣的偏見 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堪

有家長在家有寶寶育兒網說到, 上周去朋友家拜訪, 她家的小丫頭都可以自己滿地跑著玩了, 真快呀。 上次見面的時候還是抱在懷裡的肉球球, 這次已經變成跑來跑去的女漢紙了。 我趕忙把帶給她的小禮物拿出來, 招呼她過來。

 

我把小熊餅乾和毛絨玩偶放在她懷裡, 朋友對她說, 快謝謝阿姨。 小女孩怯生生的抱著禮物笑著往媽媽懷裡鑽, 我說不用不用。 小女孩跑開了, 朋友和我說, 我家孩子太內向了, 性格悶, 發愁啊。
其實大多數家長對內向性格有這樣的偏見:
內向=不合群
內向=害羞=自卑
內向=不快樂
所以,
Advertisiment
每個內向孩子的父母心中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這個孩子總是能自然而然的叫著叔叔阿姨好;身邊有很多小夥伴一起熱熱鬧鬧;週末喜歡跟著父母外出去別人家做客......
家長們總是喜歡熱情的, 外向的孩子, 覺得他們善於交流, 討人歡喜。 有些父母總是抱怨甚至, 嫌棄自己的孩子膽小, 懦弱, 不愛講話, 過於內向。
於是為了讓孩子更加外向一點, 就逼著孩子外出, 和很多人一起玩耍, 甚至強迫孩子和別人打招呼, 說話等。 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 不是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外向的, 內向的孩子也很好。

 

孩子內向, 並沒有那麼不堪
哈佛教授做過一項統計發現孩子2歲時比較靦腆和內向, 即便是長到18歲依舊還是內向的。
Advertisiment
內向並不是說孩子怯懦、膽小, 而是他們與外向的孩子獲取能量的方式有所區別而已。
外向的孩子往往是通過與他人交流而獲得能量, 但是內向的孩子卻是通過觀察他人或者獨自研究來獲得能量。 如果處於人多的地方, 或者社交場合, 可能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浪費精力, 在這種場合讓他們覺得很不舒服。
內向並不是不能夠讓人接受的, 當別人鬧鬧聊天的時候, 他也許正在一旁聽著, 從而獲得他所需要的。
>>推薦閱讀:自閉症還是內向害羞?別再傻傻分不清
也許內向的孩子沒有外向的孩子閃閃發光, 不是所有人的焦點, 也不善於花言巧語討人喜歡, 但是他們並不是無法社交, 只是更加內斂, 並且這並不妨礙他們的內心光明、友善。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