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0歲開始培養寶寶的秩序感

秩序感能使人產生愉快、興奮、舒服的感覺。 它也是人生命中的基本情感需求, 表現形態為安全感、歸屬感、格局感、時空感等。 生物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研究表明:胎兒對秩序感就有了生物感應;3個月大的嬰兒喜歡與臉部體現對稱、比例均衡的人交流, 從而獲得秩序感, 滿足心理需求;3歲前的幼兒有著強烈的安全需求, 當被置於雜亂無章、陌生的環境中, 孩子會哭鬧;5~6歲的幼兒時空秩序感已形成……幼兒期是個體秩序感發展的敏感期。

值得爸媽注意的是, 寶寶一出生就有追求秩序、創造秩序的基本情感需求,

Advertisiment
那麼父母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兒與生俱來的秩序感, 培養幼兒有序、科學、合理的生活學習習慣。

1、定時定點的飲食、睡眠秩序, 培養嬰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習慣

從嬰兒時起, 父母就要做到定時定量的哺喂, 讓嬰兒滿足生理需要, 形成生物鐘的同時, 感受到飲食也具有時間和數量上的秩序, 而不是雜亂無章的。 漸漸地, 幼兒便能自覺遵循自然的飲食秩序, 獲得良好的飲食習慣。

2、規律、有序的學習氛圍, 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業有成的保障。 剛剛牙牙學語的嬰兒, 沒有學習任務, 也不懂什麼是學習。 但這時卻是培養學習習慣的好時機, 父母利用秩序感, 建立規律有序的學習氣氛, 對幼兒未來的學習行為是有價值的。

Advertisiment

如每天晚上, 父母有定時看書學習的習慣, 讓孩子置身于學習的環境, 感受學習氣氛, 或者每天定時和幼兒一起“看書”, 教幼兒按順序一行行地“閱讀”, 一頁頁地翻書, 還可以給幼兒反復朗讀兒歌、童話, 讓幼兒體會其中的節奏、韻律等, 都將有助於培養幼兒讀書、看書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秩序感。

3、整潔的家居環境, 培養幼兒愛勞動、講衛生的習慣

整潔的, 充滿對稱、均衡、節奏的家居環境是秩序在時空上的具體體現。 一個在整潔、有序的家居環境中長大的幼兒, 在情緒上都會拒絕雜亂和骯髒, 會有強烈的秩序感、清潔感和格局感。

教育家們提出, 人的成功80%取決於情商, 20%取決於智商。 習慣是情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Advertisiment
父母們切莫忽視幼兒好習慣的養成, 應利用幼兒固有的秩序感, 創造充滿秩序的教育環境, 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