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我不敢”到“我試試”

“這很危險, 我不敢”是兒子的口頭禪

我和大部分的媽媽一樣, 生完兒子幼幼4個月後, 便立馬進入了正常工作狀態, 回幼稚園上班了。 照顧幼幼的重擔也就自然而然地交給了爺爺奶奶。 和所有的爺爺奶奶一樣, 他們格外喜歡這個孫子, 對他也十分保護。 基本上外出活動, 爺爺奶奶都會兩人同時陪同, 兩雙眼睛幾乎不曾離開過幼幼。 所以, 幼幼從出生到現在幾乎沒遇到過任何磕磕碰碰。 爺爺奶奶常常自我表揚:“看我們照顧得多好呀, 寶貝從來不摔跤的。 ”

作為媽媽, 一開始我也十分高興。 但是隨著幼幼漸漸長大,

Advertisiment
到了幼幼1歲半時, 問題出現了, 每次帶兒子出去, 他總是特別膽怯。 看見花園邊的小臺階, 我說:“寶貝, 你也試試吧。 ”幼幼會不假思索地說:“這個很危險的, 我不敢。 ”看見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 我說:“寶貝, 你也去和他們一起玩吧。 ”兒子依舊很認真地看著我:“他們會撞到我的, 這個很危險, 我不敢。 ”似乎“這很危險, 我不敢”成為了幼幼的口頭禪。 這時我也才意識到, 原來兒子遇到任何他覺得有危險的事情他都不願意嘗試。 難怪他從來不“受傷”呀!

當然幼幼出現這種情況, 我不能去責怪爺爺奶奶, 老一輩幫助我們照顧孩子, 肯定是覺得肩膀上擔有很重要的責任, 在他們看來, 不摔跤、不跌倒、沒有小磕小碰, 這是照顧好的標誌。 任何他們覺得可能發生危險的事情都不會讓孩子嘗試,

Advertisiment
爺爺奶奶就像一個玻璃屋子一樣罩著孩子, 孩子走到哪, 保護罩就到哪。 於是, 孩子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孩子該有的“冒險精神”。

作為媽媽, 同時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深知對於孩子, 特別是男孩子, 冒險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讓幼幼克服他那過於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的確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遊戲設計對我這個當老師的來說很容易, 難就難在怎麼循序漸進地吸引、鼓勵兒子參加, 並讓他逐步擺脫遇到困難和危險就退縮的意識, 這其中細節和門道還不少呢。

看似簡單的“過河遊戲”不簡單

孩子不敢, 就從旁觀開始——在孩子遇到不願意嘗試的事物時, 父母不能硬逼孩子,

Advertisiment
可以由父母先示範。

首先, 我和幼幼一起設計遊戲場景, 根據兒子自己的選擇, 我們先從墊子(沙發上的靠墊即可)玩起。 和椅子比起來, 墊子相對來說更軟、更矮, 孩子覺得有安全感。 我們將墊子鋪在地板上, 墊子就是石頭, 家中的地板則是小河。 我們要“踩著石頭過河”。 在一開始, 幼幼不敢玩, 總說:“我怕, 我會掉到水裡的。 我不要。 ”我不逼他, 先自己做給他看;我還邀請幼幼當指導者, 他的任務是在河邊幫助我過河。 這樣, 幼幼在旁邊不是幹看著, 而是成為了我的守護者, 幼幼特別激動, 他指手畫腳著, 用發出指令的方式參與。

遊戲的秘訣:

孩子在參與這些他覺得有危險的遊戲時一開始常常會抗拒, 這時候, 父母可以自己先示範,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先作為旁觀者去體驗遊戲的困難度。 這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是心理緩衝的過程, 也會更好地幫助孩子克服內心的恐懼。 父母在示範的時候, 可以“故意”給孩子一些玩遊戲的提示。 比如我在過河時, 故意站不穩, 然後張開雙手, 保持平衡。 兒子在一邊就會說:“對的對的, 張開手就能保持平衡, 不會倒下去了。 ”可以看出, 孩子作為觀察者, 他可以很好地從其他人身上發現克服困難的方法, 這樣一來, 他也就不再特別害怕了。

親子參與——和爸爸媽媽一起玩, 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當幼幼發現我順利通過後, 他也“蠢蠢欲動”了。 於是我們一起手把手“過河”。 在幼幼順利過河後, 我們又一起增加了過河的難度。 我把椅子作為小橋納入到遊戲之中,

Advertisiment
椅子和墊子的組合增加了遊戲的難度, 同樣, 椅子和墊子之間的距離變化也可以增加遊戲的難度。 每次他都會和我一起去過河;成功後, 還會再次改造這座有趣的小橋。 熟悉了這個遊戲後, 兒子不再是旁觀者, 而是遊戲的參與者和設計者。

遊戲的秘訣:

在孩子有了一次成功體驗的經驗後, 他會逐步克服自己的恐懼, 但是孩子由於從小缺乏安全感, 小時候遇到困難都是爺爺奶奶保護他, 所以他會習慣性地要求父母一起參與, 這樣他才肯玩遊戲。 這時候, 父母應該作為協助者, 讓幼兒在有安全感的前提下去克服困難。 這種親子參與式的遊戲方式是小年齡孩子最喜歡的, 也是一種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方式。

獨自完成任務——帶著任務去做遊戲,增強勇氣,敢於去克服困難。

幼幼真正自己一個人玩過河遊戲,不用媽媽保護是從一個小小任務開始的。(單獨排版)

還是過河遊戲。我和幼幼已經將這個遊戲從最簡單的“墊子石頭”發展到了既有獨木橋,又有小山坡,還有小石子。我們利用家中各種可以利用的材料,比如把餐巾紙盒(裡面裝滿了紙巾,不會被踩扁)連在一起做獨木橋,把多個墊子疊在一起做小山坡,把家中的餅乾盒(大小不限,小的可以增加過河難度)當小石子路。

但是幼幼每次玩時總要我一起參與。為了繼續鍛煉兒子的勇氣,我設計了一個小任務。我放了一隻玩偶小鳥在河對岸,給幼幼戴了一頂“皇冠”(我在家中隨意找的一個帽子),幼幼便成為了王子,我給他佈置的任務是“營救河對岸的小刺蝟”。這一次,幼幼真的自己去嘗試了,他在遊戲的過程中不斷鼓勵自己:“我是王子,我很厲害的,一定會救出小刺蝟。”這是幼幼第一次脫離我的保護獨自遊戲。

遊戲的秘訣:

角色扮演永遠是小年齡孩子最喜歡玩的遊戲。在這些困難克服類遊戲中,不妨設計一些小任務,讓孩子扮演一個小英雄。這種心理暗示可以增強孩子的勇氣。也可以鍛煉孩子的責任感。

過河遊戲是我和兒子在家中玩的最多的遊戲,因為這個遊戲中的所用材料都可以從家中獲取,簡單易得也容易收拾。當然家裡其實還有很多材料可以用來幫助孩子鍛煉勇氣。

爬高梯

家中收納用的樓梯也可以成為鍛煉孩子勇氣的好幫手,從孩子在學爬的階段就可以使用。小小孩是十分喜歡的。等孩子大一些了,也可以有意在高處放一些東西讓孩子通過爬梯去拿取,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怕高的恐懼。

被單

有些孩子特別討厭坐搖搖椅,可能是小腦發育相對不好。這時候在家中可用被單和孩子一起遊戲。爸爸媽媽各拉住被單的一角,孩子躺在中間。因為是爸爸媽媽自己搖,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定高低。建議在床上,這樣會比較安全。這個遊戲可鍛煉小腦平衡,是個很不錯的親子遊戲。

爸爸媽媽自己

我們家還常玩舉高、手把手從高處跳、坐小飛機等。不需要任何的遊戲材料,只要你和孩子一起玩就可以了。幼幼通常是和力氣比較大的爸爸一起玩。這些簡單的親子遊戲不但受孩子喜歡,還能培養孩子的膽量。而且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對於高度、速度的恐懼也會相應減少很多。

後續:

現在兒子已經3歲了。經過了1年多的“勇氣訓練”,他儼然已經是一個小小男子漢,從不輕易說話和表示“我不敢”,到願意說話和表示“我試試”。隨著孩子的成長,我也不僅僅在家中和他一起遊戲,而是將更多的時間留給戶外。

作為家長,當發現孩子不願、不能或不敢做什麼事情時,直接地、硬生生地逼迫孩子,這麼做並不能讓孩子成長,而應該在生活環境中,找到或者創造幫助孩子成長的階梯,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參與,最後得到成功,這才是幫助孩子鍛煉勇氣的好方式。

獨自完成任務——帶著任務去做遊戲,增強勇氣,敢於去克服困難。

幼幼真正自己一個人玩過河遊戲,不用媽媽保護是從一個小小任務開始的。(單獨排版)

還是過河遊戲。我和幼幼已經將這個遊戲從最簡單的“墊子石頭”發展到了既有獨木橋,又有小山坡,還有小石子。我們利用家中各種可以利用的材料,比如把餐巾紙盒(裡面裝滿了紙巾,不會被踩扁)連在一起做獨木橋,把多個墊子疊在一起做小山坡,把家中的餅乾盒(大小不限,小的可以增加過河難度)當小石子路。

但是幼幼每次玩時總要我一起參與。為了繼續鍛煉兒子的勇氣,我設計了一個小任務。我放了一隻玩偶小鳥在河對岸,給幼幼戴了一頂“皇冠”(我在家中隨意找的一個帽子),幼幼便成為了王子,我給他佈置的任務是“營救河對岸的小刺蝟”。這一次,幼幼真的自己去嘗試了,他在遊戲的過程中不斷鼓勵自己:“我是王子,我很厲害的,一定會救出小刺蝟。”這是幼幼第一次脫離我的保護獨自遊戲。

遊戲的秘訣:

角色扮演永遠是小年齡孩子最喜歡玩的遊戲。在這些困難克服類遊戲中,不妨設計一些小任務,讓孩子扮演一個小英雄。這種心理暗示可以增強孩子的勇氣。也可以鍛煉孩子的責任感。

過河遊戲是我和兒子在家中玩的最多的遊戲,因為這個遊戲中的所用材料都可以從家中獲取,簡單易得也容易收拾。當然家裡其實還有很多材料可以用來幫助孩子鍛煉勇氣。

爬高梯

家中收納用的樓梯也可以成為鍛煉孩子勇氣的好幫手,從孩子在學爬的階段就可以使用。小小孩是十分喜歡的。等孩子大一些了,也可以有意在高處放一些東西讓孩子通過爬梯去拿取,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怕高的恐懼。

被單

有些孩子特別討厭坐搖搖椅,可能是小腦發育相對不好。這時候在家中可用被單和孩子一起遊戲。爸爸媽媽各拉住被單的一角,孩子躺在中間。因為是爸爸媽媽自己搖,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定高低。建議在床上,這樣會比較安全。這個遊戲可鍛煉小腦平衡,是個很不錯的親子遊戲。

爸爸媽媽自己

我們家還常玩舉高、手把手從高處跳、坐小飛機等。不需要任何的遊戲材料,只要你和孩子一起玩就可以了。幼幼通常是和力氣比較大的爸爸一起玩。這些簡單的親子遊戲不但受孩子喜歡,還能培養孩子的膽量。而且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對於高度、速度的恐懼也會相應減少很多。

後續:

現在兒子已經3歲了。經過了1年多的“勇氣訓練”,他儼然已經是一個小小男子漢,從不輕易說話和表示“我不敢”,到願意說話和表示“我試試”。隨著孩子的成長,我也不僅僅在家中和他一起遊戲,而是將更多的時間留給戶外。

作為家長,當發現孩子不願、不能或不敢做什麼事情時,直接地、硬生生地逼迫孩子,這麼做並不能讓孩子成長,而應該在生活環境中,找到或者創造幫助孩子成長的階梯,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參與,最後得到成功,這才是幫助孩子鍛煉勇氣的好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