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具體行動入手,鼓勵孩子

一位不懂得心理學知識的偉大母親, 用她樸實無華的鼓勵性批評語言, 一次次地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讓孩子在每個低落的時期都可以重拾自信心, 走過一個個坎坷。 同時母親的舉動也教會了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我可以做得更好”。

從上面這個實例我們可以看出鼓勵孩子的巨大力量, 那就讓我們從具體行動入手吧!

1.多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

告訴孩子你有多麼愛他, 以及他表現得很好, 但孩子仍需要更進一步接收到他的哪些特別的行為得到讚賞, 例如:“你將書放回書架並整理好,

Advertisiment
幫了我好大的忙, 真的太謝謝你了。 ”記得隨時注意孩子正向的行為表現, 例如:孩子經常在排隊時推擠到前面, 但是這一次能耐心排隊等候, 父母可以告訴他:“媽媽很高興你知道如何排隊以及尊重別人!”同時, 不要忘記給孩子一個微笑和擁抱。

2.多關心孩子的努力, 不要冷嘲熱諷

當孩子因為善良的舉動和想法而取得了一定成績時,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以及時的鼓勵。 如孩子在學校的手工課上製作了精美的卡片, 這時與其說:“哇!好漂亮的卡片, 你真是一個藝術家!”不如試著說:“當奶奶收到你親手做的卡片時, 一定很開心!”

切忌, 不要用冷嘲熱諷的語氣來賞識孩子, 因為那樣聽起來像是在批評:“這次你還真的把東西都收拾好了啊。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的行為真的值得表揚, 那又何必帶著消極的語氣呢?

3.無聲的體態語言鼓勵

體態語言雖然是伴隨有聲語言而起輔助作用, 但是它的習慣性與真實性卻比有聲語言高出許多。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成功的‘語言’, 比嘴裡講的語言更複雜到千百倍的‘語言’。 ”國外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個交際效果公式:交流的總效果=7%的有聲語言+38%音調+55%的面部表情。

因而, 父母可以使用翹大拇指、鼓勵的掌聲和微笑的眼神等舉動對孩子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予以鼓勵。 也許非言語性的情感傳遞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Advertisiment

成功=艱苦勞動十正確方法十少說空話。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讓這些名言警句成為孩子的座右銘, 不斷鼓勵著孩子繼續前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