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嬰幼兒便便 瞭解健康與否

一、不同階段的排便型態

1、初生嬰兒時期

在出生後的六至十二小時小時就會排出胎便了。 寶寶在母體內待了九個多月, 必須借著頻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完畢, 通常需要持續幾天, 每天數次, 胎便才會慢慢消失。

溫馨解說:胎便是由於寶寶在母體內吞入羊水和胎兒本身脫落的許多泌物等所組成, 故胎便通常無臭味, 外觀較為黏稠, 顏色則接近墨綠色。

2、哺育母奶期間

母乳寶寶的大便多呈現黃色或金黃色, 外觀較為軟爛且均勻, 有點類似腹瀉狀, 並且沒有臭味, 解便次數較多, 但也有可能一星期都沒有排便,

Advertisiment
這些情況都屬正常。

3、餵食配方奶粉

吃配方奶的孩子, 每天的大便次數較少, 而且略有臭味。 外觀通常呈現黃綠色或者青綠色, 原因是奶粉中含有鐵質等其他營養成分, 若對於成分不完全吸收時, 會讓大便帶綠色, 屬於正常情況。

觀察寶寶排便的狀況,

Advertisiment
可以瞭解孩子的身體情形。

溫馨提醒:嬰幼兒解便的次數和外觀, 可以表示消化系統功能的情況, 父母可以多加留心。

4、添加副食品後

孩子從四至六個月以後開始陸續添加副食品, 由於輔食的類別、數量及次數的增加, 嬰幼兒的排便型態會漸漸類似于成人, 顏色也會慢慢變得比較暗沉。

溫馨提醒:寶寶若吃較多蔬果類的食物, 較無臭味;若吃較多蛋白質成分的食物(蛋魚肉奶), 便便就會容易有臭味。

二、判斷有害的糞便型態 1、新生兒沒解便

通常寶寶在出生後的的二十四小時內會排第一次胎便, 且於三天左右排乾淨;假若孩子超過二十四小時才排便或只排少量糞便, 這代表腸胃道方面有異常情形。

2、水塊狀的便便

其中有較多沒消化的奶塊,

Advertisiment
通常無黏液, 每天約解五至十次便。 此類型多見於喝配方奶的小孩, 建議多加一些水泡奶, 將其稀釋, 或者增加餵奶次數, 但是減少每次的餵奶量。

溫馨提醒:若為母乳哺育, 則不需要變化哺乳方式, 慢慢適應後就回復正常。

3、青綠色的稀便

便便呈現的是量少但次數多, 外觀為青綠黏液狀態。 此類型通常是喂哺不夠造成, 所以又稱為饑餓行糞便;但也可能是消化不良, 或者是肚子著涼, 要留心別讓孩子的肚子外露。

4、泡沫狀的大便

便便較稀, 且便中含有大量泡沫, 還有明顯的酸味。 若遇到此情形, 稍調整寶寶飲食狀況就能正常恢復。 一般而言, 是因為糖或澱粉的成分過多造成, 故將奶或副食品中的糖類減少即可。

Advertisiment

5、帶血類的糞便

此情形不容忽視, 最好能馬上的醫院就診。 血便的呈現的方式很多種多樣, 一般外觀是紅色或黑褐色, 其中帶有血絲、血塊狀或血液黏膜等。

6、顆粒狀的羊便

此時的糞便外觀呈現乾燥且略硬的顆粒狀態。 通常, 吃配方奶的的嬰幼兒較喝母奶的的寶寶更容易產生此種情況。 簡而言之, 若有這種情形, 就是寶貝解便不順便秘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