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孩子性格霸道看家庭的教育

得不到就動手
兒子三歲了, 昨天跟我們旁邊家的幾個小孩子們在玩沙子, 兒子平時就有一些霸道, 也可能是平常爺爺奶奶給寵壞他了, 什麼東西都由他也養成好強的性格。 他搶起小夥伴的玩具推土機, 未果, 一口就咬向對方的小手。 結果, 推土機如願到手。 那小朋友哇哇大哭說他搶我的玩具。

我從屋裡出來看到都傻眼了, 然後我先給那小孩道歉了。 對兒子說你為什麼要咬哥哥啊, 咬人是不對的, 你已經給小哥哥造成傷害了, 必須親自道歉, 兒子低下頭沒有著聲。 我看得出來他很不願意去道歉,

Advertisiment
我又重複說了一聲。 兒子看我非常生氣的樣子, 清聲說出了對不起, 把玩具也還給哥哥。 我生氣的說回屋裡跪著去反思一下吧, 他看爺爺奶奶都不在家, 沒有了靠山, 只能無奈的去跪著了。

那被咬的小朋友看到他受到了嚴懲, 也沒有哭那麼響亮了, 我摸著那小孩子的頭對他說, 向你保證不會有下次了。 畢竟那孩子比我們家的大一歲也懂事些, 頭頭點。 我從家裡拿了些吃的和玩具給他們。 隨後他高興的跟其它的小朋友再次玩起來了。

到了吃晚飯時家裡的人也都回來了, 我把這事都說給他們聽過個個也批評兒子的做法非常不對, 在爺爺奶奶的勸說下。 兒子再次說下回不咬人了, 我也勉強讓他回桌飯。 給他洗澡時看到前膝蓋都腫了,

Advertisiment
我當著沒有看到。 其實心裡非常心痛。
重這次後我沒有看到兒子在犯咬人的錯了。 那次也讓他受到一定的懲罰, 並將與懲罰相反的待遇呈現在他眼前:呵護和安撫被咬的孩子。 從而令孩子懂得, 攻擊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 也得不到任何好處, 進而自覺摒棄攻擊性行為。

(責任編輯:陳華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