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小冷漠的孩子不會幸福

冷漠是一種流行病, 不僅僅局限在個別孩子身上, 在一所學校, 一個班級, 往往可以看到冷漠仿佛是孩子的常態表情, 在許多應該無邪的臉上流轉。 為何如此?自然是教育出了問題。 但這個教育卻不僅僅是學校教育。

老師觀點

我們的教育需要反思

家長也罷, 學校也罷, 對孩子的首要要求已經不再是孩子的優秀性格品質, 而是往往局限于學業成績, 這是教育目的的偏離。 學業成績之下, 德育云云都不免在雲中漫步。

家長也罷, 教師也罷, 對孩子的教育開始聲嘶力竭於課本知識, 急功近利於課業成績,

Advertisiment
而忘了自己行為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這是教育方式的偏離。 耳濡目染之下, 要孩子有愛心何其難!

重提德育, 將優秀品質視作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重提身教, 讓愛心與同情成為孩子生活中斑斕的陽光, 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 也許, 冷漠這種病也就慢慢絕跡了。 ――吳合眾

先請看這樣的真人真事。 事例一:一個孩子要買一件名牌衣服, 因為價格太貴, 沒有給孩子買。 孩子便說:“你生我幹什麼, 生我還不給我買衣服, 你們不配做父母。 ”事例二:一天晚上就寢前, 兩個男同學在宿舍打架。 其中一個身高馬大的學生對另一個瘦小的學生拳打腳踢, 全宿舍的同學無一個人上前勸阻。 後來被檢查宿舍的老師發現並制止。 當老師向在場的其他四名同學瞭解情況時,

Advertisiment
他們都說不知道。 老師問:“那你們當時都在幹嗎?”他們說:“我在看小說, 我在玩遊戲, 我在發短信, 我看著他們打架。 ”

如今孩子們的冷漠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我想原因有三, 一是愛的不當。 就是指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 或是家長的眼裡只有分數, “高分遮百醜”, 對孩子的其他缺點視而不見。 二是愛的缺失。 農村裡的留守兒童或城市裡忙碌的父母, 孩子缺乏父母面對面的關愛。 三是環境的影響。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明哲保身這些傳統冷漠的處世原則對孩子們的影響。

冷漠標誌著孩子心靈的麻木和責任感的消失。 父母們要意識到:冷漠的孩子, 他的人生難有幸福;對於他人, 冷漠可能是傷人的利劍;對於國家,

Advertisiment
由冷漠者組成的民族肯定是沒有希望的。 ――嚴新財

別讓孩子變冷漠

家長聲音

孩子是大人的影子

哪裡是孩子的錯啊, 很大的可能是大人影響的。 人與人之間都是這樣相處, 整個社會的風氣就這樣了, 不奇怪但覺得悲哀!我覺得不僅是現在的孩子冷漠, “80後”已工作的獨生子女開始顯現不良後果了:沒有責任心、沒有集體責任感、沒有集體榮譽感、不顧全大局、不安心工作……跟這些年輕人在一起工作, 真是心都灰了! ――晨笛媽媽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 是不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太過於溺愛, 太無私付出而造成的呢?孩子的冷漠大多是拜父母所賜, 責怪他們的同時, 我們也應該反思。 這兩個事例中家庭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Advertisiment
學校的教育也應該不容忽視。 現在的孩子真的不知道什麼是關心和感謝了。 ――渲媽

改變孩子, 不如改變自己。 我們是孩子最好的一面鏡子。 說實話, 現在的我們最關心的不是孩子過得快不快樂, 而是你考了幾分, 報了幾門輔導課程。 而我們也只教育孩子自我保護, 我們不敢教孩子去愛, 去無私地幫助, 因為我們怕孩子受到傷害。 再說, 如果博愛而造成傷人的後果誰又會來幫你埋單呢?說實在的, 我不求自己的孩子去幫助人, 只要他不去傷害別人, 懂得保護自己我就滿意了。

很難說, 像我隔壁的, 有一次去她家問一下事情, 帶著孩子, 孩子剛好咳嗽了一下, 那個奶奶馬上拉走了她孫女, 說你家孩子咳嗽呀,

Advertisiment
早點回家吧, 很直接, 所以說孩子的冷漠折射大人的影子很對哦。

家長無微不至的護理替代了孩子的成長, 讓孩子沒有學會無私地關愛他人, 幫助他人。

比如第一個老師, 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給她帶來了什麼麻煩――冷漠的是老師, 沒有引導孩子在這件事中學會成長;第二件事中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也是教育孩子關愛他人的一個契機, 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孩子身上, 沒有顧及對方感受。

在這兩件事中, 當事人的家長也是有一部分的責任的, 我們在教育孩子有不懂的問題要多問老師時, 是否也教會了孩子向老師、同學尋求幫助?第二位家長是否對其他孩子主動表示過關心?如果能在孩子好些的時候教會他與小夥伴主動聯繫, 表達對他們的關心,我相信對方也會被感化的。

人之初,性本善。為啥小孩會這樣,大人是他們的老師,社會風氣是染缸,世風日下的環境是溫床,就好像現在入口的化學食物,每天一點點,都沒察覺――到發現時為時已晚。

小編總結:孩子們本來都是善良的,可是為什麼他們會漸漸變得冷漠。這其實是社會傳達的不良的資訊影響了孩子,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給寶貝樹立榜樣。從小冷漠的孩子也感受不到別人的愛。

表達對他們的關心,我相信對方也會被感化的。

人之初,性本善。為啥小孩會這樣,大人是他們的老師,社會風氣是染缸,世風日下的環境是溫床,就好像現在入口的化學食物,每天一點點,都沒察覺――到發現時為時已晚。

小編總結:孩子們本來都是善良的,可是為什麼他們會漸漸變得冷漠。這其實是社會傳達的不良的資訊影響了孩子,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給寶貝樹立榜樣。從小冷漠的孩子也感受不到別人的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