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壞了買新的,
甚至有些玩具只有輕微破損就被扔掉了,
這樣雖然刺激了市場消費,
可是玩具大量使用的塑膠丟棄以後也給環境帶來了越來越沉重的負擔。
日本熱心環保事業的人士多年前就開始嘗試為市民提供玩具修理這項服務,
孩子們親切地稱其為“玩具醫院”。
那裡的“醫生”都是一些退休後樂於發揮餘熱的志願者,
他們受這種工作的公益性的激勵,
但更多的還是專注于從小培養孩子的環境意識,
幫助他們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
東京都目黑區玩具醫院每週日下午開放,
Advertisiment
醫院開業以來, 田中一直是醫生隊伍中的成員。 最初, 只有一兩名志願者修理玩具, 如今, 已發展到18個成員, 其中12人每週日都來醫院工作。
Advertisiment
有時因為缺少部件或其他原因,
玩具需要“住院”接受處理,
但這種住院同樣也是免費的。
東京都目黑區政府每月撥給這家醫院的材料費只有6000日元,
而兒童、父母和志願者因此得到的歡樂卻遠遠超出這微不足道的一點投資。
同普通的社會上的醫院一樣, 光臨這裡的有老少婦孺各色人等, 父親幫孩子修理陳舊的遙控玩具、祖父母為孫兒修理老式的音樂盒,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在日語中有一個詞彙叫“毛踏依納矣”, 意即“浪費”, 其實, 這個詞的原始語意表達的是對大自然的饋贈或對他人正直品行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在資源匱乏的日本, 物盡其用是一種民族的共性, 在這種充滿愛心的文化氛圍中, 人們努力為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尋找新歸宿。 “不得暴殄天物”的觀念還體現在餐桌上, 許多人認為飯碗中剩下一粒米都是不禮貌的。 可是, 現在人們普遍擔憂的是這種傳統品質正在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