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小培養寶寶自信心很重要

國外一位心理學家是這樣給具有自信的兒童下定義的:自信就是一個人所擁有的對自己的信心和感覺的集合。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做事動機、態度和行為。 孩子的自信可在3、4歲時出現,當孩子學會用湯勺將飯放進自己嘴裡時,就會出現"我能做到"這種心理。 自信心強的孩子比較樂觀,自我感覺較好,喜歡與別人交往,願意追求新的興趣,從不輕視自己。 遇到難題時不說"我是白癡",而說"我暫時還不理解"。 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較悲觀,總是感覺"我不行"或"我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等。 往往表現出被動、抑鬱和孤獨。

Advertisiment

多在實踐中培養孩子, 鼓勵自己動手, 獨立完成。 先從一些簡單的事情入手, 比如拿東西, 擺碗筷等等。 讓孩子去嘗試去發現, 體驗成功的喜悅, 產生愉悅的心情。 在孩童時代, 我們是通過我們身邊的人特別是父母對我們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 因此, 每個家長應注意, 你的孩子是否自信, 與你對他的評價有直接關係。

幫助孩子締造自信:換種方式說話

和孩子相處時, 經常尋找值得贊許的具體理由, 用贊許的語言鼓勵他, 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 可以說:“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 有進步嘛。 ”不要說:“寶寶你真聰明, 媽媽好喜歡你。 ”具體的稱讚給他自信, 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有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 幼稚園的老師說:“你的孩子有多動症,

Advertisiment
在板凳上3分鐘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老師說了什麼。 “老師表揚了你, 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鐘, 現在能夠坐3分鐘了。 別的家長特別羡慕媽媽, 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

孩子上了初中, 又一次家長會, 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的成績, 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 ”她還是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 只要你努力, 很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 ”

小孩的特點是好奇、幼稚、缺乏自信。 他們對每一點小小的進步都非常在乎, 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

一位淘氣的小姑娘, 平時總是因為淘氣而受到媽媽的責駡。 有一天, 她故意表現得特別好, 但從開始到晚上睡覺前, 媽媽沒有一句表揚的話。 她躺在床上哭了。

Advertisiment
“難道我今天不是很乖的小姑娘嗎?”

人類本性中都渴望受到讚美, 未成年的孩子尤其如此。 所以對孩子的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鼓勵。

不能夠換位移情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你怎麼那麼懶惰;你怎麼那麼會搗蛋;你怎麼那麼笨;你真是敗事有餘;你是騙子;你真自私;你真是頑固;你是浪費時間;你是人見人怕;你怎麼那麼愛表現;你真是長舌婦;你真是沒出息;你的脾氣真暴躁;你是個膽小鬼;你真討厭。

能夠移情換位元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你努力些可以做得更好;你的聰明可以用在適當的地方;找到了訣竅你會進步;成功之路需花力氣尋找;你所講的不是真實;你可以試著為別人著想;別人的意見常有可借鑒之處;你可以更有智慧地運用時間;你可以與別人相處得更好;你需要別人的注意;你講話可以精簡一些;你從別的角度去找自己的長處;你可以控制你的情緒;勇氣是需經鍛煉的美德;你不那樣做我會高興。

Advertisiment

由於現在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小孩, 所以孩子是孤獨的, 缺少小朋友之間的溝通。 父母不能以為小孩的問題簡單, 談論內容沒有成人的意義而不理睬或嘲笑他, 成人需要用小孩的語言跟他認真討論他的事情, 讓他學著去做事情, 儘管他做得沒有你做得完美, 但這是學習的開始, 這樣才能夠鍛煉他的溝通能力, 建立他的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