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 我在醫院走廊裡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拒絕打針, 他的父親, 一個人高馬大的大男人真就弄不住他。 父親看來也是用了力, 幾次想抓住小男孩子, 最後都被掙脫。 那個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命”來形容, 小小身軀爆發出驚人的力量, 淒厲的哭喊聲讓人感到震驚, 整條走廊都被驚動了。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沒走到極端, 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嗎?可以想像小男孩的恐懼到了什麼程度, 也可以想像打針這件“小事”給孩子帶來多麼大的心理折磨。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感到困難和懼怕的事,
Advertisiment
就說打針這件事, 一輩子要遇到很多次, 如何面對打針, 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 何況由此而來的一些心理, 還可以遷移到其它事情上。 大人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 認為這很簡單, 只要把孩子摁住了, 或哄騙著打了就沒事了。 家長應教育孩子盡可能平靜地接受, 並培養他們忍耐痛苦的勇氣。
我記得圓圓第一次因生病打針是在一歲八個月, 剛剛懂點事, 會說一些話。 她得的是急性肺炎, 我先帶她到門診看, 大夫給開了針劑。 取上藥後, 我告訴她要帶她去打針。 她可能對幾個月前打預防接種針還有印象,
Advertisiment
她打預防接種針時還不太會說話, 懵懵懂懂中屁股被紮了一下, 有些痛, 哭了幾聲, 針頭一拔出去, 我趕快說“咦, 你看這個杯子上還有個小貓咪呢”。 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貓咪吸引了, 就忘記屁股被紮這回事。 現在我說要打針, 可能喚起她的那個印象了, 我抱著她走到處置室門口時, 她突然說:“我不打針。 ”
我停下來對她說:“寶寶現在生病了, 咳嗽, 還發燒。 你覺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圓圓說不舒服。 “那寶寶想不想讓病趕快好了?”圓圓回答“想”。 她又咳嗽, 小臉蛋燒得紅紅的。 我親親她的臉蛋說:“大夫開的藥就能讓小圓圓的病好了, 能讓寶寶變得舒服。 要是不打針, 病就總也好不了。 ”
小孩子其實最懂事,
Advertisiment
圓圓從道理上接受了打針, 但她小小的心還是害怕, 滿眼憂慮地問我“打針疼不疼呀?”我微笑著平淡地說:“哦, 有點疼, 不過疼得不厲害, 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個屁墩兒一樣。 ”圓圓聽了, 憂慮有所減緩。 我接著問她:“你覺得那天摔個屁墩兒, 是疼得厲害, 還是就有一點點疼?”圓圓回答“有一點點疼”。
“哦, 打針的疼和那個疼差不多, 也是有一點點。 ”我很坦率地告訴她, 然後又說:“摔屁墩兒小圓圓不哭, 打針也用不著哭, 是不是?”圓圓點點頭。
但我能看出她心裡還是有一些顧慮和緊張的。 於是又給她打氣說:“媽媽覺得圓圓很勇敢, 你試試看自己勇敢不。
Advertisiment
我和她說話時的表情始終是又愉快又輕鬆的, 表現出打針確實是很簡單的事。 圓圓也坦然了許多, 她的願望肯定是想當英雄, 同時對媽媽的話深信不疑, 因為媽媽從沒騙過她一次, 既然只是“有一點點疼”, 那也沒什麼好怕的。
打的時候她很緊張, 渾身繃得緊緊的, 但沒哭。 護士看圓圓在打針過程中那麼配合, 表揚了她。 圓圓通過“試驗”, 覺得打針的痛, 確實是能忍住的, 心態由此變得很鎮靜。
門診看了幾天不太好, 就住院了。 一個病房有八個孩子, 大部分比圓圓大些, 兩到三歲。 每當穿白大褂的人進來,
Advertisiment
由於當時孩子太小, 打點滴時胳膊上找不到血管, 只能在腦門上扎針, 但腦門上的血管也很細, 往往不能一下紮住了, 經常得紮兩三次。 有一天一個新來的小護士給圓圓扎針, 居然一連紮了七下都沒紮住。 大人被一連紮七下可能都受不了, 我和她爸爸在旁邊都有些無法忍受了。 圓圓開始哭泣, 但並不大哭, 只是哼哼唧唧地哭, 腦袋卻一動不動地讓護士擺弄。第八下紮住了,膠布一貼好,她馬上就不哭了。我心裡真佩服這個小傢伙。
我看到病房裡一些家長,每天都採用哄騙、威嚇、強制的手段讓孩子打針。針紮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別人多痛多少倍似的。家長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沒有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
當時圓圓的治療還需要做一種“超聲霧化”的理療,是讓孩子呼吸一種加了藥劑的霧氣。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噴霧口靠近孩子的臉,讓她自然呼吸十分鐘。
第一次做時,護士推來儀器,我們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只是按護士的要求把孩子抱起來。白色的微微帶有藥味的霧氣隨著機器“嗡”一聲的啟動,一下噴到圓圓臉上,她大吃一驚,本能地把臉扭開。護士立即讓我把孩子抱緊,別動。我就趕快把圓圓抱緊了,力圖讓她的臉對著噴藥口。圓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緊閉雙眼,努力掙扎,想躲開霧氣,開始哭,我儘量不讓她動。護士也在調整,圓圓的臉扭到哪兒,她就把噴氣口跟到哪兒。圓圓掙扎了一會兒掙不開,終於大哭,開始強烈反抗。才做了五分鐘,她反抗得做不成,只好作罷。
比較打針,“超聲霧化”應該說沒什麼痛苦,只是自然呼吸一些霧氣,有淡淡的藥味,並不難聞。由於沒提前給圓圓做思想工作,在她毫無心理準備下強行要她接受,所以成為圓圓最為恐懼的事。此後幾天她一直拒絕做超聲霧化,只要看到護士推一個類似霧化機的東西進來,立即就緊張起來,遠不像對待打針那樣從容淡定。
這件事確實是大人沒做好,給孩子帶來恐懼了。
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應有幾個原則:
一是平靜自若,不要表現出焦慮。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
二是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比如告訴孩子你現在生病了,需要打針,打針可以治病。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去說。
三是對於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儘量不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比如許多家長帶孩子打針時,為了消解孩子的緊張,就說“一點也不疼”,孩子上一次當後,就絕不肯再上第二次當;他們挑戰困難的理性和勇氣就失去一次萌發機會,並且以後會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發孩子的勇氣。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同時也要給他們退路,不要讓孩子為自己流露的“不堅強”感到羞愧。
五是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有的家長通過“不打針員警就要來抓你”,或“吃了這藥就給你買個遙控汽車”等方式達到目的,這是很糟的。哄騙和收買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並不能真正緩解孩子的緊張,還有礙他們的道德發育。
兒童應該從小學會理性面對一些困難或痛苦,不僅能緩解痛苦,還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圓圓兩歲半時,有一天半夜突然哭醒。她呼吸困難,喉嚨處好像卡了什麼,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我恰好剛看過一個關於小兒喉頭水腫的資料,覺得圓圓的症狀很相似。孩子得這個病十分危險,一是兒童喉管細,二是小孩子不懂事,越難受越要哭,越哭水腫得越厲害,這可能會導致喉管堵塞,引起窒息。
那一瞬間我害怕極了,儘量把語氣放平對圓圓說:“寶寶不要哭,你現在覺得呼吸困難是因為你這塊兒水腫了。”我指指她的喉嚨,又告訴她,“要是哭的話就會腫得更厲害,就更不好出氣了。你忍耐一下好不好,不要哭,媽媽馬上帶你去醫院。”圓圓聽懂了,立即就不哭了,配合我穿好衣服。儘管她看起來那樣難過,卻一聲不吭。
她爸爸當時在外地工作,那時集寧晚上打不到計程車,我就去敲鄰居的門,請小哲的爸爸幫忙,用自行車帶我們去醫院。小哲爸爸的車子騎得飛快,我在後面抱著圓圓。她的呼吸很困難,但一直安安靜靜的。走到一段沒有路燈的地方,撞到一個高出路面好多的井蓋,我們都摔倒了,這一折騰圓圓好像呼吸更費力了,但也沒哭,表情還是很平靜。我覺得孩子真是懂事,也很慶倖她這麼懂事。去了醫院急診,很快得到治療,幾個小時後情況就變好了。
醫生說這個孩子真乖,整個治療過程中沒有一點要哭的意思,小孩子得這個病最怕的就是哭鬧。
圓圓這方面的乖順和懂事確實惹人疼愛。她3歲前準備上幼稚園。入園前要體檢,幼稚園統一安排報名的孩子在某天到市婦幼保健所體檢。體檢的路上,我告訴她可能要抽血化驗。她有些緊張,問我疼不疼。我還是先告訴她有些疼,然後告訴她抽血和一般的打針差不多,就是紮的時候有一點點疼,抽的時候就不疼了。她已有過幾次打針的經歷,聽我這樣說,也就比較釋然了。
當天體檢的有十幾個小朋友,抽血時,孩子們哭成一片。已抽過的、正在抽的、還沒抽的,都在哇哇大哭。特別是一針紮不住的,需要紮第二針時,不光孩子哭,有些大人也著急了。抽血的護士都被弄煩了,皺著眉頭,態度似乎也不好。
圓圓安靜地倚著我等著,用有些好奇有點同情的目光看著那些小朋友。她突然對我說一句“哭也一樣疼”。我問她是不是想說小朋友打針時,哭和不哭是一樣疼的,哭也不能減輕疼痛。她說是。我讚賞地親親她的小臉蛋說,“小圓圓說得對,反正哭也不能止痛,還不如不哭。”我沒讓孩子承諾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這樣理解已很不容易,不需要給她任何壓力,到時她萬一哭了,也不用為自己違反了諾言而感到羞愧。以她的年齡,哭了也是正常的。
輪到圓圓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雖然有些緊張,但安靜地等護士拿針管,安針頭。護士發現這個孩子不哭,很詫異地看看她。
圓圓可能是想安慰那個護士,對她說:“阿姨,我不哭。”這讓護士非常驚喜,一直緊皺的眉頭展開了“噢?你為什麼不哭呢?”圓圓說“哭也一樣疼”。
護士一下也聽懂了,她驚訝地停止了手中的動作,看看圓圓,頓了一下,才說“啊,你這個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從來沒遇到過這麼懂事的孩子!”她手裡拿著針管,去圓圓胳膊上找血管時,猶豫了一下,放下手裡的針管,拉開抽屜找出一個新的針管說,你這麼懂事,阿姨更不捨得紮痛你,這個針頭稍細一些,沒有那些痛,就剩這一個了,給最聽話的孩子用。她找了一下圓圓的血管,發現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來一個年紀較大的護士,對圓圓說這個阿姨保證一針就能紮准。果然。
看來,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還能“佔便宜”呢。
腦袋卻一動不動地讓護士擺弄。第八下紮住了,膠布一貼好,她馬上就不哭了。我心裡真佩服這個小傢伙。我看到病房裡一些家長,每天都採用哄騙、威嚇、強制的手段讓孩子打針。針紮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別人多痛多少倍似的。家長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沒有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
當時圓圓的治療還需要做一種“超聲霧化”的理療,是讓孩子呼吸一種加了藥劑的霧氣。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噴霧口靠近孩子的臉,讓她自然呼吸十分鐘。
第一次做時,護士推來儀器,我們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只是按護士的要求把孩子抱起來。白色的微微帶有藥味的霧氣隨著機器“嗡”一聲的啟動,一下噴到圓圓臉上,她大吃一驚,本能地把臉扭開。護士立即讓我把孩子抱緊,別動。我就趕快把圓圓抱緊了,力圖讓她的臉對著噴藥口。圓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緊閉雙眼,努力掙扎,想躲開霧氣,開始哭,我儘量不讓她動。護士也在調整,圓圓的臉扭到哪兒,她就把噴氣口跟到哪兒。圓圓掙扎了一會兒掙不開,終於大哭,開始強烈反抗。才做了五分鐘,她反抗得做不成,只好作罷。
比較打針,“超聲霧化”應該說沒什麼痛苦,只是自然呼吸一些霧氣,有淡淡的藥味,並不難聞。由於沒提前給圓圓做思想工作,在她毫無心理準備下強行要她接受,所以成為圓圓最為恐懼的事。此後幾天她一直拒絕做超聲霧化,只要看到護士推一個類似霧化機的東西進來,立即就緊張起來,遠不像對待打針那樣從容淡定。
這件事確實是大人沒做好,給孩子帶來恐懼了。
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應有幾個原則:
一是平靜自若,不要表現出焦慮。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
二是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比如告訴孩子你現在生病了,需要打針,打針可以治病。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去說。
三是對於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儘量不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比如許多家長帶孩子打針時,為了消解孩子的緊張,就說“一點也不疼”,孩子上一次當後,就絕不肯再上第二次當;他們挑戰困難的理性和勇氣就失去一次萌發機會,並且以後會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發孩子的勇氣。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同時也要給他們退路,不要讓孩子為自己流露的“不堅強”感到羞愧。
五是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有的家長通過“不打針員警就要來抓你”,或“吃了這藥就給你買個遙控汽車”等方式達到目的,這是很糟的。哄騙和收買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並不能真正緩解孩子的緊張,還有礙他們的道德發育。
兒童應該從小學會理性面對一些困難或痛苦,不僅能緩解痛苦,還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圓圓兩歲半時,有一天半夜突然哭醒。她呼吸困難,喉嚨處好像卡了什麼,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我恰好剛看過一個關於小兒喉頭水腫的資料,覺得圓圓的症狀很相似。孩子得這個病十分危險,一是兒童喉管細,二是小孩子不懂事,越難受越要哭,越哭水腫得越厲害,這可能會導致喉管堵塞,引起窒息。
那一瞬間我害怕極了,儘量把語氣放平對圓圓說:“寶寶不要哭,你現在覺得呼吸困難是因為你這塊兒水腫了。”我指指她的喉嚨,又告訴她,“要是哭的話就會腫得更厲害,就更不好出氣了。你忍耐一下好不好,不要哭,媽媽馬上帶你去醫院。”圓圓聽懂了,立即就不哭了,配合我穿好衣服。儘管她看起來那樣難過,卻一聲不吭。
她爸爸當時在外地工作,那時集寧晚上打不到計程車,我就去敲鄰居的門,請小哲的爸爸幫忙,用自行車帶我們去醫院。小哲爸爸的車子騎得飛快,我在後面抱著圓圓。她的呼吸很困難,但一直安安靜靜的。走到一段沒有路燈的地方,撞到一個高出路面好多的井蓋,我們都摔倒了,這一折騰圓圓好像呼吸更費力了,但也沒哭,表情還是很平靜。我覺得孩子真是懂事,也很慶倖她這麼懂事。去了醫院急診,很快得到治療,幾個小時後情況就變好了。
醫生說這個孩子真乖,整個治療過程中沒有一點要哭的意思,小孩子得這個病最怕的就是哭鬧。
圓圓這方面的乖順和懂事確實惹人疼愛。她3歲前準備上幼稚園。入園前要體檢,幼稚園統一安排報名的孩子在某天到市婦幼保健所體檢。體檢的路上,我告訴她可能要抽血化驗。她有些緊張,問我疼不疼。我還是先告訴她有些疼,然後告訴她抽血和一般的打針差不多,就是紮的時候有一點點疼,抽的時候就不疼了。她已有過幾次打針的經歷,聽我這樣說,也就比較釋然了。
當天體檢的有十幾個小朋友,抽血時,孩子們哭成一片。已抽過的、正在抽的、還沒抽的,都在哇哇大哭。特別是一針紮不住的,需要紮第二針時,不光孩子哭,有些大人也著急了。抽血的護士都被弄煩了,皺著眉頭,態度似乎也不好。
圓圓安靜地倚著我等著,用有些好奇有點同情的目光看著那些小朋友。她突然對我說一句“哭也一樣疼”。我問她是不是想說小朋友打針時,哭和不哭是一樣疼的,哭也不能減輕疼痛。她說是。我讚賞地親親她的小臉蛋說,“小圓圓說得對,反正哭也不能止痛,還不如不哭。”我沒讓孩子承諾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這樣理解已很不容易,不需要給她任何壓力,到時她萬一哭了,也不用為自己違反了諾言而感到羞愧。以她的年齡,哭了也是正常的。
輪到圓圓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雖然有些緊張,但安靜地等護士拿針管,安針頭。護士發現這個孩子不哭,很詫異地看看她。
圓圓可能是想安慰那個護士,對她說:“阿姨,我不哭。”這讓護士非常驚喜,一直緊皺的眉頭展開了“噢?你為什麼不哭呢?”圓圓說“哭也一樣疼”。
護士一下也聽懂了,她驚訝地停止了手中的動作,看看圓圓,頓了一下,才說“啊,你這個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從來沒遇到過這麼懂事的孩子!”她手裡拿著針管,去圓圓胳膊上找血管時,猶豫了一下,放下手裡的針管,拉開抽屜找出一個新的針管說,你這麼懂事,阿姨更不捨得紮痛你,這個針頭稍細一些,沒有那些痛,就剩這一個了,給最聽話的孩子用。她找了一下圓圓的血管,發現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來一個年紀較大的護士,對圓圓說這個阿姨保證一針就能紮准。果然。
看來,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還能“佔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