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小被說胖長大更易發胖

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JAMA Pediatrics)上的新研究發現, 如果一個小姑娘在10歲的時候被親人、朋友或者學校的老師同學稱為“胖妞”, 那麼她們更可能會在生活中進行引起肥胖的行為, 成年時罹患肥胖症的風險也因此增加。

研究者對居住在北加州、辛辛那提和華盛頓的1166名白人女孩和1213名黑人女孩10歲至19歲間的身體品質指數(BMI)資料進行分析, 同時調查了受試者監護人的收入和教育情況。 研究中, 研究者將問及受試者“是否曾被任何下列人員評價為‘太胖’”, 這些人員包括受試者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好的朋友、最喜歡的男生、老師以及其他人。

Advertisiment
結果顯示, 在她們10歲的時候, 受試者中共有57.9%被別人說過自己太胖。

將這一資料與9年後受試者的BMI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者發現在10歲時被說太胖的女孩子, 到19歲時患肥胖症的可能性是沒被說的女孩子的1.66倍。 結果並不受種族差異影響。 如果“太胖了”的評價並非來自親人, 那麼隨後患肥胖症的風險是不被嘲笑的1.40倍, 但如果體重方面的嘲笑來自受試者的家庭成員, 那麼該風險將提高1.62倍。 此外, 研究者也發現, 告訴女孩子“你真胖”的人越多, 女孩子約10年後真的患上肥胖症的風險也會越大。

儘管受試者被說“太胖”與否和她們起始的BMI情況中度相關, 但在研究者控制了受試者的起始BMI、家庭收入、父母的教育情況、種族和受試者進入青春期的時間等因素之後,

Advertisiment
“肥胖標籤”增加受試者肥胖風險的結論仍然成立。 也就是說, 無論被說“太胖了”的小女孩是否真的過重, 這種評價都可能給小女孩帶來額外的肥胖風險。 論文作者、UCLA文理學院的富山珍妮(Tomiyama A. Janet)博士說:“我們發現這種現象時都感到很震驚。 ”

“當人們情緒低落, 他們可能會吃得更多, 而不是決定去節食或者慢跑。 讓別人為自己的體重而沮喪, 會使他們的可的松水準增加, 最終導致體重的增加。 ”珍妮說。 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傑佛瑞·亨格(Jeffrey Hunger)則補充:“‘太胖了’的評價會讓過重的人感到焦慮, 最近有研究表明, 身受這種評價的人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因而可能暴飲暴食。 ”

研究者在論文中呼籲,

Advertisiment
科研人員、公共衛生部門的官員以及醫生應該考慮如何使用非侮辱性的方法來改善超重兒童的健康水準。 珍妮強調, 為自己的體重感到困擾是不健康的行為, 超重的人群也不應該因肥胖而被羞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