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有家長抱怨孩子從幼稚園升到小學之後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在幼稚園自理能力很強的孩子上了小學第一個月居然尿褲子好幾次, 回到家問他今天佈置的作業是什麼, 結果一問三不知, 好幾次摟不住心裡的火氣想“吼娃”。 其實很多家長忽視了幼稚園和小學階段具有很多不同設置, 而且孩子的心理發展也處於不同階段。
上廁所
小朋友在幼稚園隨時都可以上廁所, 老師也會根據每個小朋友的狀況詢問是否需要排便。
然而到了小學只能在課間上廁所, 特別是只有課間寶貴的十分鐘玩耍,
Advertisiment
小妙招兒:
1.上學前跟孩子反復強調:下課十分鐘先去廁所再玩。
2.如果在課堂上想去廁所, 不要強迫孩子憋著, 要勇敢地舉手跟老師說。 總憋尿時間久了很容易得急性腎炎。
3.如果孩子尿了褲子,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責駡孩子。 父母的訓斥, 同學的嘲笑會讓孩子在心裡一直放不下尿褲子這件事, 久而久之就會很自卑。 在心裡不停告訴自己“別尿褲子, 別尿褲子”, 造成極大的心裡壓力大, 越想控制, 反倒越控制不住, 演變成了一種心理暗示, 結果會導致更頻繁地尿褲子。
喝水
在幼稚園除了有固定的喝水時間, 小朋友想喝水了也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出需求。
Advertisiment
在小學, 喝水只能在課間, 課堂上是不允許喝水的。 所以經常有小朋友一整天都不喝一口水。
小妙招兒:
1.家長把孩子接回家之後可以詢問當天喝水的情況和沒有喝水的原因。
2.家長可以給孩子帶一點有味道的水, 也可以讓孩子選擇一個他非常心儀的水壺, 這樣孩子在課間就有動力向同學炫耀自己“好喝的水”和“漂亮水壺”, 水自然而然就喝了。
自理能力
在幼稚園, 每個班級除了配備主班老師、副班老師, 還有生活老師, 幼稚園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難會及時得到幫助。 而進入小學之後就都得靠自己, 如果自理能力差些, 勢必會影響學習。
小提示: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
Advertisiment
寫作業
幼稚園不會佈置作業, 但是小學是有作業的。 進入小學之後孩子沒有“寫作業”的概念, 結果就是寫得拖拖拉拉, 作業品質也不好。
小妙招兒:
1.家長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作息時間, 幾點寫作業, 幾點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 你要是想讓他下學後老老實實坐在桌子前幾個小時寫作業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如順應孩子的天性, 把遊戲時間也算到作息表裡, 讓孩子自己決定時間安排, 家長控制玩的時間。
2.同時家長要和孩子制定獎懲措施, 如果孩子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安排學習和遊戲, 就給孩子相應的獎勵, 反之就施行懲罰措施, 但是這個懲罰措施必須是事先跟孩子達成一致的,
Advertisiment
上課
幼稚園每節課的時間是20-30分鐘, 而且是遊戲為主, 在玩中學, 將教育教學的內容融合在活動中, 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具, 引導孩子積極地運用感官感知事物。
小學每節課是40分鐘左右, 小學教育教學有明確嚴格的學科界限, 每個學科有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考核體系, 有統一的教材讀物, 基本的學習活動是上課。 通過老師的教學和引導來讓學生學習課堂規範、行為規範, 大量不熟悉的符號:拼音、漢字、數學符號等。 課堂的知識容量大, 學習自主性和探究性特點也比較明顯。
小妙招兒:
1.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適應不了小學的上課節奏, 所以在入學前填鴨式地教孩子識字數數背乘法口訣,
Advertisiment
2.剛剛進入小學這段時間, 家長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很重要。 孩子有任何情緒家長能及時感受到, 從而幫助他儘快解決, 不會一直積聚在孩子心裡。 家長陪伴在一邊也能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 比如坐姿和握筆姿勢不對, 對待作業的態度, 專注力和思考習慣, 孩子學習的細節家長是能夠看出來的。 家長對待學習的重視程度和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態度。
3.這個階段切忌把追求成績錯誤地表現為要孩子當第一名, 更不該只重視分數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重要性。家長要幫孩子鋪設一條自信、樂觀的道路,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現”,形成自我驅動力,為以後漫長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更不該只重視分數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重要性。家長要幫孩子鋪設一條自信、樂觀的道路,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現”,形成自我驅動力,為以後漫長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