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正常的陰☆禁☆道分娩還是剖宮產都會出現產後陰☆禁☆道出血的情況, 在臨床上稱為惡露, 是產婦在產褥期的臨床表現, 屬於生理性變化。 它是指隨子宮蛻膜脫落, 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禁☆道排出。 惡露雖然和月經非常的像, 但是他是與月經完全不同的一種陰☆禁☆道出血, 而惡露的量和時間都與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密切相關。
正常的惡露是怎樣的正常的惡露是有血腥味的, 但是沒有臭味, 它包括了產後宮腔裡殘存的子宮蛻膜、胎盤剝離創面的出血、宮頸黏液、壞死組織等物質。 每個產婦的排出量和持續時間是不同的。
Advertisiment
惡露的流出量和時間沒有既定的規律, 通常白天會比晚上多一些, 這是因為白天站立、走動、哺乳等活動比較多, 都會促進子宮排出惡露。 如果產婦一直臥床休息, 那麼在起身的時候惡露流量就會多一些。
產後惡露的三個階段生產後的3~4天之內, 從陰☆禁☆道流出的惡露會呈現鮮紅色, 過幾天之後, 會慢慢轉變為棕紅色或粉紅色, 大約10天后, 惡露就會變成棕黃色或乳黃色。 產後惡露期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產後的3~6天為血性惡露, 色鮮紅, 含有大量血液, 量多, 有時有小血塊、少量胎膜、胎脂、壞死蛻膜組織。 通常持續3~4天。
第二階段:產後7~14天為漿液性惡露,
Advertisiment
第三階段:產後2~3周為白色惡露, 色較白, 黏稠, 含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 通常持續3周左右。
如超出上述時間仍有較多惡露排出, 稱之為產後惡露不盡。
從惡露判斷產後恢復情況新媽媽產後惡露的量、色、氣味及持續時間與子宮的恢復情況密切相關。 自然分娩的媽咪通常惡露時間比較長、量也比較多, 而剖宮產媽咪由於直接開刀生產, 在開刀的過程中, 通常醫生會一併清理產婦的子宮腔, 將一些子宮腔內的血塊、胎盤、胎膜等清除乾淨, 因此剖腹產媽咪通常惡露的量比較少。
但是如果產後2個月惡露仍然淋漓不淨,
Advertisiment
如果生產之後, 血塊及胎膜組織沒有盡速排出體內, 堆積在子宮內, 就會引起細菌感染, 產生惡臭味, 同時可能伴有腹痛、發熱等症狀, 就要考慮子宮、輸卵管、陰☆禁☆道、卵巢感染的可能, 這時請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治療, 同時也要注意多多休息和補充營養, 增強抵抗力以免加重病情。
惡露期間要做好護理正常分娩的媽咪如果健康狀況良好, 應該在產後24小時便下床活動, 促進惡露排出。 惡露排出期間, 要注意保證外☆禁☆陰清潔, 這是因為尚未完全恢復的子宮腔通過宮頸和陰☆禁☆道與外界相通,
Advertisiment
飲食上切忌食用加速血液迴圈的補品, 以免出血量增加, 惡露更難清除, 也不要吃生冷、油膩和不宜消化的食物, 而溫熱、補氣、補血及營養豐富的蔬菜、煲湯類飲食可作為首選。
此外, 新媽咪的臥室要保證空氣的流通和乾淨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