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惡露變化 判斷出產後恢復的狀況

惡露指產後自陰☆禁☆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和壞死蛻膜、細菌和粘液等的組織, 這些壞死的組織隨著子宮內膜脫落而排出。 為什麼稱之為“惡”?妊娠結束後, 母親體內和妊娠相關的產物都需要及時排出到體外, 如果長期淤積在子宮內, 會發生產褥感染、盆腔炎症和晚期產後出血等一系列的併發症, 嚴重影響新媽媽的產後恢復

因此, 各位新媽媽不僅要關注寶寶小屁屁下的那塊“噓噓樂”, 也要學會對自己的那塊小小號“尿不濕“察顏觀色哦!

察“顏”觀“色”

一般身體健康的新媽媽, 產後惡露有三個不同時期。

a. 最初3天:產後最初三天內,

Advertisiment
惡露是紅色的, 也就是“血性惡露”, 含有大量的血液, 少量的胎膜和壞死的蛻膜。 這個階段, 子宮高度以每日1~50px的速度下降。 隨著子宮強力收縮, 惡露內含有大量的血液, 血腥味較重。

b. 產後4天~2周: 這個階段, 惡露的顏色逐漸由深轉淺, 可以出現淡紅色或淡褐色的分泌物, 成為“漿液性惡露”。 此階段, 惡露的血液和壞死的蛻膜組織含量逐漸減少, 到產後第10天左右, 子宮下降入盆腔, 子宮內膜開始同步修復。

c. 產後2周及以後:惡露不再是紅色的了, 而是白色, 稱為“白色惡露”。 這個階段, 惡露主要由壞死的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大量白細胞和細菌組成, 子宮在全面修復中。 隨著子宮有力收縮, 細菌、壞死組織等影響新媽媽健康的產物不斷排出,

Advertisiment
子宮才得以徹底恢復。

惡露持續的時間依每個新媽媽的體質而定。 產後母乳餵養, 非常有利於惡露的排出和子宮的修復。 惡露直到出現正常的白帶顏色為止才算排淨。

有三大原因可造成惡露不盡:

1) 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內膜發炎, 子宮胎盤附著部位復舊不全等。

2) 胎盤、胎膜和蛻膜殘留。

3) 感染因素, 如子宮內膜炎等。

當然, 另外極少數的新媽媽在產後會發生滋養細胞腫瘤, 也表現為產後惡露淋漓不盡。 因此, 產後6周, 惡露不盡就提醒著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

注意生活細節

1、分娩後注意休息, 注意陰☆禁☆道衛生。 每天用溫開水、1:5000高錳酸鉀液或2%的苯紮溴胺清洗外☆禁☆陰部。 選用柔軟消毒衛生紙, 勤換月經墊和內褲, 減少細菌侵入機會。

Advertisiment

2、不要長時間平躺, 半臥位有利於惡露的排出。

3、加強喂哺, 促進子宮收縮, 幫助子宮恢復。

4、惡露逐漸減少, 身體趨向恢復時, 新媽媽可以適當活動, 促進體內各器官的協調和恢復。

5、惡露未淨時, 禁止夫妻之間親密接觸, 防止感染。 一般在產後42天檢查後, 由醫生進行系統評價後, 才可以“綠燈”放行。

Tips:

順產媽媽:順產媽媽如果突然在會陰側切處出現撕裂樣疼痛, 並且伴有鮮紅色血液流出, 需要立刻就醫檢查會陰側切癒合情況, 可能有傷口裂開發生。

剖宮產媽媽:在做剖宮產手術時, 和寶寶一起從子宮裡取出的是子宮內的血塊、胎盤、胎膜等組織物, 惡露量比自然產產婦要來得少。 需要告知新媽媽們的生理現象就是, 有些剖宮產產婦在產後10~14天左右,

Advertisiment
惡露量可能會突然變多, 這是因手術後子宮傷口的血塊在此時才溶解, 只要沒有合併其他異常症狀, 就不用擔憂了。 但是, 如果出現腹痛, 寒戰或者低熱, 可能預示著子宮切口處有感染與傷口癒合不良。

從惡露在產後的變化, 就可以推測出新媽媽們恢復得是否順利。 所以, 新媽媽們千萬別忽略生活中的最細微環節, 仔細讀出那片小小號的“尿不濕”所表達的健康意義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