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胚胎期到3歲,寶寶嘴巴體驗全揭秘

小寶貝在媽媽的子宮裡一個半月大的時候, 雖然胚胎小得只有媽媽的手指甲蓋那麼大, 但是頭部已經分離出來。 頭部有一個小小的洞, 就是將來嘴巴的位置。 從胚胎期到3歲, 你會發現, 他的嘴除了品味食物的芬香、表達詞語的優美之外, 還發現了許多東西。 是什麼呢?嘴, 知道答案。

出生之前, 用嘴感受外在世界

體驗1 嘴在聽

嘴巴能聽聲音?不可能吧?是的, 寶寶在媽媽子宮內兩個半月的時候, 就已經出現了嘴的輪廓, 但這時嘴巴還是緊閉的, 還不能發揮我們通常所知道的嘴巴的功能。 那靠什麼來聽呢?皮膚,

Advertisiment
嘴巴周圍的皮膚是整個身體中觸覺最敏感的地方。 皮膚可以依靠觸覺去聽從羊水裡傳出來的聲音, 皮膚在聽, 很神奇吧?其實, 就如同我們在聽優美的曲子的時候, 皮膚會感到震顫一樣。

體驗2 幫助磨合消化系統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4個月的時候, 嘴巴就可以張開了, 寶貝在張開嘴巴的時候, 就吞咽了媽媽的羊水, 這些羊水, 一部分會通過腎過濾, 以尿的形式排出, 另一部分則進入腸道, 形成胎糞, 就是寶貝出生後, 獻給媽媽的第一次大便。 別看寶貝吞咽的這些羊水不是他營養的主要來源, 這種吞咽意義重大, 是寶貝在磨合自己的消化系統。 經過了這種鍛煉, 寶貝一出生, 消化系統就開始正常工作了, 所以寶貝經過努力,

Advertisiment
來到人間, 他很快就會感到餓了!

體驗3 品嘗羊水的滋味

在媽媽的子宮裡待到11周左右, 寶貝已經具有了同媽媽大概相同的味蕾, 但要等到7個月時, 胎兒才能具有真正的味覺, 那時, 他才能品味媽媽羊水中的味道, 每位媽媽的羊水裡都有媽媽獨特的味道。 孩子出生後, 會繼續延續在媽媽子宮裡的味覺偏好。 所以, 母親在孕期就需要注意不要偏食, 嘗試各種食物的味道, 提前讓寶寶熟悉各種食物。

寶寶會延續:媽媽的味覺偏好

曾在印度媽媽的新生兒和西方媽媽的新生兒進行過試驗。 在剛剛出生的新生兒中, 在他們的嘴唇上放一小滴印度餐桌上非常普遍的咖哩汁, 由於媽媽在懷孕中沒有在飲食中添加這種辛辣的調料的習慣,

Advertisiment
西方嬰兒馬上就會吐出來, 而印度嬰兒則會吸吮起來, 看上去很喜歡這種味道。

出生~3 個月, 用嘴開始交流

體驗4 用哭表達自己的願望

隨著寶貝的第一聲啼哭, 孩子來到了人間, 他用哭聲向父母宣告:“我呼吸了!”以後的幾個月裡, 他繼續用他的哭聲來表達他的願望:“媽媽, 我不舒服, 快來幫助我!”

新手父母很容易被孩子的各種哭聲弄得手忙腳亂, 不知道如何安撫他, 這時你需要做的是抱抱他, 溫柔地回應他, 你溫柔的聲音就給了他極大的安慰, 然後看看孩子到底是餓了?熱了?還是尿了?或許就是需要你溫柔地抱抱!其實, 對於寶貝的哭, 父母不必過於緊張。 嬰兒在白天聚集了許多小小的壓力, 他需要釋放出來。

Advertisiment

體驗5 迅速定位媽媽乳☆禁☆頭, 美美吃奶

嘴巴最直接解決的當然是寶貝的“吃飯問題”。 出於本能的需要, 寶貝一出生就具備了這種覓食的能力。 寶貝會很容易地鑽到母親懷裡, 找到乳☆禁☆房, 然後美美地吮吸。 吃飽了, 他才會停止吮吸。 這時, 即使你還要喂他, 他也不會再吃了。

體驗6 吐吐舌、做鬼臉, 模仿你

新出生的嬰兒就會吐舌頭、做鬼臉?或許大家覺得不可思議?事實確實如此, 研究者發現當你對嬰兒吐舌頭時, 嬰兒也會模仿你的動作。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還是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本能, 孩子要生存, 需要取悅自己的看護者, 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 他的嘴巴幫助他實現這一願望。

體驗7 用吸吮緩解不適

吸吮是這個時期寶寶專屬的權利,

Advertisiment
也是寶貝幸福的源泉, 觀察一下孩子在吸吮的時候滿足的樣子, 就知道這件事情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了!它會安撫寶貝身體和精神上的不適, 因此, 父母應該讓這種幸福的感覺得到充分的滿足。

除了吸吮乳☆禁☆頭、奶嘴, 孩子還喜歡吮吸手指, 很多父母會說“別吃手, 不衛生”, 而簡單地剝奪了孩子的權利。 多給孩子洗幾次手, 讓他這種幸福的感覺得到充分的滿足。

體驗8 表達小情緒:下垂?還是上翹?

父母很容易觀察到, 嬰兒的嘴角上翹, 表示他高興, 嘴角下垂則表示他不高興, 除此之外, 我們聰明的寶寶還有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呢, 那就是“吸吮”。 吸吮除進食之外還可以表達感情, 當聽到媽媽的聲音很興奮時, 他們會用力地吸吮來表達!儘管這個時候孩子表達出來的情緒還很細微, 細心的父母還是應該根據孩子的情緒反應給予積極的回應,用同樣的微笑告訴孩子:“寶貝,你笑了,你在告訴媽媽你很開心對嗎?”不斷強化,會讓孩子更多地出現積極的情緒。

體驗9 用微笑告訴你“我很好”

寶貝所有的表情中,最令父母心動的當然是——微笑。父母會觀察到,寶貝最早的微笑是在睡夢中,這是一種生理的微笑,是寶貝在告訴父母:我很舒服。兩周以後,孩子就會出現最早的社會性微笑,寶貝在看到喜歡的人,尤其是媽媽的臉時,就會嘴角輕輕上揚,展露笑容,作為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回應孩子,為他出色的表現歡呼:你對我笑了!我的寶貝!

如果父母每次都能積極地回應孩子,看著他的眼睛,沖他微笑,給他溫暖的擁抱,用溫柔的聲音跟他對話,給他唱歌,你的寶貝就會對你越來越多地展露他的笑容。

手勢語發展

在孩子的語言發展上,除了口頭語言以外,手勢語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會擺手表示“不要”,鞠躬表示感謝,伸出食指表示“一”等,都是孩子手勢語言發展的標誌。一些父母會擔心孩子用手勢語發展會影響他語言的發展,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孩子能恰當地用手勢語進行表達首先表明,孩子想跟人交流的欲望很強烈,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恰當運用手勢語能激發孩子跟外界交流的興趣,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所以當孩子鞠躬表示感謝時,媽媽可以驚喜地告訴孩子:“寶貝,你會表示‘謝謝’了!非常好!你也可以直接告訴姐姐‘謝謝你’。”

3~12個月,不只為說話做準備

體驗10 開始咿咿呀呀發音

3個月大的時候,寶寶開始咿咿呀呀地發音了,有些父母會覺得“不知所云”而忽視孩子的發音,你知道嗎?寶貝的聲帶能發出這些聲音是很不容易的。他的整個身體都參與了聲帶的發音,他需要扭曲自己的面部才能發出這樣的聲音。所以由衷地讚歎你的寶貝吧!他的每一步成長都需要你的肯定!

體驗11 用笑鍛煉腹部肌肉

在所有的情感中,寶寶最喜歡的,莫過於“笑”了,因為他的笑,能引起你的笑,給你帶來幸福。你喜歡,就是寶貝最大的動力,有誰能像寶寶這樣愛你和依戀你?

笑聲不僅僅讓寶貝心情愉快。還能很好地鍛煉寶寶的腹部肌肉,因為這種發自腹腔的笑會一直到他的聲帶,中間通過他的腹部,刺激他的腸道、促進他的消化和腹部肌肉的發育。

體驗12 品出食物中的味道,並能表示喜好

寶貝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食品開始多樣化。此時,嬰兒在味覺中顯出自己的喜好,而且他會通過面部表情來告訴你他的喜好。喜歡的,他會嘴唇上揚,有點像微笑的表情,不喜歡的他會皺鼻子、眨眼睛。

雖然寶貝在品嘗甜的食物時經常會表露出微笑的表情,並不表示嬰兒天生愛吃甜的。因為奶裡含的“乳糖”不同於糖的甜味。因而不要在他的飲食中過早地增添甜味。因為寶貝的味覺比成人的更細膩、敏感。

體驗13 會發任何母音和輔音

寶貝在6個月左右,開始能發出各種音節,甚至很多成人覺得很難發的音,寶貝卻能輕易地發出來。這使語言學家認為,這個時候的嬰兒可以說任何一種語言,而且完全如同當地人的口音。

體驗14 嘴巴做探索,啥都要嘗嘗

對於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嘴巴是他很重要的探索工具,軟的、硬的、熱的、涼的,他都要用嘴巴來嘗試一下。他的嘴巴比他的手指能更精確地區分各種事物的差別。所有能拿到的東西,他都要放進嘴巴咬一咬。每一次的探索對他來說都是一次驚喜!

父母需要做的,仍然是滿足孩子探索的欲望。定期清洗寶貝能拿到的玩具以及各種嬰兒用品,讓他嘴巴的探索得到充分的滿足。

體驗15 要咬人啦

● 鏡頭一:7個月的萱萱最近開始想咬一切她拿到的東西,而當媽媽抱她的時候,她一下咬住了媽媽的胳膊,聽著媽媽的尖叫,看著媽媽的表情,萱萱露出好奇的神色。

● 鏡頭二:豪豪1歲半了,最近經常咬人,他想親媽媽的時候一下咬住了媽媽,看著媽媽痛苦的表情,豪豪咯咯地笑起來,把這個當成了好玩的遊戲。

1歲之前,寶貝並不知道咬人會疼,他咬人是一種探索,有時候也是為了緩解因為出牙而帶來的牙床的不適感。而到了1歲以後,寶貝就完全知道他咬人會讓人疼。所以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的時候,父母要堅持溫柔而嚴肅地告訴孩子:“孩子,你咬媽媽,媽媽會很疼的。媽媽不喜歡這樣的行為。”不要用過激的反應來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通常會給孩子更強的刺激,讓他重複出現咬人的動作。

1~3歲,用嘴成熟地表達

體驗16 重要的詞都會說了

寶貝過了1歲,嘴裡能說出三兩個詞了,繼“爸爸”“媽媽”“再見”等詞之後,孩子開始說“沒有”“還要”等,這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進步,說明孩子除了能說出看到的事物,而且能夠自如地描述事物的動態變化,比如孩子會說“球沒有了”。

對於這個月齡的寶貝,父母可以創設一些小遊戲來激發孩子說話的熱情,比如,說一些簡短的小兒歌,對於1歲剛過的孩子,三字兒歌是比較適宜的。在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停下來,讓孩子接上,當你注視著他,說出來的時候,強烈的成就感會激勵著孩子繼續表達。他喜歡跟媽媽玩這樣的遊戲。

體驗17 開始反抗說“不”

1歲半以後,寶貝有了獨立意識,開始大聲地說“不”。剛開始時,這個“不”不是反抗。他說出“不”是為了看看別人的反應。當看到這個“不”使媽媽不高興時,他知道了他有一件可以對抗媽媽的法寶!他很好奇,所以他想知道,這個“不”能給他帶來什麼。

寶寶說“不”的時候並不是說“我堅決反對”,而是說,“我有自己的個性,我不願意做你強迫我做的。”父母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找到了引導寶寶的“法寶”。當你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情時,就跟他“反著來”,比如你希望孩子能去戶外鍛煉一下時,你要盡可能自然地說:“寶貝,今天外面有點冷,我們就不出去玩了吧。”孩子肯定會斬釘截鐵地說:“不,我要出去!”好吧,那你們就都“如願以償”了!

體驗18 開始把兩個詞結合起來

18個月至2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快速發展期。2歲的時候,寶寶的詞彙增加到至少50個單詞。而且現在他還學會了一個詞再加上另外一個詞,如“還要雞蛋”或者“爸爸走了”。

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比如,問孩子:“爸爸去哪裡了?”當孩子能說出“爸爸上班”的時候,媽媽要表情認真地鼓勵孩子,孩子就能體會到正確表達帶來的樂趣。

體驗19 開始對話

寶寶過了2歲,語言迅猛發展,能夠理解成人的絕大多數話;會大量使用“我”“我的”以及“他”等人稱代詞,而且在他的句子中已經有了動詞。他還喜歡提問、聽故事,能流暢地進行日常的語言交往,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在快到3歲時,他已經能夠聽懂將近900個詞。他能區分顏色,並願意說出顏色的名稱。他已經懂得了數的順序,並能“唱”到10,(儘管他不會數數)。

此時,父母可以帶著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孩子帶著美好的感覺習得的故事和詞彙,會在幼小的心裡埋下幸福的種子。父母還可以經常開個家庭會議,就孩子的問題或者是家庭的問題展開討論。孩子會從中學習到父母是如何表達自己的。父母還可以給孩子創造發言的機會。孩子會在不斷地表達中整理自己的思維,在相互尊重、愉快、輕鬆的氛圍中,他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強了!

引導孩子情緒表達,學會有效溝通

這個月齡的寶寶還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複雜情緒,容易發脾氣或者出現打人、咬人這樣的行為。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平靜地告訴孩子:“媽媽不喜歡這種方式,如果你想看書,請告訴媽媽‘我想看書’。”多次重複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試著表達自己了。當孩子出現打人、咬人這樣的行為時,能夠忍住、不遷就孩子,等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時,再滿足他,孩子就學到了有效的溝通方式。

細心的父母還是應該根據孩子的情緒反應給予積極的回應,用同樣的微笑告訴孩子:“寶貝,你笑了,你在告訴媽媽你很開心對嗎?”不斷強化,會讓孩子更多地出現積極的情緒。

體驗9 用微笑告訴你“我很好”

寶貝所有的表情中,最令父母心動的當然是——微笑。父母會觀察到,寶貝最早的微笑是在睡夢中,這是一種生理的微笑,是寶貝在告訴父母:我很舒服。兩周以後,孩子就會出現最早的社會性微笑,寶貝在看到喜歡的人,尤其是媽媽的臉時,就會嘴角輕輕上揚,展露笑容,作為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回應孩子,為他出色的表現歡呼:你對我笑了!我的寶貝!

如果父母每次都能積極地回應孩子,看著他的眼睛,沖他微笑,給他溫暖的擁抱,用溫柔的聲音跟他對話,給他唱歌,你的寶貝就會對你越來越多地展露他的笑容。

手勢語發展

在孩子的語言發展上,除了口頭語言以外,手勢語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會擺手表示“不要”,鞠躬表示感謝,伸出食指表示“一”等,都是孩子手勢語言發展的標誌。一些父母會擔心孩子用手勢語發展會影響他語言的發展,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孩子能恰當地用手勢語進行表達首先表明,孩子想跟人交流的欲望很強烈,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恰當運用手勢語能激發孩子跟外界交流的興趣,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所以當孩子鞠躬表示感謝時,媽媽可以驚喜地告訴孩子:“寶貝,你會表示‘謝謝’了!非常好!你也可以直接告訴姐姐‘謝謝你’。”

3~12個月,不只為說話做準備

體驗10 開始咿咿呀呀發音

3個月大的時候,寶寶開始咿咿呀呀地發音了,有些父母會覺得“不知所云”而忽視孩子的發音,你知道嗎?寶貝的聲帶能發出這些聲音是很不容易的。他的整個身體都參與了聲帶的發音,他需要扭曲自己的面部才能發出這樣的聲音。所以由衷地讚歎你的寶貝吧!他的每一步成長都需要你的肯定!

體驗11 用笑鍛煉腹部肌肉

在所有的情感中,寶寶最喜歡的,莫過於“笑”了,因為他的笑,能引起你的笑,給你帶來幸福。你喜歡,就是寶貝最大的動力,有誰能像寶寶這樣愛你和依戀你?

笑聲不僅僅讓寶貝心情愉快。還能很好地鍛煉寶寶的腹部肌肉,因為這種發自腹腔的笑會一直到他的聲帶,中間通過他的腹部,刺激他的腸道、促進他的消化和腹部肌肉的發育。

體驗12 品出食物中的味道,並能表示喜好

寶貝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食品開始多樣化。此時,嬰兒在味覺中顯出自己的喜好,而且他會通過面部表情來告訴你他的喜好。喜歡的,他會嘴唇上揚,有點像微笑的表情,不喜歡的他會皺鼻子、眨眼睛。

雖然寶貝在品嘗甜的食物時經常會表露出微笑的表情,並不表示嬰兒天生愛吃甜的。因為奶裡含的“乳糖”不同於糖的甜味。因而不要在他的飲食中過早地增添甜味。因為寶貝的味覺比成人的更細膩、敏感。

體驗13 會發任何母音和輔音

寶貝在6個月左右,開始能發出各種音節,甚至很多成人覺得很難發的音,寶貝卻能輕易地發出來。這使語言學家認為,這個時候的嬰兒可以說任何一種語言,而且完全如同當地人的口音。

體驗14 嘴巴做探索,啥都要嘗嘗

對於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嘴巴是他很重要的探索工具,軟的、硬的、熱的、涼的,他都要用嘴巴來嘗試一下。他的嘴巴比他的手指能更精確地區分各種事物的差別。所有能拿到的東西,他都要放進嘴巴咬一咬。每一次的探索對他來說都是一次驚喜!

父母需要做的,仍然是滿足孩子探索的欲望。定期清洗寶貝能拿到的玩具以及各種嬰兒用品,讓他嘴巴的探索得到充分的滿足。

體驗15 要咬人啦

● 鏡頭一:7個月的萱萱最近開始想咬一切她拿到的東西,而當媽媽抱她的時候,她一下咬住了媽媽的胳膊,聽著媽媽的尖叫,看著媽媽的表情,萱萱露出好奇的神色。

● 鏡頭二:豪豪1歲半了,最近經常咬人,他想親媽媽的時候一下咬住了媽媽,看著媽媽痛苦的表情,豪豪咯咯地笑起來,把這個當成了好玩的遊戲。

1歲之前,寶貝並不知道咬人會疼,他咬人是一種探索,有時候也是為了緩解因為出牙而帶來的牙床的不適感。而到了1歲以後,寶貝就完全知道他咬人會讓人疼。所以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的時候,父母要堅持溫柔而嚴肅地告訴孩子:“孩子,你咬媽媽,媽媽會很疼的。媽媽不喜歡這樣的行為。”不要用過激的反應來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通常會給孩子更強的刺激,讓他重複出現咬人的動作。

1~3歲,用嘴成熟地表達

體驗16 重要的詞都會說了

寶貝過了1歲,嘴裡能說出三兩個詞了,繼“爸爸”“媽媽”“再見”等詞之後,孩子開始說“沒有”“還要”等,這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進步,說明孩子除了能說出看到的事物,而且能夠自如地描述事物的動態變化,比如孩子會說“球沒有了”。

對於這個月齡的寶貝,父母可以創設一些小遊戲來激發孩子說話的熱情,比如,說一些簡短的小兒歌,對於1歲剛過的孩子,三字兒歌是比較適宜的。在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停下來,讓孩子接上,當你注視著他,說出來的時候,強烈的成就感會激勵著孩子繼續表達。他喜歡跟媽媽玩這樣的遊戲。

體驗17 開始反抗說“不”

1歲半以後,寶貝有了獨立意識,開始大聲地說“不”。剛開始時,這個“不”不是反抗。他說出“不”是為了看看別人的反應。當看到這個“不”使媽媽不高興時,他知道了他有一件可以對抗媽媽的法寶!他很好奇,所以他想知道,這個“不”能給他帶來什麼。

寶寶說“不”的時候並不是說“我堅決反對”,而是說,“我有自己的個性,我不願意做你強迫我做的。”父母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找到了引導寶寶的“法寶”。當你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情時,就跟他“反著來”,比如你希望孩子能去戶外鍛煉一下時,你要盡可能自然地說:“寶貝,今天外面有點冷,我們就不出去玩了吧。”孩子肯定會斬釘截鐵地說:“不,我要出去!”好吧,那你們就都“如願以償”了!

體驗18 開始把兩個詞結合起來

18個月至2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快速發展期。2歲的時候,寶寶的詞彙增加到至少50個單詞。而且現在他還學會了一個詞再加上另外一個詞,如“還要雞蛋”或者“爸爸走了”。

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比如,問孩子:“爸爸去哪裡了?”當孩子能說出“爸爸上班”的時候,媽媽要表情認真地鼓勵孩子,孩子就能體會到正確表達帶來的樂趣。

體驗19 開始對話

寶寶過了2歲,語言迅猛發展,能夠理解成人的絕大多數話;會大量使用“我”“我的”以及“他”等人稱代詞,而且在他的句子中已經有了動詞。他還喜歡提問、聽故事,能流暢地進行日常的語言交往,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在快到3歲時,他已經能夠聽懂將近900個詞。他能區分顏色,並願意說出顏色的名稱。他已經懂得了數的順序,並能“唱”到10,(儘管他不會數數)。

此時,父母可以帶著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孩子帶著美好的感覺習得的故事和詞彙,會在幼小的心裡埋下幸福的種子。父母還可以經常開個家庭會議,就孩子的問題或者是家庭的問題展開討論。孩子會從中學習到父母是如何表達自己的。父母還可以給孩子創造發言的機會。孩子會在不斷地表達中整理自己的思維,在相互尊重、愉快、輕鬆的氛圍中,他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強了!

引導孩子情緒表達,學會有效溝通

這個月齡的寶寶還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複雜情緒,容易發脾氣或者出現打人、咬人這樣的行為。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平靜地告訴孩子:“媽媽不喜歡這種方式,如果你想看書,請告訴媽媽‘我想看書’。”多次重複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試著表達自己了。當孩子出現打人、咬人這樣的行為時,能夠忍住、不遷就孩子,等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時,再滿足他,孩子就學到了有效的溝通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