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這樣一個例子
火車上, 一個4歲的孩子在臥鋪席上爬上爬下。 幾次攀爬後, 他的媽媽開始制止他:“聽話, 下來!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這句話並沒能阻止孩子, 對攀爬的需求使他忽略了母親要拋棄他的威脅,
Advertisiment
在我看來,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定會這樣攀爬, 這是他心智成長的一個需求, 活動是他智慧運用的一部分。 火車有3個高度的鋪位, 每攀爬一層都是一種心理挑戰, 同時也會帶來一種空間的新感受。 一般情況下, 只要別人同意, 孩子是可以這樣活動的。 但是, 孩子的攀爬行為很可能給父母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很多父母不容許孩子攀爬, 並不是因為孩子打擾了別人, 而是他不願意讓孩子發生危險。
於是, 許多成人不約而同地給孩子定了這些“規則”:
“聽話的孩子才是乖孩子。
Advertisiment
“坐著不動就是好孩子。 ”
“乖, 不要弄髒手。 ”
“不睡覺, 狼就來叼你了。 ”
“不給別人玩, 就是自私的孩子。 ”
……
這些混亂的、臨時性的規則常常限制著孩子, 並可能威脅著他的成長。
當一個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時, 他會認為一切都處在危險之中。 這時事件本身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 他無法判定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安全的。 這樣, 危機感就變成了他生活中一個隨機性的東西, 安全感沒有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 這些“規則”, 有的內化成了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有的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廢棄掉了。 而另一方面, 我們看到很多公共場所寫著一些對成人的要求:不要隨地吐痰;請記住沖廁所;請把手紙扔進紙簍……實際這些最基本的規則在成人的世界裡被人們稱為最基本的素養和素質,
Advertisiment
道德的根基
在我們的學校裡, 一位父親既無奈又驕傲地告訴我:
有一次他嚴厲而粗暴地譴責他的孩子, 孩子等他發完火, 對他說:“爸爸, 你能不能注意一下你的壞脾氣?你的壞脾氣解決問題了嗎?”然後孩子繼續說:“能不能換一種方式?”
這個孩子, 遵守了這樣一條規則:粗野的行為不能有。 在實行了這個規則的幼稚園生活中, 孩子顯然經驗到了至少兩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 規則使他超脫了對父親的恐懼, 跳到局外來觀察父親。
其二, 他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發現了更多、更好的溝通模式,
Advertisiment
這些, 他是受用終生的。 所以, 孩子身上很多良好的行為表現都是從父母給的自由和尊重裡走出來好規則。
(兼職編輯:詹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