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點滴小事培養孩子的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能力?這是大多數家長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 對此, 我結合自己的教子體會和積累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好習慣對一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

有位名人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 西方有一句哲言:首先, 我們培養習慣;然後, 習慣塑造我們。 美國的一位作家說過:播種行為, 收穫習慣;播種習慣, 收穫性格;播種性格, 收穫命運。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可見, 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 有一個好習慣, 一生都用不完它的利息;有一個壞習慣,

Advertisiment
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 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兒童與家庭關係更為密切長久, 因此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更大更久。 所謂習慣就是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 習慣是由重複製造出來的, 並根據自然法則養成的。

幼兒期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科學研究發現, 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需要二十一天的時間, 並可讓人終生受益。

培養孩子習慣的目標不宜太高太多, 而應該根據“跳起摘桃子”的原則, 簡便易行, 重點培養以下幾個方面的習慣:

首先要培養孩子按時作息, 早睡早起的習慣。 早睡才能保證良好的睡眠, 而良好的睡眠才能保證孩子精力充沛,

Advertisiment
身體健康。 要把時間觀念變成孩子自覺的行為習慣, 晚上根據自己的作業情況及早完成作業, 完成作業之前不能看電視和做遊戲, 以免時間往後拖。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事情家長不能全部代勞。 孩子在家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完成作業, 自己吃飯, 睡覺, 穿衣起床,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爸爸媽媽幹一些家務。 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並寬容他因為生疏做得不好的地方, 但決不要事事代勞, 讓孩子成為一個萬事不動手不操心的小皇帝。

在日常生活中, 不論是陪孩子用餐、做遊戲、外出購物、訪親問友、旅遊等, 只要家長用心, 隨時隨地, 都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鍛煉和提高孩子的認知水準和情商、智商。

Advertisiment

邏輯性的培養不可缺失

考推理 和寶寶準備一起吃早點了, 但還沒有把早飯盒揭開, 父母可讓孩子猜一猜:“猜猜看, 咱們今天早點吃什麼?”“你希望是牛奶還是豆漿?”這種方法可提升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

數數樓梯的臺階 上下樓梯會讓孩子感到疲倦而無味, 但倘若這時父母用一些有趣的方法, 不僅能讓寶寶智慧有所提升, 而且寶寶吵鬧著要大人抱自己上樓梯的狀況也將會大大減少。 父母可帶領孩子一級臺階一級臺階、一層一層地數數樓梯的階數, 在不知不覺攀爬樓梯的過程中, 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也會有所提高。

認路、數門牌 帶孩子出門後, 可利用回家的一段時間, 因為回家的路上時間很充足,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心情也大多比較放鬆。 這個時候, 面對四通八達的各條馬路, 讓孩子分辨並記憶, 找出各條路的特點及不同之處, 學會利用參照物來認路, 能夠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在回家的路上, 還可以指導孩子數門牌號碼, 分清哪邊是偶數, 哪邊是奇數, 能強化孩子的數字概念, 對提升數學邏輯智慧很有説明。

尋找節目時間表 晚上看電視的時候, 孩子最愛看的節目是在什麼時間播出呢?可以在電視報上找出那個時間, 教孩子認識時間。 這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 而且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還能學會一些漢字。

和孩子一起數玩具 晚上睡覺之前, 要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 最開始的時候,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大聲數玩具,

Advertisiment
數完一件放好一件。 孩子通過模仿就能知道數數的順序, 以後就可以讓孩子自己數和放玩具了。 這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學智慧。

看商品標價 逛商場時, 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看看商品的標籤, 讓孩子知道每樣商品都有它的標價。 然後再和孩子算一算, 買兩件要多少錢, 媽媽有10元錢, 夠買幾樣……這能使孩子對金錢有個最初的概念, 也能提升他的數學智能。

增減衣物學數學 天氣暖和了, 衣服要減少;冬天天氣冷, 衣服要相應的增加。 在這個過程中, 可以和孩子一起數衣服的件數, 夏天穿單衣1件;秋天穿內衣+毛衣+外套共3件;冬天穿內衣+毛衣+外套+防寒服共4件。 寶寶在此過程中就會把天氣冷和要保暖及穿厚衣服, 天氣熱和要涼快及穿薄衣服聯繫在一起,讓孩子從具體的生活經驗中提升本體感覺,認識自然。在穿脫衣服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自己系紐扣,從上往下系,或是從下往上系,讓寶寶的數學邏輯智慧得到提升。

人際交往能力需要培養

與人打招呼 教孩子向遇到的熟人打招呼,向他們問好。打招呼的時候教孩子用不同的禮貌稱呼,如“叔叔,阿姨,奶奶”等,還要教孩子使用禮貌的招呼用語“您好”、“您去上班嗎”等等。這可提升孩子的人際智慧。

到有相仿年齡小朋友的人家做客 爸爸媽媽有時候也要挑選一下做客的物件。到有小孩子的人家去做客,能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時機。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也能培養孩子合群及合作的意識。

讓孩子來幫忙 爸爸媽媽可以假裝自己有困難,讓孩子來幫一下忙,如幫忙搓一下抹布等。通過勞動,孩子能建立自我服務及服務他人的意識。父母的幫忙請求能讓孩子有參與感,並能訓練他最初的合作性,對他的人際交往有好處。

讓孩子去問路 媽媽可以經常帶孩子上街,在街上時,媽媽要鼓勵寶寶去問路,這可以提升他的人際智慧,因為向陌生人詢問道路,可以充分鍛煉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

天氣熱和要涼快及穿薄衣服聯繫在一起,讓孩子從具體的生活經驗中提升本體感覺,認識自然。在穿脫衣服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自己系紐扣,從上往下系,或是從下往上系,讓寶寶的數學邏輯智慧得到提升。

人際交往能力需要培養

與人打招呼 教孩子向遇到的熟人打招呼,向他們問好。打招呼的時候教孩子用不同的禮貌稱呼,如“叔叔,阿姨,奶奶”等,還要教孩子使用禮貌的招呼用語“您好”、“您去上班嗎”等等。這可提升孩子的人際智慧。

到有相仿年齡小朋友的人家做客 爸爸媽媽有時候也要挑選一下做客的物件。到有小孩子的人家去做客,能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時機。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也能培養孩子合群及合作的意識。

讓孩子來幫忙 爸爸媽媽可以假裝自己有困難,讓孩子來幫一下忙,如幫忙搓一下抹布等。通過勞動,孩子能建立自我服務及服務他人的意識。父母的幫忙請求能讓孩子有參與感,並能訓練他最初的合作性,對他的人際交往有好處。

讓孩子去問路 媽媽可以經常帶孩子上街,在街上時,媽媽要鼓勵寶寶去問路,這可以提升他的人際智慧,因為向陌生人詢問道路,可以充分鍛煉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